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武清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8 18:37:40

文档简介

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新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土司制度”。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边疆管理政策实施的意义。(8分)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 《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摘自刘新扬写给父母的信(1937年)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说明以上家书所蕴含的时代价值。(16分)
28.(16分)小家书折射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年代的家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 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私住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 男也,虽不敢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教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 绝非一农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摘自聂荣臻写给父母的信(1922年)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B D C B D B A C A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A B A B D C C A B
26.(18分)
(1)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对台湾管辖,巩固了国防。(8分,答出四点即可。)
(2)新问题:边疆威胁从以陆上为主到以海上为主;传统宗藩体制遭受冲击;国家主权遭到破坏。(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清政府腐朽没落;清政府失去独立地位;国防实力薄弱;中央集权严重削弱;晚清处理边疆危机措施存在弊端;西方列强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6分,答出三点即可。)
27.(16分)
(1)变化: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6分)
(2)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答出两点即可,6分)
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了基础。(4分)
28.(16分)
示例:
三封家书反映了不同时代中国的社会状况,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担当和奉献精神。(2分)
聂荣臻的家书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民族危机激化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形势下中国民主革命的紧迫性,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探索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道路的革命情怀。(4分)
刘新扬的家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抗日救亡成为时代的主题,表达了作者为实现民族独立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和奉献精神。(4分)
李振华的家书写于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时代的主题,反映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建设新国家,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奉献精神。(4分)
尽管时代不同,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是永恒的,每个人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