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7课时┃近代化的探索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第7课时┃ 考点聚焦洋务运动 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1.原因:内因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外因是19世纪末《____________》的签订,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变法图强)。
3.早期主要活动:1895年________揭开维新变法序幕;创办报刊《万国公报》《国闻报》,组织团体强学会。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第7课时┃ 考点聚焦4.“百日维新”的内容第7课时┃ 考点聚焦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________。
6.结果: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最终变法失败。
7.作用:在社会上起了________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改良运动 特别提示
戊戌变法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启蒙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1894 年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为集中革命力量,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___——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第7课时┃ 考点聚焦2.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1911年)(1)背景: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过:楚望台军械库——湖广总督衙门——武昌城——汉口、汉阳——全国十几个省独立。
(3)中华民国成立:________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4)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5)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____________观念深入人心。1912 民主共和第7课时┃ 考点聚焦(6)性质: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失败原因: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破坏革命。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1.原因:北洋军阀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政策;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的欢迎,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2.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口号(旗帜):“民主”和“________”。青年杂志 科学 第7课时┃ 考点聚焦5.主要内容
(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________;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2)后期——主要宣传____________思想。
6.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7.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独裁专制 马克思主义第7课时┃ 考点聚焦特别提示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又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又化,体现了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特点。第7课时┃ 拓展提升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第7课时┃ 拓展提升第7课时┃ 拓展提升2.辛亥革命改变社会性质了吗?它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1)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①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的目标是否达到了。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的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7课时┃ 拓展提升②从直接结果上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可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③从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第7课时┃ 应用示例例 [2012?湘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第7课时┃ 应用示例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
(2)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做简要评价。
(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
(4)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第7课时┃ 应用示例[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综合本课重要知识点,归纳概括、整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于近代化的探索分别从学习技术和制度两个角度进行探索。第(1)问考查洋务运动及主要活动。第(2)问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和知识再现能力。第(3)问进行主张对比,同时进行情感升华,得出第(4)问结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7课时┃ 应用示例[答案] (1)洋务派。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或江南制造总局。(任举一例)
(2)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3)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维新派主张除技术之外,更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4)不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