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卷(七)第二章 观察生物(综合C)【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卷(七)第二章 观察生物(综合C)【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9 12:1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观察生物(综合C)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属于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 1脊椎动物、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
B. 1孢子植物、2藻类植物、3蕨类植物、4卷柏
C. 1种子植物,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4水杉
D. 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涡虫
2.“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草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
B. 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 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输导组织
D. 羊的身体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
3.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
A. 褐色斑点B. 形状大小和颜色 C. 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 形状大小
4.经过多年攻关,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完成研制,于今年5月15日顺利通过验收,这标志着世界首台全自动、大规模、规范化的干细胞诱导生产系统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为人体的各种细胞、组织或器官,这体现了细胞的( )
A. 分裂能力 B. 分化能力 C. 繁殖能力 D. 生长能力
5.对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
B. 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 有利于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
D. 有利于研究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6.如图所示,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
A. 移动装片 B. 转动物镜转换器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转动粗准焦螺旋
7.用显微镜观察时,图中甲图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X、5X)与物镜(100X、40X),图乙是放大40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10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
B. 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④
C. 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若视野较暗,可以增大光圈
8.如图所示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属于原生生物
B. 草履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 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D. 草履虫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既有细胞,又有气泡,用解剖针轻压盖玻片,气泡和细胞出现的变化是( )
A. 细胞会发生变形,会移动;而气泡不会发生变形,也不会移动
B. 气泡会发生变形,会移动;而细胞不会发生变形,也不会移动
C. 都会发生变形,会移动
D. 都不会发生变形,也不会移动
10.下列选项中所包含的各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 马科 B. 哺乳纲 C. 奇蹄目 D. 脊索动物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利用纤毛游动,所以纤毛是其运动器官
B.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保护组织
C. 植物体一定由六大器官构成
D.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
12.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于另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A. 陆生或水生 B. 食草或食肉 C. 有鳞片或无鳞片 D. 会飞或不会飞
13.下面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 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 鸟类的骨大多中空,无膀胱——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D. 猎豹善于奔跑,是动物中的赛跑冠军——适于捕食动物
14.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Y类动物的是( )
15.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16.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图中4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体外受精 B. 体温恒定
C. 无性生殖 D. 体内有脊柱
17.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可能是青蛙
B. 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C. 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 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18.如右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9.红蛇果的果皮细胞因含花靑素而呈红色。将某品种的红蛇果浸泡在热水中,热水变红色;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变红。这一现象说明热水破坏了果皮细胞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D. 细胞核
2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小于直接使用价值
C.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填空题(共30分)
21. (6分)七年级3班同学小闻买了一个西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科学问题,请你帮他们解答:
(1)西瓜皮的颜色是绿色的,同学们猜想这可能与西瓜皮细胞中含有的细胞结构__________(填名称)有关。于是他们制好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们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与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相似。
(2)同时他们发现,西瓜表皮细胞的形状与瓜瓤细胞的形状不同,功能也不同,这是细胞__________(填“分裂”“生长”或“分化”)的结果。
(3)切开西瓜流出的汁来自细胞结构__________(填名称)中的__________。同时他们发现,瓜瓤中有很多大小相似的西瓜子,同学们认为西瓜是__________植物(填“被子”或“裸子”)。
22. (8分)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四大组织切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属于__________组织,它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2)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人的心脏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构成。
(3)我们知道,鼻子是由多种__________构成的,具有通气、感受气味等功能,属于__________。
23. (5分)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你仔细观察途中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B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分__________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既能支持、保护内部结构,又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E类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
(3)上图中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
24. (2分)有些生物其实是“名不副实”的。金鱼藻,其生命历程中会出现花、果实、种子,所属的植物类群应是__________;卷柏是蕨类植物,与松柏相比,不具有的器官是__________。
25. (2分)“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
以上3种植物种亲缘关系较近的是__________。
26. (7分)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_。
(2)A细胞通过__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在如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
(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7. (6分)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知识后,小珂对环节动物蚯蚓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珂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 样,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8分)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A、B、C),并把它们置于阳光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应比较________与________两个装置;
(2)装置C中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据你所知,种子的萌发除了水分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9. (12分)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甲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乙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1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1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适当增大光圈;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③→④→⑤C.④→③→①→⑤B.②→③→④→⑤D.②→③→⑥
(3)图2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哪些细胞结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大液泡 ⑥叶绿体
(4)观察某藻类细胞时,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如图3),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4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5×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____个。
30. (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盖(如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
(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
(2)设置C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大部分死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D 3.A 4.B 5.C 6.D 7.B 8.C 9.B 10.D
11.D 12.D 13.B 14.D 15.C 16.D 17.B 18.A 19.B 20.B
二、填空题(共30分)
21. (6分)(1)叶绿体;乙(2)分化 (3)液泡;细胞液;被子
22. (8分)(1)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2)D;结缔;B;肌肉;(3)组织 ;器官
23. (5分)(1)头、胸、腹;外骨骼;(2)胎生、哺乳;(3)D、E;进行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24. (2分)被子植物;种子
25. (2分)“水稻和小麦
26. (7分)(1)受精卵 (2)细胞分裂;染色体 (3)E 肝脏 (4)消化;吸收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7. (6分)(1)避免实验偶然性 (2)水分 (3)水浸入土壤后,土壤中缺少空气,对蚯蚓生活有影响
28. (8分)(1)A、B(2)防止空气进入水中 (3)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
29. (12分)(1)C(2)A(3)①⑤;(4)位于液泡上方;逆时针;(5)1
30. (6分)(1)大小相近 虫龄相同的健康蚱蜢 (2)排除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杏仁遇水产生有毒气体,对蚱蜢产生毒害作用
【单元检测】科学七年级(上册)测试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