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知道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会用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会应用功率的定义公式P=及公式P=IU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实际功率的计算。
【教学用具】
“36V 25W”的灯泡、“PZ220V 100W”的灯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不同规格的灯泡:“220V 15W”、“220V 25W”、“220V 60W”,并且引导:
(1)在生活中我们为了更省电,一般选用上述中的哪一个?
(2)在生活中我们为了获得较高的亮度,一般选用上述中的哪一个?你根据的是哪一项数据?
(学生交流回答:
(1)“220V 15W”。
(2)“220V 60W”。后面的“××W”。)
教师继续引导:生活中经常提到“瓦”,它是描述用电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数据。平常所说的“瓦数大”“瓦数小”是什么意思?用电器瓦数不一样,表现在消耗电能上有何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一)电功率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
教师点拨:
电功率的公式:P=。
变形公式:W=Pt,t=。
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t表示时间。
学生看课本后,归纳出: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电流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之比。
3.公式:P=。
4.单位:瓦特(W)、千瓦(kW)。
1kW=103W。
教师投影练习题:
(1)甲电动机在10s内做的功为120J,乙电动机在1min内做的功为600J,谁做功快?谁的功率大?
(2)200W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做完后,找一位学生回答。)
(分析论证P与U、I的关系,得出P=IU。)
师:引导学生推导:
P===UI。
电功率还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来计算,即P=IU。
由此公式可知,若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那么,该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为1W。
教师投影练习题:
(3)一根电阻丝,接在电压为20V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3A,电阻丝的电功率是多少?
(学生做完后,找一位学生回答。)
(二)额定功率
1.引导学生学习额定功率部分内容,弄清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的概念。
(学生思考,然后让一位学生回答。)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做额定电流。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2.出示实物和投影图片,使学生辨认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三)实际功率
(学生自学实际功率,明确什么是实际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所对应的功率叫做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投影例题讲解:
将标有“220—60”字样的灯泡分别接入220V和200V的电路中,求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以及对应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听讲,掌握解答过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同学间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本节课后作业题。
(独立完成。)
第2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一、电功率
1.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电流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电功率
3.公式:P=
变形公式:W=Pt t= P=IU
4.单位及换算:瓦特(W)、千瓦(kW)
1kW=1000W
二、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对应的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三、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所对应的功率
实际电压: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压
实际电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