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9 05:57:57

文档简介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2分,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C D A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C A D D B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A A D B C B D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B C D A D C A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空1分,共20分)。
41.(11分)
(1) 对流层 , 平流层 , 高层大气 。
(2) A 。
(3) 降低 , 升高 。
(4) A , B , C 。
(5) A 或 B 。
42.(9分)
(1) A , V , 上 。
(2) C , 磨蚀 。
(3) B , 下 。
(4) D , 侵蚀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卷
2022年11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为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2分,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80分)。
1. 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河流峡谷、钙华池 B.三角洲、冲积扇
C.河漫滩、U型谷 D.沙丘、戈壁
2.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C.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破坏性
D.一般来说,震中距越远,烈度越小
科学家推算,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地球经历了缓慢的演化,也遭遇过剧烈的突变。据此完成3~4题。
3.下图是某地质时期的动物化石,该化石所存在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4.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
的环境特征。例如,破碎的贝壳指示:
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 C.浅海环境 D.滨海环境
专家报告指出,2012年太阳将进入新一轮活动高潮期,届时太阳黑子活动将异常活跃。美国科学家担心,人类对将可能发生的太阳风暴准备不足。据此完成5~6题。
5. 据材料可知,上一次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出现在:
A.1996年 B.1998年 C.2001年 D.2005年
6.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大气中水汽减少,气候发生变化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C.海水出现周期性涨落现象 D. 发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向
2021年9月17日13:34,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位于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地带)成功着陆,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7~10题。
7.东风着陆场的地貌属于:
A.风成地貌 B.流水地貌 C.冰川地貌 D.海岸地貌
8.“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会威胁其运行安全的是: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舱地距离 D.地球自转
9.“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地球大气层为: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D.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10.北斗导航系统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
A.提供返回舱实时影像 B.确定返回舱及救援人员位置
C.分析返回舱下降轨迹 D.控制返回舱下降的方向速度
读右侧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11~12题。
11.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6年6月14日,五个旅游爱好者在广东韶关天池山登山时,突遇山洪暴发,由于出门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突如其来的山洪把几个人吓傻了。救援人员到来之后发现五人之中有一个已经死亡,另外三个失踪,等找到失踪的三个人时,均已不幸遇难。据此完成13~14题。
13. 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携带通讯工具,导致无法及时报警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14.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防止溺水
读右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看出地壳厚度不均
B.大洋地壳一定比大陆地壳厚
C.岩石圈为莫霍面以上部分
D.莫霍面是岩浆的发源地
16.喜马拉雅山脉上有大量石灰岩分布,说明该地区:
A.目前变质作用强烈 B.冰川广布
C.曾有过强烈的火山喷发 D.曾经为温暖的海洋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17~18题。
17.由上图可知,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有: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8.根据上图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产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回答19~20两题。
19. 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地壳抬升形成 B.地壳下陷形成
C.长江侵蚀形成 D.长江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
20. 由于流水的侵蚀与沉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
趋势最可能是: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受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八卦洲南侧河道淤塞
右下图为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 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 000米深处,盼能揭示气候暖化秘密,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完成21~22题。
21. 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次钻探的深度只能在地壳层 B.此次钻探能钻穿岩石圈
C.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 D.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
22. 若海底发生地震,“地球”号探测船将受到哪种地震波的影响:
A. 纵波P B. 横波S
C. P波和S波 D. 无任何地震波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23~25题。
23.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24.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25.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右图(曲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26~27题。
26.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7.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形成。下图示意某河段的河漫滩形态,据此完成28~29题。
28.与河漫滩地貌形成有关的是:
A.河流流量大 B.地形平坦
C.位于北半球 D.地壳上升
29.在沙滩边缘处,沙子的粒径最小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30~32题。
30. 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31. 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晴天多
C.风力大 D.地势低
32. 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推销
太阳能热水器,去下列哪组城市最合适: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
读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的相关示意图,回答33~34题。
33. 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
34. 表示形成黄土高原的外力作用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
2017年12月1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 存在。“开普勒-90i” 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右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完成35~36题。
35. 开普勒-90星系:
A.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B.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D.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36. 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表层温度高 B.昼夜温差大 C.大气厚度薄 D.星球密度小
河流下切是指河流向下切割侵蚀的自然现象。下图为地质时期祁连山某河流下切速度变化图。据此完成37~38题。
37.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河流下切直接相关的是:
A.角峰     B.冲积扇    C.河漫滩     D.河流阶地
38. 地质时期,影响该河流下切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壳运动  ②山坡朝向  ③河流流量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天坑是四周岩壁峭立,平均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100米的地表陷坑,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典型代表。下图为某位高中生所绘制的天坑形成过程中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形成天坑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40.分析该高中生绘制的天坑形成过程中的四个阶段示意图,推测天坑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乙→丙→甲 D.丙→丁→乙→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空1分,共20分)。
41.(11分)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大气的名称,A层是 ,B层是 ,C层是 。
(2) A、B、C三层大气,空气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层。(填字母)
(3) A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B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
(4) 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__________层,对无线电
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层。(填字母)
(5) 若人类活动导致其成分增加或减少,则该层可能是_________层或_________层。(填字母)
42.(9分)
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请你帮他们完成以下问题。
(1) 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____”型,最可能出现在
河流的________游(上、中、下)。
(2) 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图,该地貌的成因主要是风沙的________(填“吹蚀”
或“磨蚀”)作用自下向上减弱。
(3) 由流水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貌是________图,该地貌最可能出现在河流的________游(上、
中、下)。
(4) 由冰川作用塑造而成的地貌是________图,该图中的U型谷的主要成因是冰川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