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9 09: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回顾】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机械化
粗放型
集约型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程标准
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时空坐标
18世纪
后半期
20世
纪初
20世
纪中叶
21世
纪初
工业革命
二工完成
欧美国家的现代农业
农业自动化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1950S
1970S
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新型制冷设备
1920s后
食品保藏技术
1996年
中国《食品安全法》
《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概念阐释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出现的,是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形态。
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原因:
材料: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851年法国人阿拉巴尔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拖拉机,这比乘用车更早被发明出来,足见人们对于农业机械的迫切性需要。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出现蒸气驱动的大型拖拉机
1958年,我国第一台轮式蒸汽拖拉机问世,被命名为“创造号”,开创了国产拖拉机发展篇章。
1.农业生产现代化
工业革命以来,大机器生产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0世纪下半叶,优良品种;高效化肥;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
(2)过程:
1.农业生产现代化
1
现代农业特点: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科学化。
①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3)表现:
特点
影响
美国——大型为主 ; 法国——中型为主; 日本——小型为主;
中国——大、中、小型相结合
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推动农作物播种、收割与加工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条件
◎铧式犁
◎柴油播种机
◎联合收获机
◎机器人
条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20世纪以来粮食杂交育种技术的新突破
时间 国家 新品种 产量
1930年 美国 玉米 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
1941年 墨西哥 小麦 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20世纪60年代 菲律宾 杂交水稻 亩产可达600—650干克
2014年 中国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 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2019年 中国 第三代 杂交水稻 亩产1046.3千克
诺尔贝和平奖诺曼·布劳格与其培育的墨西哥矮杆小麦
意义: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粮食品种的改进
① 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② 生产规模大型化。
2.畜牧业的现代化
◎现代化养鸡场
◎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养牛场
◎机械化鸡蛋加工流水线
3.渔业的现代化
◎远洋渔场
◎高密度养鱼
◎现代化渔场
◎现代化捕鱼
①捕捞渔具日趋现代化
②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1)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保障食品供应。
(2)饮食方式与饮食观念的更新变化
(3)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了贡献。
材料 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
——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材料 进入现代社会后,西方人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中国人也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人的宗法关系。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有必要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以适应新生活的需要。
——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探究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
【知识拓展】
项目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具动力 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
生产技术 直接经验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使用肥料 天然有机肥料
作物品种 农家原有品种
生产单元 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粗放经营为主
物质循环 内循环,农产品初步加工
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
现代科技
商品化
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
人工培育品种
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
外循环,农产品加工非常深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
原始农业社会
古代农业社会
20C70D
21C以来
20C50D
储备技术改进;防鼠、防盗、防潮、防火、保鲜
地窖和陶器
仰韶文化
圪垯川遗址窖穴
美国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制冷设备、粮仓容量、储存技术发展;储备自动化智能化
隋含嘉仓截面示意图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示意图
谷物冷却机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一)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二)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
1、古代食品保存:
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2、冷冻食品加工的发展:
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3、冷冻食品储存:
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4、中国冷链物流产业:
p15【思考点】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①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
②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
③可减少农产品损失,有利于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
④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一)粮食安全
1、原因
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2、对策
世界:
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中国:
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污染;
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
③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频发;
(1)产生原因:农业现代化的负面作用
◎ 2022年3.15曝光老坛酸菜
◎“疯牛病”
◎“毒饺子”事件
◎冷链食品中潜伏新冠病毒
◎“地沟油”事件
◎“瘦肉精”事件
(二)食品安全
(2)应对措施:
国际: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中国:
①立法规范: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
②严格监管: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认证标志
1.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重视的重要问题。
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保障食品安全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理念的践行。
合作探究:消除饥饿和重视食品安全的意义?
本课小结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育种技术创新、生产科学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
粮食储备技术的演变
粮食冷藏技术的发展
粮食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