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沁园春·雪》
《我爱这土地》
《周总理,你在哪里》《乡愁》
《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看》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单元预习课
· 教学目标 ·
1.通过朗读、正音,自主识记、运用重点词语,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美;
2.了解单元学习目标,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 课前导入·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
——唐·白居易
· 课前导入 ·
诗是绮美的,那么诗之美又体现在哪里呢?
· 任务一 :识音形,破除美之屏障·
1.阅读单元导语,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找出把握“美”的重点。
· 任务一 :识音形,破除美之屏障·
2.大声朗读六首诗歌,读完后对照注释,
给“生词绿道”恢复美貌。
1.你觉得这些诗歌在内容上给你怎样的美的体验?
尝试从多个感官来记录你的初读感受。
· 任务二:读内容,纵览美之轮廓·
读《__________》,
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
我好像听得到_____________,
我好像感觉到_____________,
我似乎会闻到_____________,
我就像置身于_____________,
感受到一种___________。
还会想起_____________。
示例1:读《沁园春·雪》,我仿佛看到了雪后苍茫的大地、娇艳耀眼的太阳,感觉到一种激荡的豪情。
示例2:读《我看》,我好像感觉到柔软的青草扫过我的指尖,还会想起夏日的公园里的蝉鸣和歌声。
· 任务二:读内容,纵览美之轮廓·
2.再次自由朗读,尝试运用语气、语音、语调、停连、重音等手段来传达你的初读感受。
· 任务二:读内容,纵览美之轮廓·
·继续朗读,批注诗歌,小组交流:
诗歌的美在它的形式上有没有体现?
· 任务三:近文体,触摸美之骨骼·
· 任务三:近文体,触摸美之骨骼·
1.根据提示,试着对所给段落进行批注。
提示:可以结合注释、旁批,从韵律、句式、节奏、语序等角度说说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任务三:近文体,触摸美之骨骼·
总结: ①分行书写、行无定字;
②音韵和谐;
③形式整齐、新颖;
④语言凝练。
2.仿照例子,找出这些规律在其他诗歌中的体现。
·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仿照任务二的形式,或参考任务三所给角度,在一单元丛书中任选2首诗歌进行批注。
每首诗2处,每处不少于30字。
2.从“读读写写”中任选5-8个词语,自定主题,连词成一首短诗。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