(共41张PPT)
中小学全科教育
旅行计划
散文的中心主旨
跟着海绵宝宝
去抓水母
了解散文
实战演练
答题方法
旅行导游图
散文
概念:散文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记游、
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文章。
特点:形(内容、结构)散而神(中心主旨)不散
常见情感:喜爱、赞美、敬佩等
类型: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
中心主旨:是表现作者情感或抒发感慨的句子
了解散文
实战演练
答题方法
旅行导游图
一、设问方式
1.小说写了哥俩的日常故事,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2.结尾“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3.文中写了工匠坚毅不屈的精神,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4.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5.作者对张太任是何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精神?
关键词:
分析、评价、探讨+主旨、意图、思想情感、态度、精神
判断下列题型是否属于散文中心主旨题?
1.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效果。
2.文中回忆了哪几件事?
4.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效果。
3.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
5.简述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是
否
否
否
是
二、解题技法
1抓人物
文章里,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把握其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的历史,即可窥见作品的主题。
2抓作者的思想倾向
(1)抓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情感态度
(2)抓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
二、解题技法
3抓标题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
4抓情节
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的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
二、解题技法
5抓环境描写
(1)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2)抓背景介绍。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
二、解题技法
答题模板
模板一:
该故事 (简述情节),我认为反映了 的社会现象(结合原文分析),揭示出 的主题,警示(告
诚、提醒、呼呼)人们
模板二:
①表明观点;②结合文本,阐述理由(个别题还需要联系现实等);③总结。
人物
中心主旨题
作者
标题
情节
环境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总想为你唱支歌
例1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请提炼文章的中心主旨。
(1)文章描写了大西北的左公柳与民勤人。
(2)表现了左公柳与民勤人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
(3)表达了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及敬佩之情。
左公柳
民勤人
敢于抗争
敬佩
大西北
了解散文
实战演练
答题方法
旅行导游图
田野上的白发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 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 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练习1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应享一享福么 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
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请提炼文章的中心主旨。
人物
中心主旨题
作者
标题
情节
环境
主人公:母亲
情节:
(2~6段)母亲深夜在田野里敲盆赶鼠
(7~9段)母亲在田地里插秧
人物特点:
母亲因辛苦生活而消瘦仍保持慈祥的微笑
体现出了慈祥、坚强乐观的特点
情感感悟:
作者通过回忆母亲为家庭辛苦劳作的事件,突出母亲吃苦耐劳、
坚强乐观、慈祥的特点品质,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是积极的。
请提炼文章的中心主旨。
作者通过回忆母亲为家庭辛苦劳作的事件,突出母亲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的特点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赞美。
海边荒石
高立群
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
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得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拣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
练习2
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
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
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个一生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有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
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
这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
答:
(1)文章通过水里的石头和岸上的石头进行对比,
(2)突出表现了世间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和环境,都有自己的美,
(3)表现了我们要尊重它们,而不能贪婪地占有它们。
(主角及关系)
(特点)
(情感及感悟)
心中有间小木屋
①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路灯早早亮了,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妩媚。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班回家的路上,或继续经营着耐以生存的生意, 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②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那个小书屋就这样跳进了我的眼帘。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那一层白纱,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了一层朦胧,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 这
