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景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会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会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难点】
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会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喜欢旅游的孩子请你跟我这样做。
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读通读顺
【学】1.自学三部曲:
(1)自由读文,标出小节;
(2)圈生字,自读生字,特别注意“一”字变调;
(3)同桌对读生字,互相正音。
【交】2.交流展示:
(1)本文共4个小节;
场景歌指不同场所的景色。
(2)带拼音读,开火车读,纠正读音;
(3)抽生交流易错易混音,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平舌音:艘、翠
前鼻音:帆、军、舰 后鼻音:铜
整体认读音节:园
【导】师根据情况补充强调:
【用】(4)去拼音读,小组开火车抽读。
3.词语过关:开火车读词语。
特别提醒一字变调:在四声的字前读二声;在一声、二声、三声的字前读四声。
4.课文朗读:
【学】自由读课文;
【交】展示读,生评价;
【导】师范读。
【用】全班读。
三、读懂读好
(一)感知全文
【学】课文四个小节分别是哪些地方的场景?每个场景有哪些事物?
【交】海湾风光,有( )、( )、( )、( )。
田园风光,有( )、( )、( )、( )。
公园风光,有( )、( )、( )、( )。
少先队员们的活动场景,有( )、( )、( )、( )。
这些地方多么美啊!那我们跟随少先队员们去看看。
(二)走入课文
【学】出示少先队员高举队旗去郊游图片,说说你们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交】老师带着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去郊游。
第一个男生高举着一面队旗。
第二个男生拿着一把铜号。
第三个女生和第四个女生在手拉着手。
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片欢笑。
【导】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这些事物前面都有一个修饰词朋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数量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一样。
【用】同桌之间自由读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导】像“一面”、“一把”这样的词就是数量词,不同的名词需要不同的数量词来修饰,同学们,这里的红领巾为什么和其他词语不一样,加上了双引号呢?
【交】这里的红领巾指代的是一群佩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们。
【导】再比如:红裙子,你过来一下。这里的红裙子指代的是那个穿着红裙子的人。
【用】看,小朋友们去郊游多么高兴啊!一阵阵歌声、笑声传到耳边。所以是“一片欢笑”。让我们带着这份欢笑与喜悦来读读第四小节。
(三)情景学文
伴随着少先队员们的欢笑声,让我们去往第一个地方游览。站在金色的沙滩上,你看到了什么美景呢?
1.海港风光
【学】出示图片,按照顺序观察图片的景物。
【交】大声地读出图里的景物。
【导】这是加上数量词后的美景,是不是更具体了呢?
【学】我们一起来读读,想想为什么如此搭配呢?
【交】同桌交流。
【导】只:修饰形体较小的动物。头:修饰体型较大的动物。
条:修饰长的东西。 艘:修饰较大的船。
【用】你能准确运用数量词吗?试一试。
一( )小鸟 一( )树叶 一( )轮船 一( )毛巾
【展】看图,你能用这些数量词看图说话吗?
蔚蓝的大海上翱翔着一只白色的海鸥,而近处有一只帆船,远处有一艘庞大的军舰,它们静静地停泊港湾中。
朗读:一起来读一读吧!
过渡: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2.田园风光
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并分别为它们加上合适的量词。
【学】出示图片,读出图片上的景物。
【交】大声地读出图里的景物。
【导】这些量词,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区分呢?
【学】用自己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的量词。
【交】同桌交流。
【导】一方鱼塘中的“一方”用来修饰方形的东西,这里说明鱼塘是方形的。
而“一个鱼塘”则没有它形象。
一行:形容那些排列得很整齐的树。
一块( ) 一座( )
【用】你能准确运用数量词吗?试一试。
一( )手帕 一( )饼干 一( )大雁 一( )房子
【展】看图,你能用这些数量词看图说话吗?
小鱼们在一方鱼塘里快乐地游来游去,鱼塘旁边有一块稻田,远处有一行垂柳和一片花园。
朗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田园风光美吗?
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分小组读)
过渡:穿越了美丽的田园,来到不一样的公园。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3.公园景色
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
【学】出示图片,读出图片上的景物,思考怎样区分这些数量词。
【交】大声地读出图里的景物,同桌交流数量词的用法。
【导】一道小溪的“道”指某些长形的东西,在这里形容很长很长的溪水。
一座石桥的“座”指较大或固定的物体,
“丛”和“群”形容数量很多,丛多用来形容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用】你能准确运用数量词吗?试一试。
一( )小河 一( )大山 一( )青草 一( )大雁
【展】看图,你能用这些数量词看图说话吗?
一丛翠竹随风舞动,一座石桥横跨一道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4.朗读
小朋友们真是厉害,这么多美丽的场景可难不到我们了。我们一起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
四、读宽读深
【学】1.有的事物可以用多个量词来修饰,比如个(个、群)人,课文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请找出来说一说。
【交】同桌交流。
【导】一(方、个)鱼塘 一(块、片)稻田 一(孔、座)石桥
一(棵、根、片)翠竹 一(只、群、对)海鸥 一(条、只)帆船
【用】自己再说一说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数量词来修饰的事物。
一(场、部)电影 一(杯、汪)水
【学】2.看图,请你为每一个场景取一个名字吧!
并用上数量词说说图片里的事物?模仿课文说一说吧!
【交】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导】 课间活动图,寝室休息图,公园美景图
一群孩子, 一间寝室, 一群小鸟,
一只狗。 一位女孩。 一棵树。
一个秋千, 一本书籍, 一片草地,
一只气球。 一幅画。 一把长椅。
五、课时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第一、四、五题。
六、小结
这么多数量词汇聚在一起,给我们展现了不同的场景。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场景歌》。让我们再一次诵读,来感受数量词的场景之美。
七、板书设计
1.场景歌
海港风光
田园风光 数量词
公园景色
活动场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帆、艘”等10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会写“处、园”等10个生字。
3.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今天你还记得吗?老师待会儿就要考考你,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
二、复习生字和词语
1.出示10个会认字。
【学】一分钟时间自己认读。
【交】全班展示,开火车认读。
【导】根据情况纠正教读。
【学】去拼音,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
【交】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我要用:加一加:园、桥、群、队、铜、
换偏旁:旗——棋
领——邻
处——外
【导】根据情况补充。强调船和舰。
【用】大组火车朗读。
【用】男女换读词语。
三、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处、园、桥、群、队、旗、铜、号、领、巾
【学】拼读生字,观察生字结构、占位、关键笔画;
【交】生交流。
1.结构分类:左右结构:桥、群、队、旗、铜、领
上下结构:号
半包围:处
全包围结构:园
独体结构:巾
2.占位、关键笔画。
【导】师补充,并示范书写,学生跟着口头书空:
桥:左高右低,撇捺伸展。
群:左右起笔斜齐,竖画最低。
队:左低右高,捺接撇中部。
旗:最后一点下压,左右两边不相接。
铜:竖钩最低,内部的横靠上。
领:令的捺画变点画,最后一点下压。
处:竖画较高,撇高捺低,捺画伸展。
号:中横最长,折钩内收,上下宜窄。
园:外框方正,元缩小居中。
巾:三竖等距,中竖直长,左右等分。
【用】生描红书写。
【交、导】利用投影仪展示评价。
四、课时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第二、三题;
五、总结
这一课的生字认读诀窍,你掌握了吗?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背诵《场景歌》。
六、板书设计
1 场景歌
处 园 号 巾 桥 群 队 旗 铜 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