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8 16:56:31

文档简介

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选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多选、漏选、错选不得分)
2022年9月27日,自1963年以来木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木星冲日”天象出现在夜空中。当天,太阳、地球、木星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木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会完全朝向地球,是人们观测木星的绝佳机会。据此完成1~3题。
1.“木星冲日”发生时,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应为
A B C D
2.自1963年以来,2022年“木星冲日”发生时,木星
A.视亮度最低 B.视直径最大 C.离太阳最远 D.对地球引力作用最小
3.小明观看“木星冲日”时,面向木星而立,其左侧为正东,此时正值
A.清晨 B.正午 C.黄昏 D.子夜
山区陡坡河流的河床常由陡坡上的阶梯和深潭相间连接而成,呈一系列阶梯状。为了治理泥石流,科研人员模拟自然界阶梯深潭系统,在四川文家沟滑坡体上的冲沟内建造了多级人工阶梯深潭(图1),取得了良好的减灾效果。据此完成4~6题。
图1
4.自然界形成深潭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地壳上升 D.地壳下降
5.有利于自然阶梯深潭系统形成的条件是
A.陡坡上有较大的卵石,河床上游来沙量大于水流输沙率
B.陡坡上有较大的卵石,河床上游来沙量小于水流输沙率
C.陡坡上有较小的卵石,河床上游来沙量大于水流输沙率
D.陡坡上有较小的卵石,河床上游来沙量小于水流输沙率
6.原河道修建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后
A.河流流速加快 B.河流流量变大
C.水域面积变大 D.泥石流发生时,沙石沉积量减小
20世纪末,河南省贾湖遗址(33.5°N)出土了以鹤的尺骨制成的“骨笛”(图2),充分展示了我国8000多年前的音律艺术及天文观测水平。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以叉形器为杆,影子落在骨笛上,利用最原始的“立杆测影法”,观测正午日影。图2示意该套工具的组成。据此完成7~8题。
图2
7.贾湖先人为了观测正午日影,两个木桩摆放方向应为
A.南北对立,叉形器摆放在骨笛的南端 B.南北对立,叉形器摆放在骨笛的北端
C.东西对立,叉形器摆放在骨笛的东端 D.东西对立,叉形器摆放在骨笛的西端
8.当叉形器顶端影子落在“清黄钟”音律孔位时,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022年4月科学家在江西武宁地下红层中发现二种早古生代志留纪的盔甲鱼类新物种化石。近十余年来,该团队陆续在塔里木盆地也发现了大量的早期盔甲鱼鱼类化石,两地的古鱼类面貌非常相似。盔甲鱼类(图3)头甲坚硬扁平,缺少成对的偶鳍,表明其游泳能力较弱,具有重要的古地理研究价值。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发现化石的红层岩为
A.玄武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10.推测可知志留纪时期江西武宁与塔里木盆地
A.尚未出现脊椎动物 B.出现大量爬行动物
C.曾为广阔的海洋 D.所在板块位置相距遥远
11.盔甲鱼类的重要古地理研究价值体现在盔甲鱼类
A头甲坚硬,不易于形成化石,数量稀少
B.对气温和湿度变化敏感,反映了40亿年前的气候状况
C.扩散与迁移能力有限,在证明板块漂移学说中起着重要作用
D.体型小,化石便于保存
钱老师乘飞机从杭州萧山(30°N)前往西亚卡塔卡首都多哈(25°N)游玩一周,刚到达时发布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消息。好友陈老师看到了这条消息,图4为陈老师当时的手机屏幕截图。据此完成12~14小题。
图4
12.钱老师乘坐的飞机飞行了约
A. 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13.登机牌中到达机场时间为多哈区时,推算多哈所在时区应为
A.东三区 B.东四区 C.东五区 D.东六区
14.钱老师到达多哈后,给陈老师发了4条微信,其中可信的是
A.在萧山机场起飞时,看到太阳在西南方向的地平线上
B.该航班飞机先向东北飞,再向东南飞
C.游览期间,多哈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D.游览期间,多哈昼长比杭州更短,且二地的昼长之差逐渐减小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图5为北半球某段河曲处的河漫滩剖面示意图,箭头为横向环流方向。据此完成15~16小题。
图5
15.与甲处相比,乙处
A.沉积物颗粒更小,为水平层理沉积层 B.沉积物颗粒更小,为倾斜层理沉积层
C.沉积物颗粒更大,为水平层理沉积层 D.沉积物颗粒更大,为倾斜层理沉积层
16.图中河漫滩将
A.向北退缩,河道北岸面积缩小 B.向北退缩,河道北岸面积扩大
C.向南扩展,河道北岸面积扩大 D.向南扩展,河道北岸面积缩小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冻融是指土层由于温度降到零度以下产生冻结和升至零度以上产生融化的现象。宁夏河东地区多沙丘,沙丘季节性冻融变化明显,图6为该地某个典型的新月型沙丘冬季冻结层厚度分布图。
图6
(1)根据图中西北坡和东南坡的坡度差别判断哪一侧为沙丘迎风坡。(4分)
(2)据图描述该沙丘冻结层厚度的空间变化。(6分)
