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年级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考试题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2.本试卷共8页,分为Ⅰ卷和Ⅱ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为选择题,20道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7道题(共50分)。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4.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
I卷(50分)
将选择题选项填写在I卷最后的表格中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应对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寻找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
A.H2O
B.NaCl
C.NH3·H2O
D.CH3COOH
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乙醇燃烧
B.碳酸钙受热分解
C.氧化钙溶于水
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 )
A.氯化铵 B、硫酸钾 C、硝酸钠 D、醋酸钠
5.镍镉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是 ( )
A.Cd
B.NiOOH
C.Cd(OH)2
D.Ni(OH)2
6. 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是H2O H+ +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K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H+、Na+、CO32-
B.Cl-、Ba2+、SO42-
C.H+、OH-、SO42-
D.H+、Ag+、NO3-
8、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集中处理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 ( )
A.回收石墨电极
B.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9、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
A.改变温度
B.改变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改变容器体积
10、工业品MnCl2溶液中含有Cu2+、Pb2+等离子,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
Cu2+、Pb2+等离子形成沉淀,以制取纯净MnCl2。由此可推知MnS (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小于CuS、PbS
C、溶解度与CuS、PbS相同 D、溶解度大于CuS、PbS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已知反应A2(g)+2B(s)A2B2(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增大压强,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增大B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
B、在船身上装锌锭来避免船体腐蚀,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将浸没在海水中钢闸门接直流电源负极,可防止防止闸门的腐蚀
D、在干燥环境中的银器久置变暗发黑,是因为银器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13.pH均为2的HCl和CH3COOH的两种溶液各1L,分别加入足量的Na2CO3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反应的平均速率相等
B、二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C、二者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
D、二者中氢离子的浓度不相等
14、在同温同压下,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当消耗相同电量时在两极产生的气体总体积最大的是 ( )
A. NaOH溶液 B、CuCl2溶液 C、CuSO4溶液 D、NaCl溶液
15.下列关于电解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电解法可冶炼活泼的金属钠、镁、铝等
B、铜的精炼,粗铜作阴极,用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C、在铁片上镀锌,铁片作阳极,用氯化锌溶液作电解液
D、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附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
16、25℃时,10mL 0.1mol·L-1 的一元酸HA溶液,在水中约有0.1%发生电离(每1000个HA只有1个HA电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的pH约是4
B、HA一定是一种弱酸
C、恰好中和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10-6 mol
D、与足量Mg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可能是11.2 mL
17、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1025kJ﹒mol-1。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18、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1HCOOH溶液中:c(HCOO-)+c(OH-)=c(H+)
B.0.1mol﹒L-1CuSO4溶液中:c(SO42-)> c(Cu2+)> c(OH-) > c(H+)
C . 室温下,pH=2HCl溶液与pH=12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Cl-)>c(NH4+)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Cl溶液与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Cl-)= c(NH4+)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已知:①C(s,石墨)+O2(g)=CO2(g) △H= -393.5 kJ﹒mol-1 ,②C(s,金刚石) +O2(g)=CO2(g) △H= -395.0kJ﹒mol-1 ,则石墨比金刚石能量高,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已知:①CH3OH(g)+H2O(g)=CO2(g)+3H2(g) △H 1,②CH3OH(g)+O2(g)= CO2(g)+2H2(g) △H2,则CH3OH(g)+O2(g)= CO2(g)+2H2O(g) △H= - (3×△H2 - 2×△H1)
C、已知:断裂1mol H2(g)、1molCl2(g)、1molHCl(g)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分别是E1、E2、E3,则H2(g)+ Cl2 (g)=2HCl(g)的反应热△H=-[2×E3 - (E1+E2)]
D、已知:20℃时AgCl、Ag2S的溶解度分别是1.5×10-4 g 、1.3×10-16 g,则向1mL
0.1mol﹒L-1 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再滴加Na2S溶液,只有白色沉淀生成
20、T℃时,BaSO4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Ba SO4 (s) Ba2+(aq)+ SO42—(aq)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用Ks p表示,
Ksp =c(Ba2+)·c(SO42—)]
A、d点无Ba SO4沉淀生成
B、加入BaCl2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加入Na2 SO4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I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II卷 非选择题(50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21、(4分)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容易发生腐蚀。
