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测能力)21cnjy.com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www.21-cn-jy.com
1.对于马歇尔计划,人们的观点如下表所示。其反映了( )
年代 主流观点
20世纪50年代 学者大多把马歇尔计划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
20世纪60—70年代 历史学家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 马歇尔计划并不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在欧洲的复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 B.历史认识具有唯一性
C.学者的研究带有主观性 D.历史评价由学术界认定
2.“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这一规定出自( )2·1·c·n·j·y
A.《华沙条约》 B.《北大西洋公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3.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 B.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C.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冷战是一种非战争非和平的对峙状态
4.20世纪6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这表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B.当时的苏联已成为世界霸主
C.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美苏合作就可以避免战争
5.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之所以改变和新欧洲的关系是由于( )
A.二战后联邦德国逐渐强大 B.二战后美国和欧洲亲密无间
C.二战后走向联合的欧洲实力壮大 D.二战后美国日趋衰落【来源:21cnj*y.co*m】
6.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宣告成立。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 )2-1-c-n-j-y
A.欧洲国际影响达到顶峰 B.世界政治格局彻底改变
C.欧洲实力已经超过美国 D.欧洲经济政治合作加强
7.随着欧元的使用,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反映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欧元加强了欧盟民众的认同感 B.欧洲一体化成为时代主题
C.欧元成为欧洲国家身份的象征 D.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断深入
8.1991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宣称,要“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企图未能实现:2004年,日本又改变了“入常”策略,最后也归于失败。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 )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反省历史融入世界
C.致力维护世界和平 D.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9.赫鲁晓夫推行改革,对苏联模式发起了冲击。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包括:赫鲁晓夫( )
①推行农产品收购制②改革工业管理体制③倡导政治“多元化”④加速发展军事科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都不大,其根本原因是没有( )
A.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 B.改进新经济政策不足之处
C.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
11.下图漫画说明了( )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12.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版权所有:21教育】
A.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B.剖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原因
C.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13.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一支重要力量。其兴起目的是( )21教育网
A.适应多极化的需要 B.摆脱美国苏联控制
C.解决世界贸易争端 D.维护网络安全问题
14.下图是某个组织的标志,中间的和平鸽代表着运动以和平为最终目的,同时也代表了运动以和平方式进行;彩色的背景代表着许许多多的国家,国家是各自独立存在的、非集团化的。该组织为( )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欧洲联盟 C.不结盟运动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16.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主要是为了( )
①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
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
④消除与会各国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30分)
材料一 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 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21·cn·jy·com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由“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在探索自己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但实际上又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紧接着,满以为在吸取苏联教训,“反修防修”,最后不自觉地又步了苏联20世纪30年代大搞阶级斗争的老路。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又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这些制度,使中国制度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有效的机制,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摘编自赵剑英《中国为何有坚定的制度自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年到1941年苏联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政策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学习一探索一走老路”的曲折道路。(6分)
(3)请你举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后“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两个事例。材料四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8分)
(4)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直接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 根据材料四,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6分)
(5)苏联和中国的改革带来的不同后果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 (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共22分)
材料一:万隆会议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召开的。在29个与会国中,有社会主义国家,有中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有与我建交、对我友好的国家,有未与我建交、对我不友好甚至敌视的国家……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为维护旧的强权秩序,千方百计进行干扰和破坏就在会议可能偏离正轨、步入歧途的关头,周总理力挽狂澜,导正了会议的方向。www-2-1-cnjy-com
——尹承德《万隆会议—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丰碑》
材料二:进入70年代后,国际局势进一步发生新变化。作为资本主义霸主的美国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下滑严重,再加上深受越战的拖累,国内反战示威此起彼伏。另一方面,随着苏联军事实力实现对美反超,其走向了“进攻性战略”,不仅与美国争夺欧洲,更在亚非拉不断扩张势力范围,渐成世界和平新威胁……“同美国相比,苏联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日本、西欧国家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国际关系的巨变,为中国摆脱当时面临的不利局面,改善日渐严峻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历史契机。
——胡洪彬《1949年以来党和国家应对外部环境考验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万隆会议是在怎样的“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召开的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如何“力挽狂澜,导正了会议的方向”。(8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促使党中央在对外政策上作出适时调整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6分)
(3)目前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对国际局势产生了很大影响,请你谈一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8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的“20世纪50年代学者大多把马歇尔计划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20世纪60—70年代历史学家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马歇尔计划并不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在欧洲的复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人物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不同,说明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故A符合题意;历史认识具有唯一性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B;学者的研究带有主观性的说法正确,但题干主要反映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排除C;历史评价由学术界认定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故选:A。21*cnjy*com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美苏关系。材料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的讲话,实际上是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故选C。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由题干中“1973年”“新欧洲”“伙伴关系”“共同合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大大削弱了欧洲国家实力,在美国和欧洲的关系中,美国一直是主导,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开始走向联合,经济不断恢复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对欧洲的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改善同新欧洲的关系,联邦德国逐渐强大过于片面,A不符合题意;二战期间,美国和欧洲反法西斯国家结成联盟,共同战胜法西斯,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而欧洲国家实力遭受重大打击,更多的是接受美国的帮助并受美国的牵制,B不符合题意;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并没有衰落,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D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题干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
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农产品收购制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都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①②正确;倡导政治“多元化”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③错误;加速发展军事科技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④错误,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不大,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都只是对该体制进行局部调整,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结束,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到1928年停止,排除B项;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实行一党专政,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模式。从漫画可知,苏联牢牢控制着东欧各国,利用强制力推广苏联模式,D项正确;漫画中的圆表明社会主义阵营仍然存在,A项错误;两极格局指的是美苏对峙格局,漫画中没有体现出美苏间的对峙,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苏联经济改革的信息,C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苏联的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故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B项正确;191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排除A项;CD项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根据“运动以和平为最终目的”“国家是各自独立存在的、非集团化的”可知此组织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原则和宗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它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C正确。故选C。21*cnjy*com
1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在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尊重各国的差异,团结一致抵抗殖民主义,促成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答案:C
解析: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亚非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主要是为了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消除与会各国的矛盾。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17.答案:(1)变化: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原因: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或实行了苏联模式)。
(2)学习:实行“一五”计划,通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探索: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老路: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3)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国两制”等。(各举出一例)
(4)苏联解体。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5)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不搞个人崇拜;防止西方“和平演变”,必须加强改革,搞好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可知,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第二小问,抓住题干要求 “政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根据“‘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可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据“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 在探索自己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可知是中共八大的正确分析;据“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大搞阶级斗争的老路”可知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3)抓住题干要求“改革开放以后”“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
(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即可作答。
(5)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1)与会国构成很复杂;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阴谋破坏;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美国势力衰弱;苏联势力扩张并对中国构成威胁;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崛起
(3)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吸引力、务实地加强国际合作,把抗疫合作作为当前外交的阶段性重点。制定新的对美外交方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