(3)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该区沙丘冻融时间的影响。(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洪都拉斯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山地,地形崎岖。这里降雨充沛,多飓风灾害。1998年一场特大飓风过后,当地人们惊奇地发现:位于乔卢特卡河下游平原的乔卢特卡桥屹立不倒,桥下的河却消失不见了。原主河道变成了滩涂,河流从大桥旁边的新河道流过,桥与河“分家”了(图7)。
图7
(1)简析洪都拉斯多山地、地形崎岖的原因。(4分)
(2)说明特大飓风是如何导致乔卢特卡桥河段河流改道的。(6分)
(3)若要恢复乔卢特卡桥的通行作用,请提出一种可以采取的措施。(2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分布着冰碛垄。当供冰量和融冰量相当时,冰川消融前端的位置基本不变,棱角分明的砾石、粗砂等多种物质就被冰川持续地在同一位置堆积下来,形成冰碛垄。该地貌的形成作为古冰川停滞位置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古气候的变化。图8示意某地区不同年代的冰碛垄分布位置。
图8
(1)描述图中冰碛垄分布的形态特征。(4分)
(2)指出与河口三角洲相比,冰碛垄沉积物的不同特点。(4分)
(3)图示时期该冰川的供冰量较稳定,推测该地区图示时期的气温变化。(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屋顶光伏太阳能发电是指在屋顶铺设光伏组件,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发电。上海没有油田、煤矿,面积狭小,但拥有数亿平方米的屋顶,屋顶光伏发电潜力巨大。2022年7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进屋顶光伏项目。图9为上海地区太阳辐射的年内变化统计图,上海太阳辐射地区差异较小,但季节变化较为明显。
图9
(1)指出上海发展屋顶光伏能源的有利条件。(4分)
(2)简述上海太阳辐射量的地区差异较小、但季节变化较为明显的原因。(4分)
(3)分析上海7月份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原因。(4分)
(4)指出与地面光伏相比,上海发展屋顶光伏的优点。(4分)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选考)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多选、漏选、错选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D B D A B C A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C C A D D C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
(1)(4分)西北坡更平缓,(2分)为迎风坡。(2分)
(2)(6分)西北坡(迎风坡)坡脚冻结层厚度大,西北坡(迎风坡)坡中和坡顶冻结层厚度小,东南坡(背风坡)坡脚冻结层厚度最大。
(3)(2分)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沙丘的冻结时间推后,消融期提前,冻结时间缩短。
18.(12分)
(1)(4分) 位于板块的挤压边界,内力作用强,地壳上升隆起显著;(2分)
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2分)
(2)(6分)特大飓风带来大量暴雨,(2分)且地形崎岖产生大量泥石流(形成的水流从陡峭的上游搬运大量泥沙),(2分)在下游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水里携带的泥沙在桥墩附近大量堆积起来,堵塞原有河道,促使河水改道。(2分)
(3)(2分)疏通桥下旧河道;堵塞新河道,将河水引入桥下;将桥梁延长等。(任答一点)
19. (12分)
(1)(4分)呈弧形(或答呈堤状、垄状)排列,中部向山下(向外)突出。
(2)(4分)粒度不均匀,分选性差(或答有更大的沉积物、大小不一);(2分)
磨圆度低(或答棱角分明)。(2分)
(3)(4分)图示时期冰碛垄位置(冰川消融前端)向山上移动,表明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2分)冰碛垄形成时期,冰川消融前端位置稳定,融冰量稳定,气温变化小;(2分)
20.(16分)
(1)(4分)能源需求量大;屋顶面积较广,发展空间较大;技术先进;政策支持。(任答二点)
(2)(4分)上海面积狭小,故太阳辐射量的地区差异较小;(2分)
云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较明显,故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变化明显。(2分)
(3)(4分)7月份昼长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大;(2分)
6月份降水多,太阳辐射被削弱较多。(2分)
(4)(4分)上海面积小,土地紧张,发展屋顶光伏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用地成本更低;
屋顶采光条件更好,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上海夏季高温,屋顶光伏设备阻挡阳光,可降低建筑物顶层的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耗能。(任答二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