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8 18: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2分)
1、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元素
2、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大雾弥漫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金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氧气
4、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B.C. D.
5、如图四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共8个电子
B.该粒子不显电性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8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7、我国的“稀土元素”储量居世界首位,镝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如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镝为非金属元素 B.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6
C.镝原子的中子数为66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
8、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如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有关36Cl和37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B.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微粒与元素关系 B.原子结构
C.空气组成 D.地壳中元素含量
10、下列宏观现象与相应的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降温加压条件下,空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降温加压时,分子本身体积变小
B 盛夏,大明湖畔,荷香四溢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酒精和水各20mL,混合后体积小于40m1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A.A B.B C.C D.D
11、下列实验方案与目的不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目的 验证瓶中氧气已满 验证白烟具有可燃性 比较品红分子在冷水和热水中的运动速率 比较蜡烛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的温度
A.A B.B C.C D.D
12、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中,正确的是( )
A.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所以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二氧化锰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原子不一定都能构成分子
二、非选择题: 5题,共28分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镁(Mg)是一种年轻的金属,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最早制得少量的镁。镁呈银白色,熔点为649℃,质轻、密度为1.74g/cm3。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工业上主要利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是利用了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金属镁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除照明弹里有镁粉外,燃烧弹里也装有镁粉。每架飞机的外表,是用耗费近半吨镁的铝镁合金制成的。世界上镁产量最高的年份,往往就是发生战争的年份。因此,镁产量就成了战争的睛雨表和指示剂,人们常把镁称为“国防金属”。
(1)上述材料中描述镁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填一点即可)。
(2)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的镁离子符号是________。
(3)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其原因是_______。
14、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
15、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填序号);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3)D中x=_______;
(4)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16、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12 号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离子符号是______。
(2)16 号元素符号是______,请画出 16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3)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列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______,化学性质______。
17、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品红在_______(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继续向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加冷水,溶液颜色变浅。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间隔
(3)实验三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会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2分)
1、A 2、A 3、C 4、A 5、C 6、D 7、B 8、A 9、C 10、A 11、A 12、D
二、非选择题: 5题,共28分
13、(1)镁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或镁能与氮气发生反应或镁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2)Mg2+
(3)镁+二氧化碳碳+氧化镁
(4)镁既能和氧气反应,还能和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14、(1)分子、原子 (2)原子 (3)原子核、质子 (4)分子、原子、中子 (5)电子
15、(1)AB (2)C (3)8 (4)B
16、(1) 金属; Mg2+
(2) S
(3) 相同; 相似
17、(1) 甲中酚酞溶液变红,乙中酚酞溶液不变红; 对比; 分子在不断运动或氨水具有挥发性(合理即可);
(2) 热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