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8 18:01:33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0五上·婺城期末)比较下列计时工具,最精确的是(  )。
A.水钟 B.日晷 C.机械摆钟
2.(2020五上·婺城期末)做实验时,如果我们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其他组不一样,最好的办法是(  )。
A.听老师报答案 B.抄其他组的数据 C.重新做实验
3.(2020五上·婺城期末)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形式是(  )。
A.直线传播 B.曲线传播 C.折线传播
4.(2020五上·婺城期末)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这主要是因为(  )引起的。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5.(2020五上·婺城期末)在电影院里,我们能在座位上观看到白色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  )。
A.光在银幕上发生了反射
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折射
C.是银幕本身发光显示出画面
6.(2020五上·婺城期末)下列现象会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是(  )。
A.风化 B.一次强降温 C.下一场雪
7.(2020五上·婺城期末)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
A.反射 B.吸收 C.反射和吸收
8.(2020五上·婺城期末)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9.(2020五上·婺城期末)下列四种仪器中,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  )。
A.秒表 B.沙漏 C.日晷 D.水钟
10.(2020五上·婺城期末)滴漏实验中5分钟滴下10毫升水,则过了20分钟,滴下的水量(  )。
A.小于40毫升 B.40毫升 C.大于40毫升
11.(2020五上·婺城期末)用同一木条和金属圆片制成以下四个摆,在一分钟里摆动次数最少的(  )。
A. B. C. D.
12.(2020五上·婺城期末)在观察身体内部结构时,我们用耳听手摸的观察方法,感觉到了心脏在身体的(  )的位置跳动。
A.胸部偏左侧 B.胸部偏右侧 C.胸部正中间
13.(2020五上·婺城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B.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肤保护,因此我们不用再小心保护
C.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也是不同的
14.(2020五上·婺城期末)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风力侵蚀 B.河流的沉积 C.火山喷发和地震
15.(2020五上·婺城期末)220万年前,美国黄石公园的火山爆发,产生了25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这种现象主要因为(  )中的岩浆冲破地壳而产生的。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6.(2020五上·婺城期末)“立竿见影”这个成语本意是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竹竿影子的   和   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古代的人根据这一特点制作的计时工具叫   。
17.(2020五上·婺城期末)有这样一个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这是   (填“受水型”或“泄水型”)水钟。
18.(2020五上·婺城期末)像太阳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电灯发出的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19.(2020五上·婺城期末)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在下游河床会堆积   (填“鹅卵石”或“细沙”)。
20.(2020五上·婺城期末)地球内部运动有时能让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   和   。
三、连线题(共11分)
21.(2020五上·婺城期末)把下列岩石与它们对应的类别用线连起来。
玄武岩
砂岩
砾岩 变质岩
页岩 岩浆岩
浮石 沉积岩
板岩
大理岩
22.(2020五上·婺城期末)把下列物体与它们所模拟的结构用线连起来。
挤压吸耳球 心脏舒张
塑料管 心脏
松开吸耳球 心脏收缩
吸耳球 血管
四、实验探究题(共50分)
23.(2020五上·婺城期末)在学习《计量时间》单元时,小刚做了“视的研究”系列实验,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为了探究“同一个摆,每摆-次所用的时间是否相同”,小刚让同一个摆自由摆动,用秒表计时,每摆动5次记录一次摆动的时间,共记录了五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轮次 1~5次 6~10次 11~15次 16~20次 21~25次
摆动时间(秒) 7 7 7 7 7
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摆具有   利用这个性质,人们发明了   。
(2)实验二:小刚对摆的摆幅(摆动的幅度)是否会影响摆的快慢产生了兴趣,为此他们设计了以下的研究计划,并进行研究。下面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吧。
摆的研究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
改变的条件:   ;
不变的条件:   。(至少写2个)
摆幅(大小) 实验数据(每次按15秒计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角度(10度) 7 7 7
中角度(20度) 7 8 7
大角度(30度) 8 7 7
我们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   。
(3)我们还知道,   会影响摆的快慢,   不会影响摆的快慢。
24.(2020五上·婺城期末)我们研究地球表面的变化。
(1)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请你将相应的名称选填在下边的图中方框内。
(2)说说火山和地震会引起哪些地形变化?
