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水体运动的影响 单元测试(A卷)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青铜峡开学考)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 )
A.珠江、长江 B.黄河、松花江
C.珠江、黑龙江 D.长江、塔里木河
【答案】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河流的结冰期与气温有关。我国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的河流有结冰期,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以南地区的河流没有结冰期。珠江、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没有结冰期,ACD均错误;黄河、松花江、黑龙江、塔里木河等有结冰期,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河流、湖泊等水体从结冰开始到结束的过程称为结冰期。结冰期不是以整条河流或湖泊完全封冻为结冰开始,而是自其形成结冰形态为临界判断。
2.(2022·青浦模拟)不同地区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具有明显差异。下列地区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较均匀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恒河三角洲
C.西欧平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莱茵河位于欧洲西部,径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域内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较均匀,C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因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A错误;恒河三角洲的恒河水主要来自于雨水,流域内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B错误;塔里木河的河水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征。1、雨水补给补给季节: 多雨季节,主要影响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季节:春季,主要影响因素:气温高低、积雪储量、地形状况,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东北地区;3、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补给季节:主要在夏季,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4、湖泊水补给补给季节:全年,主要影响因素: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5、地下水补给补给季节:全年,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
3.(2022·杨浦模拟)径流量与降水量季节变化基本一致,且枯水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段可能位于( )
A.长江下游 B.尼罗河下游
C.亚马孙河下游 D.塔里木河下游
【答案】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长江枯水期出现在冬季,A错;尼罗河下游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因此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枯水期出现在夏季,B对;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径流量大,C错;塔里木河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枯水期出现在冬季,D错。故答案为:B。
【点评】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由降水量的多少来决定;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4.(2020高二下·宾县期末)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塔里木河流量随月份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2)该河流1~2月出现断流的原因是( )
A.冬季气温低 B.地表蒸发强 C.大气降水少 D.流域支流少
【答案】(1)B
(2)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冬春季河流出现了断流,且河流的流量与气温有关,故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B对。(2)该河流1~2月出现断流的原因是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故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①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②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③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④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
⑤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⑥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5.(2021·闵行模拟)下图是某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沿虚线位置运动的洋流可能是( )
A.日本暖流 B.秘鲁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C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减小,所以该洋流地处南半球。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洋流自温度高的地方流向温度低的地方,所以为暖流,C正确,ABD错误。
【点评】水平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北半球 较曲折,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在同一纬度,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南半球 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
同纬度地带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处气温低,暖流流经处气温高 地形、洋流
我国 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 太阳辐射、冬季风
夏季,等温线稀疏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太阳辐射
6.(2020高一下·六安期末)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2)A处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答案】(1)C
(2)A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温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位于南半球,A、B错误;洋流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可判断该处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2)左图所示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可能出现在右图中丁处,A正确。甲处、丙处位于北半球,乙处位于大陆西岸,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7.(2019高二上·洛阳月考)如图示意南极半岛附近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答案】(1)D
(2)A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极地地区
【解析】【分析】(1)图示为南极半岛附近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极地高压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受极地东风带的影响,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对应箭头④,风向是东南风,所以D正确。(2)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南极洲一圈,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自转,即顺时针方向为向东方向,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1)D;(2)A。
