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口容量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口容量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8 17:4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3人口容量
Population capacity
人口合理容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CONTENTS
目 录
01
02
原始社会有计划生育吗?
原始人对人口及性别的控制,主要出自经济上的原因。由于生产力低下,尤其遭遇水早灾害时,收获物不足以养活所有氏族成员,这就势必要制裁一些人,处死他们甚至吃掉他们,以维持他人的生存。在食物稀少而储备又不足的冬天,这种事情怕是司空见惯的。
人口数量要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的范围内
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Bearing capacity of reg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01
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假设情景a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稳定。
人口控制
时间
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成不变的吗?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前提和条件
空间范围
衡量指标
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人口增长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
最终由于饥荒、疾病、污染和资源枯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
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重新建立
假设情景b
时间
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激增
人口暴跌
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
“一个地区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问苍茫大地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结论: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受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复活节岛的位置以及巨人石像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 它是地球上人类居住过的最与外界隔离的地方, 东边离南美洲有3700公里。
复活节岛大约在100多万年前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火山喷发带来的土壤十分肥沃,适合植物生长。历经几十万年的变迁,岛上形成了物产丰富的亚热带森林,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随着人口和石像数目的不断增长, 岛上的主要自然资源——树木不断减少。树木的绝迹导致水土流失和其他农作物减产, 工具退步, 燃料不足, 鸟类不能寄居, 人们不能造船出海捕鱼。于是岛上的文明一下子到了崩溃边缘, 人口锐减, 氏族之间相互战争, 甚至有人吃人的现象。
1.复活节岛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
复活节岛的位置以及巨人石像
复活节岛的悲剧
人口急剧增加,对资源的掠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食物减少。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就开始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也说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而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案例一:
材料一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用来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人口最大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而三峡水库的建设,淹没大量土地,百万移民需要安置。
(1)说明制约人口最大容量大小的因素,及其与人口最大容量呈的关系。并分析。
资源
南水北调使西北地区淡水资源增加,水资源增加,可以扩大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可以改变短板,增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呈正相关
2、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耕地资源
气候资源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少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
木桶效应
1)自然资源状况
--正相关
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自然资源的“短板”决定的。
1)自然资源状况
--正相关
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自然资源的“短板”决定的。
讨论:复活节岛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模拟)
资源种类 淡水 柴薪 食物 土地
可供养人口数 2800人 4100人 2300人 6200人
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复活节岛的环境承载力为2300人
最多能养活2300人
木桶效应
1)自然资源状况
--正相关
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自然资源的“短板”决定的。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节流
1.探索新资源
2.进口(调入)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开源
都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有关
案例一: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地区人口增加。
(2)据材料二指出对影响人口最大容量的因素及其与人口最大容量的关系?并分析。
科技水平与人口最大容量呈正相关;材料二说明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的总量和利用率,扩大人口容量。
科技水平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1958年全国年平均亩产最高的高产田也就在400公斤左右! 从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震惊了全世界。2000年,他主持的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实现;2004年,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2017年达到1149公斤。2019年9月习近平主席为袁隆平颁发“共和国勋章”。(缅怀)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经济科学技术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现新资源
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
交通发展、贸易往来
获取其他地方资源
科技水平提高
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区域间贸易往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需要。
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
人口约1.27亿(2018年),人口密度高,且国民生活水平很高。
案例一:
材料三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材料三说明人口的消费水平高,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多,使得人口最大容量减小。
(3)据材料三指出对影响人口最大容量的因素及其与人口最大容量的关系?并分析。
呈负相关;
消费水平
中国不同消费水平下,对应人口数量(举例)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6亿
温饱型消费水平 10亿以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8-9亿
富裕型消费水平 7亿以内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人均消费水平
正相关
负相关
影响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消费
水平
环境
人口
容量
最主要的因素
资源
决定开发数量
消耗
程度
自然资源状况
经济发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从全球尺度来讨论,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呢?由于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乐观者
悲观者
介于二者之间
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
人口合理容量
Reasonable capacity of population
02
二、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
养活
养好
1、概念
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 ,导致时间人口增长速度 ,人类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越来越短
加快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2、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原因
现代社会人口过快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3.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世界: ①倡导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②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 各地区: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活动: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P19
1、搜集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宣传图片,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情况。
2、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考虑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早在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的适宜人口数为7亿-8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1949年,新中国成立鼓励生育
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02年"双独二胎"政策
2013年"单独两孩"政策
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
地球超载后果不堪设想!
防患于未然非常必要!
保持世界人口合理容量!
课堂练习
广州提出的“1500万”的人口控制线, “1500万”万是指(  )
A. 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 . 环境承载力 D. 土地承载力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2011年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计划到2020年末将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广州统计局披露,自2015年以来广州常住人口已连续四年以每年超过40万的规模增加。据此完成1-2小题。
答案 :B
1
针对广州市目前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移民
B . 限制消费,提高人口容量
C. 创新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D. 推迟退休,缓解老龄化问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2011年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计划到2020年末将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广州统计局披露,自2015年以来广州常住人口已连续四年以每年超过40万的规模增加。据此完成1-2小题。
答案 :C
2
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 .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 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3-4小题。
答案 :A
3
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五个方面来确定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制约因素。表为“某市综合承载力测度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 )
A.水资源承载力 B.能源承载力 C.水环境容量 D.大气环境容量
6.专家预测,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提高,最可能是因为该市( )
A.能源消费总量下降 B.能源总量大幅减少
C.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D.区域人口数量增加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