(3)简述火山喷发的危害与好处。
25.(2020五上·婺城期末)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它在遇到镜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
(1)《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我们看到水中的月亮是因为光遇到水产生的反射现象
(2)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
A. B. C.
(3)如果要让激光笔的光从图管的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出来。现在给你一面平面镜,你能完成任务吗?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安放位置和光的路线。
26.(2020五上·婺城期末)分别用一块干净的透明玻璃片、一张纸和一本书(或厚纸板)遮住手电筒,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
(1)请你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填“能”或“不能”)
①光   穿过玻璃,   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
②光   穿过这张纸,   看清这张纸前方物体的细节。
③光   穿过这本书,   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
(2)从这个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就精确度而言,机械摆钟是比较准确的C符合题意。
2.【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做实验时,如果我们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其他组不一样,说明存在误差,最好的办法是 重新做实验。
3.【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是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流变慢了,所以发生了沉积,因而形在了平原。
5.【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
6.【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长时间的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
7.【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颜色深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颜色浅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8.【答案】B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屋脊”。
9.【答案】C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
10.【答案】A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滴漏实验中,水位高低影响滴速的快慢,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压力减小,滴速变慢。所以过了20分钟,滴下的水量小于40毫升。
11.【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B选项摆长最长,摆动最慢。
12.【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在我们身体的胸部偏左侧的位置跳动。
13.【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A、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说法正确;
B、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肤保护,因此我们不用小心保护它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科学锻炼,保护好身体器官;
C、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也会不同,说法正确。
14.【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A.风力侵蚀是缓慢的,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故A错误
B.河流沉积作用也是缓慢的,不会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较大变化,故B错误
C.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剧烈的、突发性强,会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较大变化,故C正确。
15.【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解答】火山爆发是地幔中的岩浆冲破地壳而产生的。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g/cm ,体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 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
16.【答案】长度;方向;日晷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一规律来计时的。
17.【答案】泄水型
【知识点】水钟
【解析】【解答】水钟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分析】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18.【答案】光源;直线
【知识点】光源;光的传播
【解析】【解答】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电灯发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我们可以将物体分为自身发光和不能发光的两种,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9.【答案】细沙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解答】在河流下游的河床会堆积细沙。
【分析】河流在流淌过程中会将上游的河沙冲击走,在河流的下游堆积。
20.【答案】火山喷发;地震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促使地形不断变化的力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作用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外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如流水、风、海、浪冰川、人类活动等,都是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使地表趋于平坦。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剧烈的、突发性强,会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较大变化。
21.【答案】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依据岩石的成因,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浮石等;沉积岩是由动植物等有机物堆积风华而形成的,如砂岩、砾岩、页岩等;变质岩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使岩石变质形成的,如板岩、大理岩等。
22.【答案】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模拟“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挤压吸耳球的动作是模拟心脏的收缩,松开吸耳球模拟心脏的舒张,塑料管模拟血管。
23.【答案】(1)等时性;摆钟
(2)摆幅大小;摆绳长度;摆锤重量无关
(3)摆绳长度;摆锤重量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分析图表可知,同一个摆,每摆一次所用的时间相同,表明摆具有等时性,利用这个性质,人们发明了摆钟。
(2)本题考查了摆的研究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改变的条件:摆动幅度。不变的条件:摆绳长度、摆锤重量、每次摆动时间。我们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
(3)我们还知道,摆长会影响摆的快慢,摆锤的重量不会影响摆的快慢。
24.【答案】(1)
(2)地震会使地面 出现裂缝,形成堰塞湖等,火山喷发可能会产生岛或湖等地形。
(3)火山喷发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等;好处:提高火山周围的土壤肥力,为人类提供能源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地球由内到外可分为三层,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
