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_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2、课标解读:
(1)通过对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了解,理解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及其相关措施以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历史素养
(2)结合两宋的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利与弊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历史素养
(3)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的相关史实,认识两宋时期政治军事方面发生的新变化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4)通过对文天祥、岳飞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忧患意识
(5)通过构建本课的时间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材分析】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在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中起着纽带的作用,是分析辽宋夏金的经济政策、文化革新、民族交融等方面内容的历史思维逻辑支撑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宋朝自身内部政治危机和财政危机不断,军事战斗力相较较弱,这为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提供了可能性,也客观上为并立政权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较温和的方式处理关系提供了机会。同时,宋代自太祖太宗开始形成的祖宗之法不断调整完善较快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渗入到官僚阶层和知识阶层中,并深刻影响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判断。宋代文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不仅为士人参政、议政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与之同时“异论相搅”的治国方针也为宋朝士大夫之间因政治见解不同而相互倾轧埋下了伏笔。课标解读中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作为本节课的要点,故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史料实证的形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宋初采取相关措施的内在逻辑,训练历史解释的能力。
【学情分析】
刚刚进入高一学习历史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史学基础,对于朝代发展的先后顺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新教材对于历史的叙述更为详尽,所配的文字和图片和旧教材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力。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本区的中等生,在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层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历史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对历史问题的探索抱有相当的兴趣,但学生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认知不足,对于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还处于懵懂状态,故问题的设计要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逻辑层次,先容易后困难的,层层深入,步步扎实,同时也要突出历史核心素养,让学生课前整理时间轴,具备时序感,用史料阅读培养基本的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目标】
1、基于史料研读,了解北宋建立的背景,知道北宋建立后加强专制集权的主要措施,辩证分析宋初加强专制集权措施的影响。
2、运用地图,了解“北宋、辽、西夏对峙”与“南宋、金、西夏对峙”的相对空间位置和时间更迭,并以此为基础,了解北宋边疆压力的表现以及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知道绍兴和议的主要内容。
3.将王安石变法置于具体的时空下,基于史料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教学重点】认识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宋代政治、军事新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单元概述导入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 ——宋太祖赵匡胤
材料二 “……此五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教师:结合材料以及教材的第一段分析宋初为什么要加强中央集权?
学生:北宋建立后逐渐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教师:那宋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结合教材第二、三段分析概括
学生: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中央派文官任地方知州;②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2)分散机构权力
在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掌调兵权,三衙掌统兵权。
在地方:设立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3)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崇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教师总结升华: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强干弱枝;分话事权;重文轻武
教师: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有何影响?结合下列材料和教材50页第二段进行分析概括
出示材料: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尽量预想到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对需要预防的各种隐患都制定了完善的制度,而并非考虑如何使国家机器最有效、合理的发挥作用。
学生:
积极: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消极: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教师:正是由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为后来宋朝积贫积弱埋下祸根,使宋朝外难御辽夏虎狼之师——边防压力,内不支朝廷财政之需——财政危机。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通过图示讲解
教师:我们换个视角看问题,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 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以为宋代给辽、夏、金岁币,使得它变穷,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事实上,岁币数量很有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以宋对金的茶叶贸易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万两银子(一作70万两),仅此一项就比绍兴和议中宋方付的岁币25万两还要多。
——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学生:
不可取: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北宋衰亡
可取:使北宋暂时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有利于北宋与辽和西夏的经济交往,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民族交融。
教师点拨:我们要从多个视角去分析历史实物,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面。
教师:下面我们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认识宋朝军事方面的新变化(特点)
材料 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于此。
——《杨文公谈苑》
学生:守内虚外;有战有和,屡战屡败,以和为主,逐渐形成积弱局面。
教师:为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中期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进行了变法
三、王安石变法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51页最后一段,概括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学生:“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使北宋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失败,社会危机加深。
教师:结合教材52页第2、3段,概括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原则、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学生:
(1)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主要内容
富国方面:贷款、经营商业
强兵方面:用 “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教师:结合教材52页第4段,概括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学生:
积极:达到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
消极:强兵效果不明显;加重人民负担;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纷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教师总结升华:总之,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加上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后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北宋逐渐走向衰亡。1127年,北宋被东北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四、南宋的偏安
通过四组材料解释南宋偏安的过程及含义
材料一 靖康耻,武穆御金
南宋建立后,逐渐形成几支主力军团
材料二 臣子恨,绍兴和议
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材料三 风波亭,英雄冤死
三字冤成莫须有,呜呼此勅终长负
二帝不返青城魂,诸君谁饮黄龙酒
材料四 临安城,君臣偏安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教师总结升华: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仅保有江南一隅,史称“偏安江南”
【课堂小结】
强化中央分散权力 守内虚外三冗二积 新法求变难转危局
中央集权 北宋危局 北宋变法 南宋偏安
【课后作业】
构建本课时间轴
【总结升华】
引用习语:忧患意识是一种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
靖康之变
重心南迁
誓收河山
成为笑谈
庆历新政
失败告终
安石变法
弱势难转
北族南侵
三冗加剧
和议丧权
积弱积贫
强干弱枝分化事权
重文轻武
守内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