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023届新高考数学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023届新高考数学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讲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9 13:0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精选专题】
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专题综述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作为两种特殊的数列,其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前项和公式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考查的方向大致分为:考查基本量的运算、考查数列的性质、考查通项公式、考查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考查求前项和、与数学文化结合以及其它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在解题时,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以外,还要学会利用方程思想理解等差等比数列,函数思想解决最值问题、分类讨论思想解决如等比数列的问题,转化思想将不特殊的数列转化为特殊的数列。
专题探究
探究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的方法上具有共性,解答题中需证明等差、等比数列时,要紧靠定义,尤其是等比数列,要证明出的同时,求出首项说明其不为0.
答题思路:
1.证明数列不为等差数列:举反例;
证明数列不为等比数列:举反例、或出现为0的项;
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①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特征及前项和特征:(仅供解决选择、填空题,不能用于证明)
等差数列公差不为0:一次函数
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等比数列公比不为1:“指数型函数”
前的系数和常数项互为相反数
②定义法:
i)直接法:由递推公式直接变形出要证数列的相邻两项的差或比值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且
ii)构造法:先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③中项法: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且
(2021浙江省丹州市模拟)已知数列满足:.
(1)问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说明理由;
(2)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审题视点】
第(1)问,从题干条件初步判断,不是特殊数列,可通过举反例,说明不是等差或等比数列;第(2)问中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用定义法证明.
【思维引导】
第(2)问,用定义法证明为常数,或者先求出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在用定义法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规范解析】
解:(1)由题意得 ,
,,

,数列不是等差数列.
又,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2)方法一:直接法
由题意得 ,
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方法二:构造法
由题意得 ,
得,

数列是每项均为0的常数列,

,且,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探究总结】
直接法与间接法是证明等差、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关键是要对题中的递推公式进行变形,如果能直接变形出数列相邻两项的差或比值关系,即为直接法证明;若利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先构造出特殊的数列,求出通项公式再证明其为等差(比)数列,即为构造法.若想证明数列不是特殊数列,举反例即可.
(2021山东省青岛市模拟)记为数列的前项和,
(1)求;
(2)令,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其前项和
探究2: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对于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的考查,一方面是数列本身的性质以及前项和的性质;另一方面是将数列看作函数,考查函数的性质.另外,结合现实情景或者数学文化考查数列性质.
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
(1)已知: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2)为数列的前项和:
等差数列:成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当为奇数时,成等比数列;当为偶数且公比时,成等比数列
(3)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数列公差的一半;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函数性质:
(1)等差数列:
①通项公式:当时,数列单调递增;当时,数列单调递减;
②前项和求最值:从二次函数的角度求最值,注意取正整数;或者从项的角度,当时,有最大值,当时,有最小值.
(2)等比数列: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看作函数研究时,要研究的取值,再研究函数单调性等,难度较高.
(2021安徽省合肥市月考)(多选)已知等比数列首项,公比为,前项和为,前项积为,函数,若,则( )
A. 为单调递增的等差数列
B.
C. 为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
D. 使得成立的的最大值为6
【审题视点】
综合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选项之间环环相扣,关键是转化,得到,判断出的范围.
【思维引导】
由,求出、 的通项公式借助,判断使成立的的最大值.
【规范解析】
解: ,
故,
是等比数列,
,即,
选项:
又,
,故正确;
选项:是等比数列,
,即
是单调递减的等差数列,故错误;
选项:,
,即


数列是以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且单调递增,故正确;
选项:当时,
①当时,
②当时,
使得成立的的最大值为6,故正确;
故选
【探究总结】
典例2综合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前项和的公式,是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常见类型.等比数相较于等差数列易错点较多,比如证明等比数列时要保证各项不为0,使用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要注意公比是否为1,判断等比数列的单调性首项与公比都要考虑.
(2021湖南省衡阳市联考)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A. 数列的公差为1 B.
C. D.
探究3:等差、等比数列与其它知识的综合应用
等差、等比数列作为两种最基础的数列,两种数列可以结合考查:等差等比数列依托于指对结构相互转化、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乘除构造数列考查错位相减法等.这类问题要立足于两数列的概念,设出相应基本量,充分使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数列的性质确定基本量.两数列与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例如解决求最值问题,恒成立问题等,本质上是要把关于的式子看作函数研究,但要注意只能取正整数.解综合题的成败在于审清题目,弄懂来龙去脉,揭示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隐含条件,形成解题策略.
(2021湖南省株洲市) 已知数列满足,,若不等式对任意的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审题视点】
恒成立问题,常规思路是分离参数,构造函数求最值.
【思维引导】
由递推公式求出的通项公式,带入恒成立的不等式,分离参数 ,求最值.
【规范解析】
解:,


又,
是首项为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即
又恒成立,
即恒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选
【探究总结】
数列是一种的特殊的函数,与函数综合考查的题目较多.数列中常出现最值,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要先求出数列的基本量,显化函数关系,转化为函数问题解决,但还要回归数列本身,考虑只能取正整数.
(2021山东省青岛市联考)在1261年,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表,这就是著名的“杨辉三角”,它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从第1行开始,第行从左至右的数字之和记为,如:,,,的前项和记为,依次去掉每一行中所有的1构成的新数列2,3,3,4,6,4,5,10,10,5,,记为,的前项和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的前项和为
C. D.
专题升华
等差、等比数列是两种基本数列,两数列本身涉及的知识点多且灵活,对于不特殊的数列要构造为等差、等比数列,因此对于两个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性质、前项和及衍生的结论,都要能够熟练应用,并且对运算的能力的要求较高,注意基本方法的积累.另外,等差、等比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几何等知识点都可以结合考查. 如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则,与三角求值结合考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转化后求值.最后,等差、等比数列与实际问题结合考查,从实际问题中剥离出等差、等比数列,再求其他量.
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题目涵盖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对化归与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要求较高,平时做题时多积累方法思路,考试时才能“熟能生巧”.
【答案详解】
变式训练1
【解析】 (1)解: ,①

②-①得,
即,
(2)方法一:直接法
由(1)得

又,
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数列的前项和为
方法二:构造法
由,
得,
, ,即
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数列的前项和为
变式训练2
【解答】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选项:若,,
整理得:,解得,故错误;
选项:由于,,
,故正确;
选项:,故错误;
选项:当时,,
①当时,
①当时,,
,故正确.
故选:
变式训练3
【解答】解:从第一行开始,每一行的数依次对应的二项式系数,

选项:故为一个等比数列,,
,故错误;
选项:,
的前项和为,
故正确;
选项:去掉每一行中的1以后,每一行剩下的项数分别为构成一个等差数列,项数之和为,的最大整数为,
杨辉三角中取满了第11行,第12行首位为1,在中去掉,取的是第12行中的第三项,,故正确;
选项:,这11行中共去掉了22个1,
,故正确.
故选
第1页/共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