【点评】南北半球在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2022高二下·赣州期末)碳汇是指碳吸收量比碳释放量更多的任何系统。研究表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大型海藻,其碳封存量是陆地植物的10倍,近年来,我国近海地区规模栽培大型海藻扩增海洋碳汇,为解决全球海洋环境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海洋成为地球上最大“碳汇体”的原因有( )
①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强
②海洋植物具有较高的固碳效率
③大规模上升洋流有利于海洋吸收二氧化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9.关于大型海藻规模栽培带来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重种植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B.使种植海域海区水质酸化
C.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 D.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趋势
【答案】8.A
9.D
【知识点】碳循环;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海洋碳汇也被称为蓝色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年可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支持生物多样性等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
8.由题意,根据材料“大型海藻,其碳封存量是陆地植物的10倍”,海藻的生存环境是海洋,而海洋占地球面积约71%,因此海藻生长范围光,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强,①②对。上升流把富含二氧化碳的海底冷水带至海表,加速海洋各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不利于海洋吸收二氧化碳,③错。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答案为:A。
9.由题意,从材料可知,海洋中的海藻固碳能力强,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因此大型海藻规模栽培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减慢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从而减缓全球变暖趋势,D对。海藻本就是海生植物,其生长会吸收水中过剩的营养,减轻海水富营养化,A错;海藻将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体内,减少海水中的碳酸,降低海水酸化,B错。大型海藻规模栽培可以抑制有害藻华的同时,提高浮游植物多样性,促进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C错。故答案为:D。
(2022高二下·宣城开学考)阿拉伯海位于困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11.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 )
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
③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阿拉伯海通过断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输入最少的时期,该海域( )
A.盛行东北信风 B.盛行东北季风
C.盛行西南季风 D.季风正在转换
【答案】10.B
11.B
12.D
【知识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阿拉伯海位于非洲之角(在索马里半岛)与亚洲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之间,为印度洋的一部分,该海域为南亚的季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10.东北季风来自内陆地区,给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很少,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水汽较多,给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较多,但因阿拉伯海纬度低,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结合下垫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本题下垫面是海洋,故热量是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1.断面乙西北是盐度更高的波斯湾和阿曼海,不会给阿拉伯海输入淡水,根据材料: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断面甲以南的印度洋海域降水多,盐度低于阿拉伯海,所以能为阿拉伯海输入海洋淡水;印度半岛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通过地表径流为其提供淡水,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也能为其提供淡水,故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2.在冬季时,阿拉伯海盛行东北季风,阿拉伯海海水通过西海岸从阿拉伯海海区流向印度洋,印度洋海水通过东海岸从孟加拉湾流向阿拉伯海;夏季时,盛行西南风,印度洋海区海水从西海岸流向阿拉伯海,因此只有在季风转换时,季风环流最弱时,印度洋从断面甲向阿拉伯海输入的淡水最少,故答案为:D。
二、图文分析题
13.(2022·南充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楚河流域地处西藏自治区南部,属于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河谷地带多夜雨。该流域因自然条件独特,粮食单产高且品质好,素有“后藏粮仓”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年楚河流域因不合理经济活动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材料二:左图为年楚河流域图,右图是年楚河上游年内降水量、流量、气温统计图。
(1)据右图描述年楚河上游河段的径流量特征。
(2)分析年楚河流域成为“粮仓”的主要气候条件。
(3)据材料,推测该流域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4)请为促进年楚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措施。
【答案】(1)流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2)该流域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长,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地处河谷地区,多夜雨,利于缓解旱情: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限制害虫繁殖和生长,病虫害少。
(3)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超载放牧导致土地沙化(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4)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草,恢复植被: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良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由材料“属于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区”并结合图示可知,年楚河上游河段受降水影响较大。该河流上游河段除7、8月份外,降雨量均在60mm以下,降水量少导致该河流量较小;特别是冬春季,每月降水量均少于40mm,导致冬春季河流流量较小;上游河段7、8月份降水量最多,流量最大,流量最高可达100m3.s-1,流量最低值出现在4月份,为20m3.s-1,流量季节变化大。
