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2氧气课后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2氧气课后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8 16: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氧气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医疗急救 B.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C.用于潜水、登山 D.用于食品保鲜
2.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
A.河水清澈 B.黄河水浑浊 C.有鱼虾 D.河边空气好
3.下列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无色 B.无味 C.供给呼吸 D.食品防腐
4.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食物腐烂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5.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 B.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6.下列各组反应均属于剧烈氧化的是(  )
A.火药爆炸和蜡烛燃烧
B.农家肥料的腐熟和气球爆炸
C.醋的酿造和食物的变质
D.动植物的呼吸和硫燃烧
7.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能使铁生锈 C.供给呼吸 D.液氧呈蓝色
8.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9.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
B.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C.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大气含氧量
D.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白磷 B.蜡烛 C.铁丝 D.氢气
12.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3.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物质。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氧气浓度不同,实验现象可能不同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D.以上都对
二、填空题。
15.自然界中氧气产生的途径主要是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有   、   .自然界里氧气的含量能基本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是   .
16.物质跟   所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17.(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18.向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所示。
(1)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填“上升”、“下 降”或“不变”)。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可不需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19.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   体,它   溶于水;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   色液体,在﹣218℃时变为雪花状的   色固体.
20.(1)小亮同学想探究氧气的性质。他收集两瓶氧气,如图所示:甲瓶瓶口朝上放,乙瓶瓶口朝下放,并迅速用两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请猜想一下,在两个集气瓶中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道氧气的一条化学性质是甲   。
(2)哪个集气瓶中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些?    (填“甲”或“乙”),理由是   。由此还可联想到在实验室收集到的集气瓶中的氧气应    (填“正立”或“倒立”)放在桌面上。
21.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   。
①镁+氧气氧化镁
②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③碳酸钠+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钠
④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
⑤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22.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1)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   ,产生氧气的有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标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23.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 B.镁粉 C.红磷 D.铁丝 E.木炭 F.蜡烛
用序号填空:
(1)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气体的是   ;
(2)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
(3)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
(4)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5)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
24.红磷常用作军事上做烟幕弹的原料,原因是   ;在田径比赛中,发令枪子弹所用原料之一也是红磷,你认为记时员开始按表的依据是   ,简要说明理由:   .
三、解答题。
25.如图是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甲、丙中都装了水)。
(1)对上述三个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会放热
B.三者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C.三者生成物都是固体
D.甲、丙中的水都可用细沙代替
(2)做甲实验时老师先用燃烧匙盛装   (填“少量”或“足量”)硫粉在酒精灯上加热,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原因是   。
(3)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丙瓶中水的作用是   。
26.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灯泡中填充少量红磷的原因是什么?
(2)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容易变质,为什么?
2.2氧气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B; 5.B; 6.A; 7.D; 8.C; 9.B; 10.C; 11.A; 12.D; 13.A; 14.A;
二、填空题。
15.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呼吸;燃料的燃烧;自然界产生和消耗氧气基本平衡; 16.氧; 17.供给呼吸; 18.下降;ac; 19.无;无;气;不易;淡蓝;淡蓝; 20.甲、乙两集气瓶内木条均复燃;可以助燃;甲;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乙瓶中氧气从氧气瓶口流出;正立; 21.①④; 22.①②④⑤;③⑥;b; 23.A;D;F;E F;D; 24.红磷燃烧时会产生浓厚的白烟,所以可做烟幕弹;看到白烟;因为光速比声速要快得多,看到白烟比听到枪声更能准确记时;
三、解答题。
25.CD;少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增大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的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2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