练习3
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小书屋,二三十平米,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东边放一长沙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桌旁交谈。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③好个静逸、雅致、可人的书屋啊!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 “快看,这个书店不错! ”老公看了看,也赞同道: “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 ”“走,进去看看。 ”我提议。谁知老公兴致不高: “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④后来,北风凌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与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书店并无二致,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书香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⑤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我抽出了其中一本——《心是莲花开》,走向门边的付款台。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又把目光转向电脑屏幕。我一边付款一边说:“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 ”“哦?”他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这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怎么能是呢?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书卷的清香。 当他决定把这个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
⑥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来。
⑦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朦胧,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喧嚣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久,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或许额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却可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⑧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曲;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墨香一起萦绕,心如莲花般绽放……
⑨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答案:
(1)文章通过回忆初冬的夜晚我看见了一个小书屋,因当时没有进去让我怀念许久,与半年后的一天我再次看见了那家书屋形成对比,
(2)写出了现在的书屋不似之前那般清新脱俗,别具雅致了,而是带有浓浓的商业化气味,
(3)表达了作者对原本温馨雅致的书屋在利益洪流的冲击下变得商业的惆怅可惜、失望之情。
(主人公)
(环境)
(作者情感)
请提炼文章的中心主旨。
遥远的炕桌
包利民
①炕桌真的已经很遥远了。在现在的孩子连火炕是什么都弄不清的情况下,炕桌就更是不可捉摸了。而曾经生活在过去的人,曾经在那样的房子里成长的人,提起炕桌,就会有着一种温暖,那温暖不因时空的久远而淡去,每一想起,都会怅然中带着甜蜜。
②我家里最早的炕桌,已经很古老了,爷爷说他小时候就是用的这个。不知是什么木头制成,很重,也很结实。上面的颜色已经极浅淡,表面也很光滑。炕桌一般都不高,桌面多是长方形,大小因各家人口而定。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都盘腿坐在炕上,也有直接坐在炕沿上侧着身子吃的。那个时候,吃饭时的坐次也很有讲究的,炕头坐着的是爷爷,然后父亲母亲,炕头是尊位,长者高坐。
练习4
③盘腿坐着吃饭,我总是不习惯,于是都是侧坐在炕沿上。看着爷爷惬意地盘坐喝酒,似乎极为享受。特别喜欢冬天的时候,窗玻璃上还残留着夜里凝结的霜花,外面大雪飞扬,火炕热乎乎的,坐在上面很舒服。炕桌已经摆好,热腾腾的饭菜也已端上桌,虽然只是最为普通平常的饭菜,却一直觉得是生命中最留恋的。火盆就在离炕桌不远处,空气中还弥漫着爷爷的烟袋里的飘出的烟气。火盆中插着爷爷的那把锡制酒壶,壶中六十度散白酒。这个情景常常将我的梦境敲击得温暖无比。炕桌也不只是吃饭时才用。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大家会围坐在炕桌旁,桌上摆着烟笸箩,几杆大烟袋便开始云雾缭绕。
④我们小孩子也会在炕桌上写作业,常常写着写着,桌底下的几只脚便开始互相攻击。最喜欢逢年过节,大人们便在炕桌上看纸牌,那时还不流行扑克和麻将,只是那种很古老的纸牌,类似麻将般,上面印着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我们便在周围看热闹,啃着黑黑的冻梨,自觉其乐无穷。
⑤而除夕的夜里,近零点时,炕桌就会被搬进院子里,上面摆上供品,开始接神仪式。其实也没什么程序,就是一种习惯。之后我们小孩子燃放鞭炮,炕桌重又回到火炕上,摆满了平时难得一见的菜肴,大年夜里,是炕桌最辉煌的时候。后来,家里多了一个炕桌,却是我们小孩子极喜欢的。已不记得那个炕桌是从哪里来的,它很是与众不同,是竹制的,淡黄的颜色,很小,四四方方,刚好坐下四个人。于是,便成了我和姐姐们的专用之物。现在虽然三十年过去,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手摸着竹炕桌时的细微感受。
⑥有一次,钻进家里的仓房,找寻一些可以玩的东西。在很深的幽暗角落里,竟发现了另一张炕桌。那已是极为破旧,桌腿都劈裂开来,桌面上也坑坑洼洼,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散发着腐朽的气味。一时诧然,现在用的炕桌都已经不知多少年头,眼前的这一个,又会有久 曾经有多少代人曾在上面吃过饭
⑦现在想来,儿时的那张炕桌,其旁送走了多少人,其上更换了多少盘碗。是的,炕桌旁的人渐渐地减少,先是奶奶,再是爷爷,炕头的位置后来坐着父亲。而父亲并没有在那个位置坐到老,炕桌就已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那时兴起了一种可折叠的圆形饭桌,放在地上的,我们叫它靠边站。而父亲吃饭时,依然盘腿坐在炕边,可能是喜欢那样的感觉,或者是不舍炕桌的年代。
⑧如今,各种各样的饭桌美不胜收,桌上的饭菜也远非过去可比,我却再也没有当年的满足感幸福感。火炕难追寻。只有在记忆中一次次重温那样的场景,寥慰我在尘世中的沧桑与疲惫。
答案:
(1)文章通过回忆发生在炕桌边上的往事,对比曾经的炕桌与现在的
饭桌,
(2)表现了炕桌及其代表时光的寻常、粗糙、温暖与给人满足和幸福
感,
(3)表达了作者对炕桌的回忆与怀念,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并
抒发了炕桌被饭桌替代、过去的时光一去难回的落寞与疲惫。
(主人公)
(环境)
(作者情感)
请提炼文章的中心主旨。
了解散文
实战演练
答题方法
旅行导游图
阅读海底旅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