(2)本题要求从气候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材料“该流域因自然条件独特,粮食单产高且品质好”可知该地粮食质量好,成为粮食主要产地。结合区域特征可知,该流域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长,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地处河谷地区,夜间受山风影响,谷地中盛行上升气流,多夜雨,利于缓解旱情,促进作物的生长;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限制害虫繁殖和生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3)由材料信息:该流域因自然条件独特,粮食单产高且品质好,素有“后藏粮仓”。表明该流域农业活动强度较大,人们为增加耕地面积,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造成了当地植被的破坏;该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人们过度放牧导致该地区植被减少,草场退化,荒漠化现象严重;该地区多夜雨,夜晚降水多,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大,易产生水土流失;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导致灌溉增多,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4)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从改善农业地区的自然环境、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宣传及品牌意识等角度进行分析。该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已经出现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可采取措施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退耕还草,恢复植被改善该地农业的种植环境;该地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可培育良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实行种植加工相结合,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以提高经济效益。
【点评】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因素有:
1、河流补给(气候:降水量多少);
2、地形(平原、盆地);
3、流域面积大小;
4、支流多少;
5、蒸发量的大小;
6、植被覆盖程度。
14.(2022·许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滨或湖滨处的河谷或山谷,由于侵蚀基准面(指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上升或地壳下降,或由于海水面上升时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漏斗形的狭长三角湾,是为溺谷。德涅斯特河支流众多,这些支流多发源于东喀尔巴阡山800~1500米高程处,流经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两国,最后注入黑海的德涅斯特湾。德涅斯特河流域年降水量约800~9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4-11月。德涅斯特河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大约是:春季(3-6月)占50%-55%,夏季(7--8月)占15%-25%,秋季(9-11月)占15%~20%,冬季(12月--次年2月)占10%~15%。摩尔多瓦是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内陆国家。众多内陆国做梦都想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海岸线,摩尔多瓦无疑是欧洲最“憋屈”的内陆国。图为摩尔多瓦及德涅斯特溺谷位置示意图。
(1)筒述德涅斯特溺谷的形成过程。
(2)德涅斯特溺谷的海水盐度较低,但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其原因。
(3)分析德涅斯特河春季径流量在全年中占比最高的原因。
(4)说出摩尔多瓦成为欧洲最“憋屈”的内陆国的原因。
【答案】(1)德涅斯特溺谷所在地区原为德涅斯特河谷及河谷两岸,地势低平;后来,黑海周边地区地壳沉降,导致海水倒灌,从而形成德涅斯特溺谷。
(2)德涅斯特溺谷封闭程度较高,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受黑海的影响较小;有德涅斯特河注入,对溺谷内的海水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德涅斯特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大,海水蒸发强度季节变化大。
(3)上游地区冬半年的降水大部分形成积雪,当春季气温回升后,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春季降水量较多,汇入河流的水量较多;春季持续4个月,时间较长。
(4)出海口对于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与交往极其重要;摩尔多瓦东南部距黑海最短距离仅2千米,但没有属于自己的海岸线。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解析】【分析】(1)由材料的信息可知,德涅斯特溺谷所在地区原为德涅斯特河谷及河谷两岸,地势低平,后来,由于地壳下降,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漏斗形狭长海湾,从而形成德涅斯特溺谷。
(2)溺谷的海水盐度较低主要原因:德涅斯特河河水注入,稀释盐度;溺谷相对封闭,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盐度低;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德涅斯特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大,海水蒸发强度季节变化大。
(3)由于河流上游流经的地区冬季寒冷,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水大增;春季时间持续4个月,且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4)摩尔多瓦东南部距黑海很近,只有约2千米,但没有自己的海岸线,没有出海口,成为一个“憋屈”的内陆国。
【点评】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15.(2021高一上·抚顺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渔场鳕鱼资源丰富,素以“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著称,鳕鱼捕捞业发展迅速,鳕鱼给加拿大等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贪婪捕捞致使该渔场被毁,即使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纽芬兰渔场禁渔令十多年后,该水域仍然如同死水,难见鳕鱼身影。每年春季大量源自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的冰山抵达纽芬兰岛附近,吸引各地游客,让这里成为世界观冰山最佳地点之一。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及圣劳伦斯湾位置示意图。
(1)洋流是携带冰山抵达纽芬兰岛的主要动力,其洋流性质为 ,对附近海域表层水温的影响是 。
(2)分析纽芬兰渔场早期鳕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推测早期渔民在该海域捕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
(4)试分析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答案】(1)寒流;降低水温
(2)地处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鳕鱼提供丰富的饵料。
(3)此海域风大浪急,海雾较多,以及春季多冰山都对渔船安全行驶、捕捞造成威胁。
(4)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河流众多,地表径流汇入多;湾内降水丰富。
【知识点】洋流成因及其分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依据图文资料,冰山源地主要是北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将北极地区的冰山携带抵达纽芬兰岛的洋流属于来自高纬海区的冷海水,其性质为寒流,可以降低附近海域表层水温。
(2)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主要是寒暖流交汇,从位置来看又位于圣劳伦斯河入海口处,故早期鳕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中纬度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水温适宜;寒暖流交汇处,引起海水上下泛动,导致深层营养盐类上泛,促进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带来丰富饵料;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带来陆地上的营养物质,利于鱼类繁殖。
(3)早期渔民的船舶吨位较小,通讯设备落后,此海域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内风大浪急,由于寒暖流交汇,海雾较多,春季气温回升期间,来自北冰洋的冰山都对渔船安全行驶、捕捞造成威胁。
(4)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主要从气候、洋流、径流、海域轮廓等角度分析。圣劳伦斯湾位于中纬度降水量大;受寒流影响水温低,蒸发量小,海水盐度低;圣劳伦斯河等众多地表径流汇入,带来的大量淡水对海水盐度产生稀释作用,海湾较为封闭与外海高盐度海水不易交换。
【点评】综合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案例
气候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影响陆地沿岸气候 暖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
