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1.内容简说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危急关头,蟋蟀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2.结构特点
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进了牛肚子——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又回到牛嘴里——和草一起喷了出来,这一旅行线路蕴含着牛反刍的科学知识。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牛吃草时,先不细嚼,把草吞到肚子里,等休息时把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细嚼慢咽,这样的过程就叫反刍。
3.写作特色
课文在表达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贴近生活。蟋蟀和牛都是大家熟悉的动物,捉迷藏也是学生经常做的游戏,从生活出发,写大家熟悉的事情,读者有亲切感。第二,在平常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平常的事情——蟋蟀被牛吃掉了。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蟋蟀后来怎样了?在这个悬念下,课文不动声色地介绍了牛有四个胃、会反刍的科学知识。这样一来,读者就能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收获知识。第三,语言丰富而生动。文中对话大多单独成段,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蹦、爬、喊、跳、蹭”等动词,生动地刻画了青头的动作,写出了青头急朋友之所急、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的特点。
4.插图说明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青头站在牛背上,指导红头怎样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情形,突显了青头对朋友的关心;另一幅是红头成功脱险后,和青头拥抱在一起的情形,劫后余生的喜悦、对好友的感激都在这拥抱之中。两幅插图再现了故事中的重要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情谊。
5.习题运用
课后第3题提出了复述故事的要求。在学生已经有了借助插图、词语、示意图来复述故事的实践基础上,本课提出了借助路线图来复述故事的方法。可以先引导学生借助路线图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然后试着讲述故事。要时刻提示学生把线路图放在一边,随时提示自己下面要讲什么内容,可适当添加一些表达红头心情的词语和青头动作的词语。同时可以穿插一些自己的动作,可以使复述故事更加生动,表现出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本课会认字,可以联系生活整体识记,三个多音字,可以出示词语让学生比较辨读,会写字可以归类指导。
文中词语比较简单,可以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
2.朗读指导
课文中红头和青头的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充分理解对话内容,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阅读理解
文章以红头的经历即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为线索,赋予蟋蟀人的情感,想象丰富,画面感强,塑造了一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朋友的生动、可爱的形象,体现了真挚的友情,充满了正能量。同时,融入科学知识,牛有反刍的消化特点。这正是科学童话的特点。寓科学知识于童话中,寓教于丰富的想象中,寓情于紧凑的情节中,大团圆的结局见证着纯洁美好的友情。教学时,可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利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情节,并通过圈画关键词语,理清旅行路线图,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聚焦人物对话,结合相关词句,体会人物心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知朋友间的深厚友谊,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
备教学资源
1.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牛的反刍
牛是人类普遍驯养的一种家畜。它在休息时,嘴巴总是不停地咀嚼,好像在吃一种不容易嚼碎的食物,这是牛的反刍现象。牛的胃与人的胃不同,一般动物的胃由一室组成,而牛的胃是由四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皱胃是胃的本体,具有皱上皮,能分泌胃液,其他三个胃是食道的变形。皱胃的体积最大,其他三个加起来还不到它的一半。瘤胃与食道管相连,前下方又与四个胃中最小的一个相连,这个胃的四面全是六角形小格子。所以叫网胃,又叫蜂巢胃。网胃靠一条食道沟可通食道。另外还与椭圆形的瓣胃相连。瓣胃的内面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皱褶,它的一端又与梨形的皱胃相通。
牛吃草的时候,没嚼碎就吞下去,混有大量唾液的食物就暂时储存在瘤胃中,食物在瘤胃中被唾液浸软,再经过许多同草一起吃进去的细菌和原生生物(细菌、真菌、纤毛虫)的作用、发酵、分解,再进入网胃,存在于瘤胃和网胃中的粗糙食物上浮,刺激瘤胃前庭和食道沟,引起逆呕反射,将粗糙食物逆行经食道进入口中再进行细嚼,咀嚼后比较细碎和比重较大的食物经过瘤胃和网胃的底部,进入瓣胃,最后进入皱胃,进行充分消化,这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牛休息时还不停咀嚼的原因。
储存在瘤胃中的草,不停地返回口中咀嚼,然后把磨碎的食物,送到瓣胃和皱胃中去,这种现象叫反刍,这种反刍过程可反复进行,直到食物被充分分解为止,这就是反刍类哺乳动物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