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亡赖(wáng) 稀疏(shū) B.剥莲蓬(bō) 杂兴(xìng)
C.杂草(zá) 茅檐(zhān) D.清平乐(yuè) 住宿(shù)
2.“清平乐”是 名,诗人 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
A.曲牌 辛弃疾 B.词牌 辛弃疾
二、中华诗词大会。请选择九宫格中的五个字或七个字,组成一句诗。
⑴ ⑵ ⑶
三、用“√”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 (lè yuè) 茅檐(yán yáng) 剥莲蓬(bō bāo)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éi mèi) 翁媪(wēn ǎo)
四、读拼音,写字词。
(1)在xī shū 的lí 笆旁,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田野里,一位老wēng 正在锄黄豆地里的zá 草。
(3)有个小孩趴在溪边bō 莲蓬。
五、形近字组词。
梅 麦 唯 蛱
海 青 惟 峡
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七、根据诗词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初春农村景色的古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 图。其中“ ”和末句的“ ”都说明了初春季节。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用 、 、 、 ,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3)《清平乐·村居》中,“ ”是词牌名,“村居”是 。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词人 。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 、 、 、 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风貌展现了出来,抒发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宿新市徐公店》的诗题断句如下:宿/新市/徐公/店。( )
(2)“儿童急走追黄蝶”中“走”的意思是“跑”。 ( )
(3)“吴音”的意思是吴地的方言。 ( )
九、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一)课内诗歌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追黄蝶,
_________________。
(1)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 图。其中“ ”和结句中的“ ”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2)“ ”、“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3)这首是运用了 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4)“ ”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二)课外诗歌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首词中,词牌名是 ,题目是 。
(2)我们还学过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 》。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描写的景象是( )
A.天气时阴时晴。 B.天气很晴朗。 C.天气很古怪,又出星星又下雨。
(4)这首词是一首( )的词。
A.咏物 B.吟咏田园风光 C.咏怀 D.吟咏生活
(5)“旧时茅店社林边”中“旧时”的意思是( )
A.陈旧的时光 B.往日 C.平时 D.暂时
(6)关于这首词,说法有误的是( )
A.文中写了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B.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春夜的山村风光
C.这首词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D.这首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答案
一、1.B 2.B
二、云深不知处;独钓寒江雪;春潮带雨晚来急
三、yuè;yán;bāo;wú;mèi;ǎo
四、(1)稀疏;篱 (2)翁;杂 (3)剥
五、梅子;小麦;唯一;蛱蝶;大海;青草;唯有;山峡
六、稀疏;弯曲;可爱;美丽;金黄;挺拔
七、(1)追蝶;新绿未成荫;菜花
(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3)清平乐;词题;宋;辛弃疾;农村田园生活;茅屋;小溪;青草;翁媪;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
八、(1)× (2)√ (3)√
九、(一)课内诗歌
默写: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 飞入寻常百姓家
(1)扑蝶;新绿未成阴;菜花
(2)急走;追
(3)白描
(4)无处寻
(二)课外诗歌(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清平乐村居 (3)A (4)B (5)B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