25.【答案】(1)C
(2)A
(3)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它在遇到镜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
(1)我们看到水中的月亮是因为光遇到水产生的反射现象。
(2)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只有直的管道能让光通过。
(3)将平面镜放在图管的转弯处,可以让光反射从另一端射出。
26.【答案】(1)能;能;能;不能;不能;不能
(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1)①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光能穿过玻璃,并且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
②光能穿过这一张纸,但是不能看清这张纸前方物体的细节。
③光不能穿过这本书,更不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
(2)从以上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光能够穿过透明的物体和半透明的物体,但是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1 /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0五上·婺城期末)比较下列计时工具,最精确的是(  )。
A.水钟 B.日晷 C.机械摆钟
【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就精确度而言,机械摆钟是比较准确的C符合题意。
2.(2020五上·婺城期末)做实验时,如果我们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其他组不一样,最好的办法是(  )。
A.听老师报答案 B.抄其他组的数据 C.重新做实验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做实验时,如果我们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其他组不一样,说明存在误差,最好的办法是 重新做实验。
3.(2020五上·婺城期末)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形式是(  )。
A.直线传播 B.曲线传播 C.折线传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2020五上·婺城期末)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这主要是因为(  )引起的。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是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流变慢了,所以发生了沉积,因而形在了平原。
5.(2020五上·婺城期末)在电影院里,我们能在座位上观看到白色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  )。
A.光在银幕上发生了反射
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折射
C.是银幕本身发光显示出画面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
6.(2020五上·婺城期末)下列现象会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是(  )。
A.风化 B.一次强降温 C.下一场雪
【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长时间的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
7.(2020五上·婺城期末)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
A.反射 B.吸收 C.反射和吸收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颜色深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颜色浅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8.(2020五上·婺城期末)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答案】B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屋脊”。
9.(2020五上·婺城期末)下列四种仪器中,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  )。
A.秒表 B.沙漏 C.日晷 D.水钟
【答案】C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
10.(2020五上·婺城期末)滴漏实验中5分钟滴下10毫升水,则过了20分钟,滴下的水量(  )。
A.小于40毫升 B.40毫升 C.大于40毫升
【答案】A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滴漏实验中,水位高低影响滴速的快慢,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压力减小,滴速变慢。所以过了20分钟,滴下的水量小于40毫升。
11.(2020五上·婺城期末)用同一木条和金属圆片制成以下四个摆,在一分钟里摆动次数最少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B选项摆长最长,摆动最慢。
12.(2020五上·婺城期末)在观察身体内部结构时,我们用耳听手摸的观察方法,感觉到了心脏在身体的(  )的位置跳动。
A.胸部偏左侧 B.胸部偏右侧 C.胸部正中间
【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在我们身体的胸部偏左侧的位置跳动。
13.(2020五上·婺城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B.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肤保护,因此我们不用再小心保护
C.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也是不同的
【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A、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说法正确;
B、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肤保护,因此我们不用小心保护它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科学锻炼,保护好身体器官;
C、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也会不同,说法正确。
14.(2020五上·婺城期末)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风力侵蚀 B.河流的沉积 C.火山喷发和地震
【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A.风力侵蚀是缓慢的,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故A错误
B.河流沉积作用也是缓慢的,不会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较大变化,故B错误
C.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剧烈的、突发性强,会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较大变化,故C正确。
15.(2020五上·婺城期末)220万年前,美国黄石公园的火山爆发,产生了25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这种现象主要因为(  )中的岩浆冲破地壳而产生的。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解答】火山爆发是地幔中的岩浆冲破地壳而产生的。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g/cm ,体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 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6.(2020五上·婺城期末)“立竿见影”这个成语本意是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竹竿影子的   和   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古代的人根据这一特点制作的计时工具叫   。
【答案】长度;方向;日晷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一规律来计时的。
17.(2020五上·婺城期末)有这样一个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这是   (填“受水型”或“泄水型”)水钟。
【答案】泄水型
【知识点】水钟