寒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沿岸寒流对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北海道和北海渔场的形成
上升流 秘鲁渔场的形成
海洋环境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南、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了低纬度地区使用的农药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最佳航线的选择
16.(2020高一下·六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下面左图为搁浅冰山照片,右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图中甲地常见苔原景观,乙地常见森林景观。
(1)纽芬兰岛附近形成了著名的渔场,简述其形成过程。
(2)从洋流角度分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
【答案】(1)该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使深层营养物质上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同时形成水障,使鱼类在此集聚,形成渔场
(2)甲地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形成苔原景观;乙地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形成森林景观。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结合区域地理与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该区域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寒暖流交汇处同时会形成“水障”,阻碍鱼群的游动,利于鱼类的集聚。(2)洋流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乙地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形成森林景观;甲地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形成苔原景观。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17.(2021高一上·宣城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位于新疆天山山脉和库鲁克山脉之间的一个陷落湖,属于以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的内陆湖泊,湖泊南岸靠近库鲁克沙漠。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博斯腾湖的位置示意图。
(1)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博斯腾湖是淡水湖的原因。
(2)指出该湖泊最高水位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博斯腾湖湖陆风产生的原因。
【答案】(1)河水(径流)补给量大于湖水蒸发量;有径(河)流流出,利于排盐,所以湖水盐度低。
(2)夏季。博斯腾湖水量来源于天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夏季天山冰雪融水量最多,且大气降水也最多。
(3)该地博斯腾湖面积较大,较大水域与陆地之间由于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产生了湖陆风;白天,周围沙漠地区增温快,湖泊增温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晚,周围沙漠地区降温快,湖泊降温慢,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根本原因是有河流流出,有利于盐分物质的排泄,降低湖水盐度;其次,从材料可知,河水补给量大于蒸发量,也使湖泊盐度较低。
(2)湖泊最高水位出现的季节是夏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腾湖主要补给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补给湖泊的水量大;夏季降水量也较多,因此,夏季形成了最高水位。
(3)根据材料和博斯腾湖位置示意图可知,博斯腾湖周围陆地是沙漠和农业区,比热容较小,博斯腾湖是面积较大水域,比热容较大,因此,形成了较大的湖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产生湖陆风。具体表现为:白天,陆地沙漠和耕地升温快,形成热低压,湖面升温慢,形成冷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间,沙漠等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湖面降温慢,形成热低压,风从周围的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
【点评】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湖陆风全年均可出现,但以温暖季节为盛。一般是9-10时由陆风转为湖风,17-18时由湖风传为陆风。
1 / 1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水体运动的影响 单元测试(A卷)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青铜峡开学考)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 )
A.珠江、长江 B.黄河、松花江
C.珠江、黑龙江 D.长江、塔里木河
2.(2022·青浦模拟)不同地区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具有明显差异。下列地区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较均匀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恒河三角洲
C.西欧平原 D.塔里木盆地
3.(2022·杨浦模拟)径流量与降水量季节变化基本一致,且枯水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段可能位于( )
A.长江下游 B.尼罗河下游
C.亚马孙河下游 D.塔里木河下游
4.(2020高二下·宾县期末)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塔里木河流量随月份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2)该河流1~2月出现断流的原因是( )
A.冬季气温低 B.地表蒸发强 C.大气降水少 D.流域支流少
5.(2021·闵行模拟)下图是某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沿虚线位置运动的洋流可能是( )
A.日本暖流 B.秘鲁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6.(2020高一下·六安期末)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2)A处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7.(2019高二上·洛阳月考)如图示意南极半岛附近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022高二下·赣州期末)碳汇是指碳吸收量比碳释放量更多的任何系统。研究表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大型海藻,其碳封存量是陆地植物的10倍,近年来,我国近海地区规模栽培大型海藻扩增海洋碳汇,为解决全球海洋环境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海洋成为地球上最大“碳汇体”的原因有( )
①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强
②海洋植物具有较高的固碳效率
③大规模上升洋流有利于海洋吸收二氧化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9.关于大型海藻规模栽培带来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重种植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B.使种植海域海区水质酸化
C.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 D.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趋势
(2022高二下·宣城开学考)阿拉伯海位于困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11.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 )
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
③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阿拉伯海通过断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输入最少的时期,该海域( )
A.盛行东北信风 B.盛行东北季风
C.盛行西南季风 D.季风正在转换
二、图文分析题