(1)若铁锅内残液呈弱酸性,则腐蚀属于????? (填“吸氧”或“析氢”,下同)腐蚀;若残液中主要含有NaCl,腐蚀应属于???? 腐蚀。
(2)吸氧腐蚀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 。
22、(5分)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回答:
(1)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3)一定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将CO2和H2各0.10 mol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 c(CO) = 0.0080 mol﹒L-1 ,则CO2的转化率为 。
(5)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3、(7分)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都应关注的社会问题。
(1)目前,一些汽车已改用天然气(CNG)做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
①16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393.5kJ热量,通过计算比较,填写下列表格(精确到0.01):
物质质量1 g
燃烧放出的热量/kJ
生成CO2的质量/g
碳
32.80
甲烷
2.75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天然气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海藻可将二氧化碳、氢气转化成水及一种可以再生的绿色能源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7分)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N2(g)+3H2(g) 2NH3(g)
△H=-92.4kJ﹒mol-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该反应的反应热
△H= -92.4kJ﹒mol-1=______。(用图中E1、E2表示)
(2)在500℃、2×107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N2
和1.5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___46.2 kJ填“>”
“<”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N2 和H2放入2 L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2mol、1mol。起始时N 2的物质的量浓度c(N 2)=____________;用氢气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 2)=_________;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增大,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5、(14分)(1)(8分)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①盛装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应选用的滴定管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很少量的碱或酸就会引起溶液的 突变。
③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I
20.00
0.50
20.70
II
20.00
6.00
26.00
III
20.00
1.40
21.20
根据数据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mol/L。
④若只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2)(6分)25℃,将一元酸HA溶液和NaOH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溶液的pH见下表:
实验编号
c(HA)/mol﹒L-1
c(NaOH)/mol﹒L-1
混合溶液的pH
I
0.2
0.2
pH=a
II
c1
0.2
pH=7
III
0.2
0.1
pH>7
IV
0.1
0.1
pH=9
请回答:
①不考虑其它组实验结果,单从I组实验情况分析,若a_____7(填“>”“<”或“=”),则HA为强酸。
②在II组实验的混合溶液中,c(A-)______ c(Na+)(填“>”“<”或“=”)。
③不考虑其它组实验结果,单从III组实验情况分析,HA是_____酸(填“强”或“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混合溶液中存在的两种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IV组实验的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___________。
26、(9分)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自制原电池,并连接音乐贺卡而发出动听的音乐。
(1)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断开K1连接K2 ,此时石墨电极C1作__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电极及整套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开K2连接K1 ,石墨电极C2作__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当电池耗尽时,此时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实验开始时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填“>”“<”或“=”)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
27、以惰性电极电解1 L 0.2 mol/L Cu(NO3)2溶液,当电极通过0.4 mol电子时,计算:
(1)阳极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其质量是_____________。
(2)阴极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其质量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B
B
D
A
B
D
D
A
D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D
B
D
A
C
C
A
C
B
三、(共23分,除23题方程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
21、(5分)(1)析氢 、吸氧(2)Fe – 2e- Fe2+ ;Fe2O3·xH2O
22、(5分)(1)吸热 (2) (3)b、c (4)80% (5)830
23、(7分)(1)①CH4(g)+2O2(g)=CO2(g)+2H2O(l) △H=-890 kJ﹒mol-1
②
物质质量1 g
燃烧放出的热量/kJ
生成CO2的质量/g
碳
3.67
甲烷
55.63
等质量的碳和甲烷完全燃烧时,甲烷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少,且放出的热量多。
(2)2CO2+6H2 C2H5OH+3H2O
24、(7分)(1)E1- E2(2)< , 0.5molN2和1.5molH2完全反应生成1molNH3时放出46.2kJ,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46.2kJ
(3)0.75mol﹒L-1 , 0.075mol﹒L-1 ﹒min-1 ,(降低)温度,正向移动
四、[共23分,除25(1)、26(1)、(2)中现象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
25、(15分)(1)(8分)①酸 ②pH ③0.2000 ④无影响
(2)(7分)① = ② = ③弱; HAH++ A- 或H2O H++ OH- ;A-+H2OHA+OH- ④10-5 mol﹒L-1
26、(9分)(1)从球形漏斗中注入水,并使液面达到漏斗的中部,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则表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关键词全正确得2分,漏答1分)。
(2)阴,2H++2e—=H2↑;两电极周围均有气泡产生,且管I与管II中气体体积比是2﹕1,U型管中液面下降,球形漏斗中液面上升(关键词全正确得2分,漏答1分)(3)正, O2+2H2O + 4e—=4OH-,=
五、(共4分)
27、(1)(2分)O2 ,3.2g
(2)(2分)Cu ,12.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