【解析】【解答】水钟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分析】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18.(2020五上·婺城期末)像太阳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电灯发出的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答案】光源;直线
【知识点】光源;光的传播
【解析】【解答】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电灯发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我们可以将物体分为自身发光和不能发光的两种,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9.(2020五上·婺城期末)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在下游河床会堆积   (填“鹅卵石”或“细沙”)。
【答案】细沙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解答】在河流下游的河床会堆积细沙。
【分析】河流在流淌过程中会将上游的河沙冲击走,在河流的下游堆积。
20.(2020五上·婺城期末)地球内部运动有时能让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   和   。
【答案】火山喷发;地震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促使地形不断变化的力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作用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外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如流水、风、海、浪冰川、人类活动等,都是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使地表趋于平坦。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剧烈的、突发性强,会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较大变化。
三、连线题(共11分)
21.(2020五上·婺城期末)把下列岩石与它们对应的类别用线连起来。
玄武岩
砂岩
砾岩 变质岩
页岩 岩浆岩
浮石 沉积岩
板岩
大理岩
【答案】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依据岩石的成因,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浮石等;沉积岩是由动植物等有机物堆积风华而形成的,如砂岩、砾岩、页岩等;变质岩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使岩石变质形成的,如板岩、大理岩等。
22.(2020五上·婺城期末)把下列物体与它们所模拟的结构用线连起来。
挤压吸耳球 心脏舒张
塑料管 心脏
松开吸耳球 心脏收缩
吸耳球 血管
【答案】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模拟“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挤压吸耳球的动作是模拟心脏的收缩,松开吸耳球模拟心脏的舒张,塑料管模拟血管。
四、实验探究题(共50分)
23.(2020五上·婺城期末)在学习《计量时间》单元时,小刚做了“视的研究”系列实验,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为了探究“同一个摆,每摆-次所用的时间是否相同”,小刚让同一个摆自由摆动,用秒表计时,每摆动5次记录一次摆动的时间,共记录了五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轮次 1~5次 6~10次 11~15次 16~20次 21~25次
摆动时间(秒) 7 7 7 7 7
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摆具有   利用这个性质,人们发明了   。
(2)实验二:小刚对摆的摆幅(摆动的幅度)是否会影响摆的快慢产生了兴趣,为此他们设计了以下的研究计划,并进行研究。下面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吧。
摆的研究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
改变的条件:   ;
不变的条件:   。(至少写2个)
摆幅(大小) 实验数据(每次按15秒计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角度(10度) 7 7 7
中角度(20度) 7 8 7
大角度(30度) 8 7 7
我们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   。
(3)我们还知道,   会影响摆的快慢,   不会影响摆的快慢。
【答案】(1)等时性;摆钟
(2)摆幅大小;摆绳长度;摆锤重量无关
(3)摆绳长度;摆锤重量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分析图表可知,同一个摆,每摆一次所用的时间相同,表明摆具有等时性,利用这个性质,人们发明了摆钟。
(2)本题考查了摆的研究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改变的条件:摆动幅度。不变的条件:摆绳长度、摆锤重量、每次摆动时间。我们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
(3)我们还知道,摆长会影响摆的快慢,摆锤的重量不会影响摆的快慢。
24.(2020五上·婺城期末)我们研究地球表面的变化。
(1)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请你将相应的名称选填在下边的图中方框内。
(2)说说火山和地震会引起哪些地形变化?
(3)简述火山喷发的危害与好处。
【答案】(1)
(2)地震会使地面 出现裂缝,形成堰塞湖等,火山喷发可能会产生岛或湖等地形。
(3)火山喷发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等;好处:提高火山周围的土壤肥力,为人类提供能源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地球由内到外可分为三层,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
25.(2020五上·婺城期末)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它在遇到镜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
(1)《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我们看到水中的月亮是因为光遇到水产生的反射现象
(2)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
A. B. C.
(3)如果要让激光笔的光从图管的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出来。现在给你一面平面镜,你能完成任务吗?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安放位置和光的路线。
【答案】(1)C
(2)A
(3)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它在遇到镜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
(1)我们看到水中的月亮是因为光遇到水产生的反射现象。
(2)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只有直的管道能让光通过。
(3)将平面镜放在图管的转弯处,可以让光反射从另一端射出。
26.(2020五上·婺城期末)分别用一块干净的透明玻璃片、一张纸和一本书(或厚纸板)遮住手电筒,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
(1)请你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填“能”或“不能”)
①光   穿过玻璃,   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
②光   穿过这张纸,   看清这张纸前方物体的细节。
③光   穿过这本书,   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
(2)从这个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能;能;能;不能;不能;不能
(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1)①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光能穿过玻璃,并且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
②光能穿过这一张纸,但是不能看清这张纸前方物体的细节。
③光不能穿过这本书,更不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
(2)从以上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光能够穿过透明的物体和半透明的物体,但是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