13.(2022·南充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楚河流域地处西藏自治区南部,属于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河谷地带多夜雨。该流域因自然条件独特,粮食单产高且品质好,素有“后藏粮仓”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年楚河流域因不合理经济活动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材料二:左图为年楚河流域图,右图是年楚河上游年内降水量、流量、气温统计图。
(1)据右图描述年楚河上游河段的径流量特征。
(2)分析年楚河流域成为“粮仓”的主要气候条件。
(3)据材料,推测该流域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4)请为促进年楚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措施。
14.(2022·许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滨或湖滨处的河谷或山谷,由于侵蚀基准面(指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上升或地壳下降,或由于海水面上升时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漏斗形的狭长三角湾,是为溺谷。德涅斯特河支流众多,这些支流多发源于东喀尔巴阡山800~1500米高程处,流经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两国,最后注入黑海的德涅斯特湾。德涅斯特河流域年降水量约800~9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4-11月。德涅斯特河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大约是:春季(3-6月)占50%-55%,夏季(7--8月)占15%-25%,秋季(9-11月)占15%~20%,冬季(12月--次年2月)占10%~15%。摩尔多瓦是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内陆国家。众多内陆国做梦都想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海岸线,摩尔多瓦无疑是欧洲最“憋屈”的内陆国。图为摩尔多瓦及德涅斯特溺谷位置示意图。
(1)筒述德涅斯特溺谷的形成过程。
(2)德涅斯特溺谷的海水盐度较低,但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其原因。
(3)分析德涅斯特河春季径流量在全年中占比最高的原因。
(4)说出摩尔多瓦成为欧洲最“憋屈”的内陆国的原因。
15.(2021高一上·抚顺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渔场鳕鱼资源丰富,素以“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著称,鳕鱼捕捞业发展迅速,鳕鱼给加拿大等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贪婪捕捞致使该渔场被毁,即使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纽芬兰渔场禁渔令十多年后,该水域仍然如同死水,难见鳕鱼身影。每年春季大量源自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的冰山抵达纽芬兰岛附近,吸引各地游客,让这里成为世界观冰山最佳地点之一。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及圣劳伦斯湾位置示意图。
(1)洋流是携带冰山抵达纽芬兰岛的主要动力,其洋流性质为 ,对附近海域表层水温的影响是 。
(2)分析纽芬兰渔场早期鳕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推测早期渔民在该海域捕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
(4)试分析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16.(2020高一下·六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下面左图为搁浅冰山照片,右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图中甲地常见苔原景观,乙地常见森林景观。
(1)纽芬兰岛附近形成了著名的渔场,简述其形成过程。
(2)从洋流角度分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
17.(2021高一上·宣城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位于新疆天山山脉和库鲁克山脉之间的一个陷落湖,属于以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的内陆湖泊,湖泊南岸靠近库鲁克沙漠。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博斯腾湖的位置示意图。
(1)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博斯腾湖是淡水湖的原因。
(2)指出该湖泊最高水位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博斯腾湖湖陆风产生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河流的结冰期与气温有关。我国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的河流有结冰期,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以南地区的河流没有结冰期。珠江、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没有结冰期,ACD均错误;黄河、松花江、黑龙江、塔里木河等有结冰期,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河流、湖泊等水体从结冰开始到结束的过程称为结冰期。结冰期不是以整条河流或湖泊完全封冻为结冰开始,而是自其形成结冰形态为临界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莱茵河位于欧洲西部,径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域内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较均匀,C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因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A错误;恒河三角洲的恒河水主要来自于雨水,流域内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B错误;塔里木河的河水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征。1、雨水补给补给季节: 多雨季节,主要影响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季节:春季,主要影响因素:气温高低、积雪储量、地形状况,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东北地区;3、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补给季节:主要在夏季,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4、湖泊水补给补给季节:全年,主要影响因素: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5、地下水补给补给季节:全年,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
3.【答案】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长江枯水期出现在冬季,A错;尼罗河下游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因此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枯水期出现在夏季,B对;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径流量大,C错;塔里木河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枯水期出现在冬季,D错。故答案为:B。
【点评】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由降水量的多少来决定;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4.【答案】(1)B
(2)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冬春季河流出现了断流,且河流的流量与气温有关,故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B对。(2)该河流1~2月出现断流的原因是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故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①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②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③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④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
