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数据的收集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1数据的收集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7-13 11:09:00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1 数据的收集
教与学的形式以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为主。重视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进行
知识导向:
  这一节的内容是“数据的收集”。教材希望通过“篮球比赛统计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体会到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世界的问题中是有用的。  对于教材中的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在今后的概率和统计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但在本节中仅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其他的性质安排中第二节,所以在本节中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尚未给出的知识点,使他们品尝发现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数据”对我们的生活是太重要啦,所以,收集数据有助于我们作出民主的决策,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者事实。
(2)数据的收集
假如我们要选出班级中最受欢迎的同学,我们将会: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选出最受欢迎的同学;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巩固训练:
1、在以上的选择的过程中,
 每人得票的频数就是每人的 ;每人得票的步频率就是每人的 与 的比值。
2、如果向上抛硬币10次,有2次出现正面,8次出现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 ,出现反面的频数是 ;出现正面的频率是 ,出现反面的频率是 。
3、每四个同学为一组,做“抛硬币”的游戏。把结果填入下表:
教材表15.1.3
4、认真阅读书本“赢在哪里”与“谁是《红楼梦》的作者”并写出阅读心得。
四、课堂小结:
 以注意。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这一过程必须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所了解。并能熟悉这一过程,结合实际情况自我设计一个调查的过程。频数、频率及总次数间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式。
第3页 共3页(共16张PPT)
§15.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我们班推荐谁当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
◆班级同学们喜欢哪些体育活动?
◆班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
◆你会做那些家务?一周花多少做家务。
1.数据有用吗
新疆 广东
最终比分 118 85
二分球 30/47 22/37
二分球命中率 64% 59%
三分球 11/24 8/32
三分球命中率 46% 25%
罚球 25/29 17/26
罚球命中率 86% 65%
进攻篮板 14 20
防守篮板 16 15
快攻 3/3 4/4
扣篮 2 3
盖帽 3 3
失误 18 22
助攻 17 8
赢在哪里?
右表是2010~2011年赛委CBA总决赛第三场新疆队对广东队一场比赛后公布的比赛统计表,请你从表中进行分析,新疆队最终赢在哪里。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
第五步、记录结果-----
第六步、得出结论-----
——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
—我们班每一个同学。
—采用投票选择的民意调查方法
----收集数据的过程
合作探究,收集数据的过程
统计数据
分析数据
象这样的表格称为频数分布表.它可以用唱票的方法来制作.
下面的图表,你能从中迅速判断出该班同学最喜欢的足球明星吗?
2.数据的收集
足球明星 学生数
A 正正正正  23
B 正     8
C 正正    13
D 正一   6
明星
学生人数
A
B
C
25
20
15
10
5
D
象这样的图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A,B,C,D出现的次数有多有少,它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如,A的频数为23.A的频率为   .
足球明星 学生数
A 正正正正  23
B 正     8
C 正正    13
D 正一     6
频数与频率
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频率 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
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频率、频数和总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下:
知识归纳
频率=
频数
总次数
频数=
频数,频率和总个数之间的公式:
总次数=
频率
频数
频率 × 总次数
请你仔细观察刚才的例子和练习,你会发现同一问题中各频数之间有关系,各频率之间也有关系,并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周围同学。
所有频数之和为总的实验次数,
所有频率之和为1
1、在数字12 121 121 211 212 121 121中, “1”出现的频数是___,“2”出现的频数是____, “1”出现的频率是___,“2”出现的频率是____,
12
8
60%
40%
2、初一(2)班在民主推荐学习委员活动中,统计结果有50张有效票,如果得票数过半方可当选,则李明的得票数最高,是18张,李明得票的频率是_____,李明能当上学习委员吗?为什么?
36%
随堂练习
3、某班50名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分数段在90~100分的频率是0.1,则该班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_____人
5
学校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 教育 高等 院校
频率 36% 32% 4% 6%
4、某市学校共分5类,对各类学校的数目进行调查,得到有关的数据如下表:
(1)中学的频率是多少?
(2)若中学有110所,则该市共有学校多少所?高等院校有多少所?
22%
数据收集的过程: 1. 明确调查问题 2. 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 5.记录结果 6.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频数与频率:
1.频数: 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2.频率: 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
3.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课后作业:
考虑到新课标的要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需要,作业安排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
同步练习册《数据的收集》
选作题:
课堂实践与探索
实践与拓展
先简单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清楚了数据收集的过程,了解并计算了频数和频率,发现了频数、频率的性质。下面的时间,我们应用刚刚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调查。” 再投影提问:
倒水情况
人 数
主动倒水

父母叫时才倒

有时会倒

基本不倒

就“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倒一杯水吗?”这一问题调查全组同学,并填出统计表,表示你的统计结果,并谈谈你对调查结果的看法。
板书设计:
为了体现教和学的思路,板书设计简明有序地呈现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节课的重点是数据的收集过程 。
§15.1数据的收集
数据有用吗
2.数据的收集
投影:
学生随堂练习
教师寄语:
细心的观察!
大胆的提出问题和想法!
多多的思考!
勇于去实践!
那就是一个成功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