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8 17:36:46

文档简介

南平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地理科期中考试试题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00,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完成1-2题。
1.开幕时,北京比福建( )
A.日落时间更晚 B.正午影子更长 C.自转线速度更大 D.自转角速度更大
2.远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要能观看现场直播,他收看的时间是当地( )
A.15日7:00 B.16日7:00 C.15日21:00 D.16日21:00
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地下室获得充足的光线。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4.当正午阳光照射如③所示时( )
A.此日后郑州市正午旗杆的影子开始变长
B.北京正午时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C.我国各地区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快
竹竿竖立在阳光下,不仅立竿见影,而且影子的长度和方向还会发生变化。下图为我国中纬度某校学生在当地空旷地方竖立一竹竿,得到的“立竿见影”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阳光下杆影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一日内最大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B.一日内太阳高度与方位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天文四季的更替
6.与夏季相比,冬季每日内杆影( )
A.移动弧度较大 B.移动弧度较小
C.日出时朝向东北方向 D.日落时朝向西北方向
帕米尔高原位于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交会处,地质结构复杂,但在波斯语中意为“平顶屋”。下图示意帕米尔高原地质构造。据此完成7-9题。
7.慕士塔格山的形成过程是( )
A.地层断裂——垂直抬升——水平褶皱——板块挤压
B.地壳下沉——形成断层——板块碰撞——地壳抬升
C.地壳抬升——形成断层——板块碰撞——水平收缩
D.板块挤压——水平褶皱——地层断裂——垂直抬升
8.帕米尔高原在波斯语中意为“平顶屋”,主要是因为( )
A.高原内部地势起伏较小 B.高原内部一望无际
C.高原地层未经历褶皱构造 D.莫霍界面分布平整
9.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帕米尔高原缺乏新生代地层,可能是由于( )
①久经外力侵蚀 ②经过断裂下沉 ③未经历水平挤压 ④未能接受沉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环境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2021年2月24日冰岛西南部发生5.6级地震,并引起火山喷发,下图为冰岛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11.夏季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会缓缓向英国等国漂移,影响到欧洲航空运输,此时主要影响该地区的是( )
A.极地东风 B.东北信风
C.盛行西风 D.西北季风
12.下列关于冰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B.全年昼夜时差最大可达24小时
C.森林广布,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D.地热资源丰富
2021年4月江西赣州宁都盆地发现页岩气藏,储量巨大,为赣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资源保障。下图为页岩气成藏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宁都盆地页岩气形成于(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C.陆地板块内部的褶皱构造带 D.陆地板块内部的断层构造带
14.推断形成页岩气的岩石及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 冷却凝固—B B.乙 固结成岩—D C.丙 重熔再生—A D.丁 沉积作用—E
下图为我国北方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读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线,单位为百帕),完成15-16题。
15.与甲处相比,乙处沙尘影响更为严重的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大 B.受暖气团控制 C.位于反气旋中心 D.地势更加低平
16.虚线所在处的天气系统过境时,甲地可能出现( )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降低,风力减弱
C.风力增强,气温降低 D.气压升高,产生降水
2021年7月,北美等地受“热穹顶"(下左图)天气系统控制,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区域上方的大气压力不断增加,产生一个下沉的空气柱,下沉的气流就像一个盖子,捕获地表热量,使大气不断压缩、加热并变干。下右图示意北美受“热穹顶"影响范围。据此完成17-18题。
17.从形成原理看,与“热穹顶”最为相似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8.受“热穹顶”影响的区域易形成极端高温的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大 ②气流下沉增温 ③气流受热抬升 ④冷空气受排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我国某中学的园艺小组,采用绳系水桶把井水吊上来的传统方法进行打水浇灌,并记录一年中绳子投放的长度。下图是根据记录绘制的绳子投放长度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该中学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0.图中A时段投放绳子较长的原因( )
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
B.受梅雨影响,降水多
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
D.受陆风影响,降水少
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读两条河流的位置图(下左图)及多年月平均入海径流量统计图(下右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湖泊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川融水 D.地下水
22.与叶尼塞河中下游相比,鄂毕河中下游径流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气温年较差小 C.沼泽面积大 D.植被覆盖率高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形复杂。下左图示意摩洛哥位置,下右图为K地降水逐月累计图。据此完成23-25小题。
23.K地降水季节分布特点及原因是( )
A.集中在夏季,受地形抬升 B.集中在夏季,受洋流影响
C.集中在冬季,受西风影响 D.集中在冬季,受低压控制
24.对洋流Q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对沿岸增温明显 B.自西南向东北流
C.运动方向受盛行风影响 D.加剧了沿岸干旱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适宜生长在全年气温高、湿度大、土壤肥沃的环境。目前全球超过90%的可可仍是由自给农场的小农生产。全球气温的上升将导致可可树种植区城不再适合可可树生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可可种植区不得不进行转移。下图为世界可可树分布示意图。
(1)写出世界可可树分布地的主要气候类型。(3分)
(2)推测在甲、乙两地中更适合种植可可树的地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3)丙地接近30°S,依然满足可可树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其主要成因。(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的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世界第三大冰原,冰原上多花岗岩山峰,山体垂直方向的节理(岩石裂隙)发育。托雷峰海拔3128米,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在最顶端有一个高达50米的冰川(下图),它就像一座直插云霄的匕首,仿佛角峰被削掉了左右两边。从任何一个角度攀登,其坡度都在80°以上,是世界上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之一。
(1)描述该区域花岗岩山峰的形成过程。(4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托雷峰匕首状尖峰的形成原因。(4分)
(3)简述托雷峰攀登难度大的自然原因。(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下图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到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1)简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5分)
(2)描述城市A到B一线沉积颗粒粒径和沉积厚度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3)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上,分析冲积平原为古城提供的有利条件。(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
材料二: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材料三:P地处在日本的“豪雪地带”,当地具有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右下图)。“合掌造”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屋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人”字形,两侧约有60°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海域,请说明理由。(3分)
(2)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建筑特色的自然原因。(6分)
材料四: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4分)南平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地理科期中考试答案
1-5:BCBCB 6-10:BDABB 11-15:CDCBA 16-20:CBDCC 21-24:BCCD
25.(10分)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3分。每点1分)
(2)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风速较小。(3分。每点1分)
(3)位于较低纬度,气温较高;地处巴西高原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受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26.(14分)
(1)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岩层破碎,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花岗岩山峰。(4分。每点2分)
(2)山地气候,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烈;冰川发育(面积大),冰川侵蚀的影响;山峰风力强劲,风力侵蚀作用明显。(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3)坡度大,山体陡峭;顶部冰川覆盖,表面光滑;海拔高,气温较低;云雾缭绕,能见度差(山顶附近气流紊乱,天气变化复杂);山地降水丰富,积雪厚度大,雪崩多发;(6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27.(15分)
(1)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流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2分)
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3分)。
(2)分布特征: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2分)
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搬运能力逐渐减弱,(2分)
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2分)
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28.(13分)
(1) ②(1分) ②海域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暖湿气流流经较冷水面容易形成海雾(2分)
(2)P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多暴雪,屋顶坡度大,雪不易堆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多发),建筑结构支撑作用强,不易倒塌;地震多发,发生地震时木材和茅草对人员伤害小;当地植被茂盛,便于就地取材。(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3)此时段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中国位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流经日本沿岸的洋流流向主要为自南向北,中国位于其上游方向。(4分。每点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