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菏泽市高三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菏泽市高三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9 09: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1.(3 分)D(A 项“开始走上正确的研究轨道”错;B 项“借助想象”错;C 项“均与河流
相关”错)
2.(3 分)C(“缺乏河流的地区文学艺术的起源要远远晚于河流丰沛的地区”错)
3.(3 分)C
4.①先交代河流文学提出的时代背景;②然后从流域作为审美空间和作为空间线索两个方向
阐明了河流文学的研究意义;③最后举例说明河流的书写和地域文化的融入给作家作品带
来的影响。(4 分。答出 1 点给 1 分,答出 3 点给 4 分)
5.①用心、用情体悟河流,跟随时代的变化去感受河流的审美特征,以及它滋养的乡土;②
锤炼自己的文笔,提高自己的文学功力,用优美诗意的笔触描绘与河流相关的风土人情;
③通过艺术性地虚构、想象,富于诗性地重塑河流景观,积淀、丰富河流文化。(4 分。
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乎文本事理,亦可酌情赋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6.(3 分)B(“体现祖母的思想落后”错)
7.(3 分)B(主要是细节描写)
8.①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回忆故事,冷静、客观地记述了童年的一次感冒危机,便于读
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②按时间顺序围绕发烧前后展开情节,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注重
对原生态生活的摹写。③叙述与环境描写相结合。本文在叙事时选取“微风、青虫、蚊香”
等多种物象,注重景物的细节描绘,富有画面感。(6 分。每条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9.①取材于现实,贴近读者生活。本文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孩子发烧生病的小事件,
贴近现实生活,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②人物形象立体,给读者以真实感。通过符合人物
身份、性格、气质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③主题
映照现实,易引发读者共鸣。通过描写面对“感冒发烧”事件表现出来的家庭凝聚力,映
照了现实中危机面前家庭的温馨和谐,凸显人性美。④场景描写细腻逼真,给人身临其境
之感。如文中对蚊香烟的描写极富画面感。(6 分。每条 2 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言
之成理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3 分)A
11.(3 分)B(两个“与”的意义不同)
12.(3 分)B(“认为是无缘无故获得的利益”错)
13.(1)韩国十分恐惧,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作为讲和的条件。(4 分。
译出大意给 1 分,“谢”“效”“以为”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占,项羽燃起了一把大火,可惜豪华的阿房宫变成
了一片焦土。(4 分。译出大意给 1 分,“举”“一炬”“可怜”三处,每译对一处
给 1 分。)
高三语文答案(A)第 1 页(共 3 页)
14.①韩国曾与诸侯联合起来进攻秦国。②韩国与秦国边境接壤,反复无常不遵守盟约。③在
秦、楚蓝田之战中,韩国不坚守盟约,只追求利益。(3 分。每点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 分)B(表面上平淡、超脱,实则寓悲愤于闲适)
16.①对友人抑郁不得志的同情。通过引用冯谖弹铗、王粲登楼的典故,写出了友人经历了冯
谖、王粲一样不受重用的遭遇。②对友人返乡享受古朴纯真之乐的祝愿。想象友人回到家
里会吃黄鸡,饮白酒,祭土地神,生活自在安详,充满情趣。③对南宋统治者空谈误国、
屈辱求和的批判与激愤。引用西晋末宰相王衍的典故,怒斥群小误国,以致志士投闲。④
勉励友人担当起收复北方失地的重任。“西北有神州”代指故土,以抗金大义相激励,希
望友人效法当年范蠡,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功成而后身退。(6 分。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3)示例一: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示例二: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6 分。每句一分,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18.①不解之缘 ②一席之地 ③淋漓尽致 (3 分。每空 1 分)
19.①成分残缺,缺少“跟上”的宾语“脚步”或“步伐”。②不合逻辑,把“就”改为“才”,
强调两个星期的艰难过程。(4 分。每点 2 分)
20.①对偶:“探索不可止步,研究不能停歇”,形式上,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内容上,概
括力强,强调研究学习的持续性;②比喻:将探索研究比作登山,强调结果固然重要,过
程更加重要。形象生动,加深读者印象,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4 分。每条
2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21.(3 分)A
22.①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②因距离地球更近;③整个晚上都可看见。
(6 分。每空 2 分)
四、写作(60 分)
23.参照 2022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 43 分为基准分。
高三语文答案(A)第 2 页(共 3 页)
附参考译文:
秦昭王对公子他说:“去年殽下的战争,韩国作为统帅主力,而与诸侯联合起来进攻秦国。
韩国与秦国边境接壤,他们的土地方圆不到千里,反复无常不遵守盟约。从前,秦国、楚国在
蓝田交战,韩国派出精锐部队帮助秦军,可是秦军战斗不利,韩国因此反而与楚国联合,不坚
守盟约,只追求利益。韩国对于我国来说,是心腹之患。我准备进攻他们,怎么样?”公子他
说:“君王出兵韩国,韩国一定恐惧,恐惧就可以不用战争而多割取土地。”秦昭王说:“好。”
于是就出动军队,一支军队逼近荥阳,一支军队逼近太行。
韩国十分恐惧,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做为讲和的条件。冯亭坚守三
十天,暗中派人请求赵孝成王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把它献给秦国,可是上党的民众
都不想做秦国的臣民而愿意做赵国的臣民。现在上党作为大邑拥有十七个县,愿意拜献给大王,
希望君主决定这件事情。”赵王大喜过望,召来平阳君并告诉他。赵豹说:“臣下听说圣人认
为无缘无故获得利益是最大的祸患。”赵王说:“人们感念我的恩义,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
呢!”赵豹回答说:“秦国逐渐侵占韩国的土地,中间断绝了上党通往韩国的道路,使他们不
能互相援救,所以自认为可以坐得上党。再说韩国把上党献给赵国的原因,是想要把祸患转嫁
给赵国。秦国遭受了攻打上党的辛劳,而赵国却享受了它的利益,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不能从
弱小的国家得到这种好处,弱小的国家能从强大的国家手中得到吗?如今君王得到上党,可以
说是有缘故吗?况且秦国用牛耕种,从水道运送军粮,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将士列阵在上党,法
令严格政务推行顺利,不能与他们交战。君王还是自己认真考虑一下!”赵王非常生气。(赵
王)召赵胜、赵禹告诉他们说:“韩国不能守卫上党,上党太守准备把它献给寡人,有十七座
城池。”二人回答说:“用兵多年,没得到一座城市,现在安坐而得到城邑,这是大吉大利的
事。”(赵王)于是就派遣赵胜前去接受土地。
赵胜到上党说:“敝国的君王,委派使者臣下赵胜,太守以前有要求,赵王让我转告:‘愿
以三万户的都邑封赏太守,以千户的都邑赏县令,郡内大小官吏都晋升三级,百姓能安定服从
的,每家赐金六斤。’”冯亭流泪推辞,辞谢了赵国的封赏而回到韩国,对韩王说:“赵国听
说韩国不能坚守上党,现在已发兵占领上党了。”韩国报告秦国说:“赵国发兵占领了上党。”
秦王大怒,命令孙起、王齮率领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交战。
高三语文答案(A)第 3 页(共 3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