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测能力)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测能力)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8 21: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测能力)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我们的政体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民权基础上, 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尊重公民自由,废除奴隶制度,取消等级特权。”下列对材料所体现观点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B.受到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体现了南美独立后对发展道路的探索 D.表明了无产阶级斗争在南美的高涨
2.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 B.章西女王是印度的民族英雄
C.玻利瓦尔领导南美独立战争 D.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www.21-cn-jy.com
3.殖民抗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地的殖民抗争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受下列哪些事件的影响(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法国大革命 ④英国工业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我们有根据期望文明各国赶紧援助我们……可这种期望竟然落空!不仅欧洲人,甚至美洲北部我们的兄弟们,在这场斗争中都袖手旁观。为了驱逐西班牙人并建立一个自由政府,我们所必须具备的是什么 显而易见的,这就是联合。”这段话最可能出自( )www-2-1-cnjy-com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哥伦布 D.华盛顿
5.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这些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这段材料可以分析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 )21*cnjy*com
A.资金问题 B.劳动力问题 C.技术问题 D.市场问题
6.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加快了俄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其表现有( )
①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②国内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③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④外国资本逐渐被排挤出俄国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 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8.列宁评价某次变革时说:“臭名远扬的“解放’实际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亲历这场变革的某官员则说:“人民腰杆挺起来了, 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对上述材料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该变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 B.该变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 D.该变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
9.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下列材料都与美国内战有关,可信度最高的是( )
资源 名称
A 文章 《论美国内战》
B 电影 《乱世佳人》
C 小说 《黑奴吁天录》
D 文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A B.B C.C D.D
10.“南北战争有利于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美国的国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则。松散的联邦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国家。”材料表明,南北战争( )
A.消除了美国南北经济的差异 B.增加了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对立
C.标志美国联邦制度最后形成 D.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威和影响
11.在美国历史上,林肯(1809--1865)的历史贡献是( )
A. 颁布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 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C. 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D. 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2.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史实不符( )
A.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
B.林肯在南北战争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
C.1861年4月南北战争爆发
D.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13.年代轴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下列历史年代轴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封建时代的世界 B.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C.走向整体的世界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14.斯塔夫里阿诺斯(美)认为:“由于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这着重分析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 )21·cn·jy·com
A. 有利因素 B. 发展过程 C. 具体内容 D. 重要地位
15.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21*cnjy*com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A.茶叶、生丝等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的改进
B.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购进机器,建立工厂
C.一些大名改革自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D.日本大量黄金外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6分)
材料一 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英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由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97年 287 42000 51937
—— (日)小林良正《俄国社会经济史》
(1)据材料一,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背景。(6分)
(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三个方面对材料一的这一结论予以概括说明。(6分)21·世纪*教育网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6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8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6分)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21cnjy.com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6分)
(3)指出材料二中“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并举一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6分)
(4)材料三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 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 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史实就是不加任何解释地阐述一个历史事件。观点是站在某个立场上发表对事件的看法。B项是站在印度人民立场上对章西女王的评价,属于观点,故选B项。【出处:21教育名师】
3.答案:B
解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的大规模的民族独立战争。【版权所有:21教育】
4.答案:A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大量农奴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可见俄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劳动力问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金、技术和市场问题,排除ACD项。
故选B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答案:A
解析:④与史实不符,排除;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
7.答案:A
解析:A.废除过去了“等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体现的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中的“平等”的原则,所以这只能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故A正确; B.是农奴制的弊端,排除; C.是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排除; 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列宁评价某次变革时说:“臭名远扬的“解放’实际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亲历这场变革的某官员则说:“人民腰杆挺起来了, 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可得出俄国1861年改革是对农奴是一次人身自由的解放,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实际上农奴购买份地的价格远远高出当时的地价,总起来说,俄国1861年改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D项正确;该变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该变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根据“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美国的国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则。松散的联邦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国家。”可知,南北战争强化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项正确;A项中“消除了”表述太绝对,排除;“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美国的国家公民”体现了联邦制下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排除B项;1787年宪法已经确立了联邦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1862 年,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故C符合题意;A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B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文献,排除;D是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法律文献,排除D。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林肯在南北战争前主张为维护国家统一应尽快解决美国奴隶制的问题,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逐步限制奴隶制。“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B。
13.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19世纪六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著名的有:俄国的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的内战等,这些革命或改革是资本主义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扩大。题干图表这个大事年表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故提炼的主题可以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英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的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所以英国、美国、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提炼出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ABC与题意不符合,排除ABC。故选:D。
14.答案:A
解析:“由于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反映的是日本曾向中国学习,再现又向西方学习,由于日本具有向他国学习的传统,故“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这分析研究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利因素。2-1-c-n-j-y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封建社会转变资本主义社会,故①正确。明治维新中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改变了半割据状态转变,加强了中央集权,故②正确。明治维新中政治上实行四民平等,使得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故③正确。明治维新中文化上实行文明开化,使得资本主义文化一定程度取代了封建文化,但是仍然保留了封建残余,故④错误,故D项正确。故选D。
1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均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合题意; D项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题意。故选:D。
17.答案:(1) 俄国社会发展落伍于西欧;彼得一世赴西欧学习先进科技
(2)军事上,借鉴欧洲强国模式;经济上,发展军事工业;教育上,派出大量留学生去欧洲,在国内兴办军校
(3)工业获得较快发展,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于学习他国优点,取长补短
18.答案:(1)全面向西方学习;有选择地学习。
(2)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富国强兵,建立新军队,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2·1·c·n·j·y
(3)局限性: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战争:发动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30年代发动侵华战争。【来源:21cnj*y.co*m】
(4)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措施: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中国的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封建势力的强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