⑤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⑥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5.【答案】C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减小,所以该洋流地处南半球。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洋流自温度高的地方流向温度低的地方,所以为暖流,C正确,ABD错误。
【点评】水平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北半球 较曲折,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在同一纬度,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南半球 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
同纬度地带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处气温低,暖流流经处气温高 地形、洋流
我国 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 太阳辐射、冬季风
夏季,等温线稀疏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太阳辐射
6.【答案】(1)C
(2)A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温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位于南半球,A、B错误;洋流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可判断该处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2)左图所示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可能出现在右图中丁处,A正确。甲处、丙处位于北半球,乙处位于大陆西岸,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7.【答案】(1)D
(2)A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极地地区
【解析】【分析】(1)图示为南极半岛附近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极地高压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受极地东风带的影响,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对应箭头④,风向是东南风,所以D正确。(2)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南极洲一圈,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自转,即顺时针方向为向东方向,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1)D;(2)A。
【点评】南北半球在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答案】8.A
9.D
【知识点】碳循环;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海洋碳汇也被称为蓝色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年可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支持生物多样性等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
8.由题意,根据材料“大型海藻,其碳封存量是陆地植物的10倍”,海藻的生存环境是海洋,而海洋占地球面积约71%,因此海藻生长范围光,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强,①②对。上升流把富含二氧化碳的海底冷水带至海表,加速海洋各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不利于海洋吸收二氧化碳,③错。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答案为:A。
9.由题意,从材料可知,海洋中的海藻固碳能力强,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因此大型海藻规模栽培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减慢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从而减缓全球变暖趋势,D对。海藻本就是海生植物,其生长会吸收水中过剩的营养,减轻海水富营养化,A错;海藻将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体内,减少海水中的碳酸,降低海水酸化,B错。大型海藻规模栽培可以抑制有害藻华的同时,提高浮游植物多样性,促进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C错。故答案为:D。
【答案】10.B
11.B
12.D
【知识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阿拉伯海位于非洲之角(在索马里半岛)与亚洲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之间,为印度洋的一部分,该海域为南亚的季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10.东北季风来自内陆地区,给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很少,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水汽较多,给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较多,但因阿拉伯海纬度低,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结合下垫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本题下垫面是海洋,故热量是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1.断面乙西北是盐度更高的波斯湾和阿曼海,不会给阿拉伯海输入淡水,根据材料: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断面甲以南的印度洋海域降水多,盐度低于阿拉伯海,所以能为阿拉伯海输入海洋淡水;印度半岛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通过地表径流为其提供淡水,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也能为其提供淡水,故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2.在冬季时,阿拉伯海盛行东北季风,阿拉伯海海水通过西海岸从阿拉伯海海区流向印度洋,印度洋海水通过东海岸从孟加拉湾流向阿拉伯海;夏季时,盛行西南风,印度洋海区海水从西海岸流向阿拉伯海,因此只有在季风转换时,季风环流最弱时,印度洋从断面甲向阿拉伯海输入的淡水最少,故答案为:D。
13.【答案】(1)流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2)该流域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长,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地处河谷地区,多夜雨,利于缓解旱情: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限制害虫繁殖和生长,病虫害少。
(3)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超载放牧导致土地沙化(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4)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草,恢复植被: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良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由材料“属于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区”并结合图示可知,年楚河上游河段受降水影响较大。该河流上游河段除7、8月份外,降雨量均在60mm以下,降水量少导致该河流量较小;特别是冬春季,每月降水量均少于40mm,导致冬春季河流流量较小;上游河段7、8月份降水量最多,流量最大,流量最高可达100m3.s-1,流量最低值出现在4月份,为20m3.s-1,流量季节变化大。
(2)本题要求从气候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材料“该流域因自然条件独特,粮食单产高且品质好”可知该地粮食质量好,成为粮食主要产地。结合区域特征可知,该流域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长,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地处河谷地区,夜间受山风影响,谷地中盛行上升气流,多夜雨,利于缓解旱情,促进作物的生长;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限制害虫繁殖和生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3)由材料信息:该流域因自然条件独特,粮食单产高且品质好,素有“后藏粮仓”。表明该流域农业活动强度较大,人们为增加耕地面积,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造成了当地植被的破坏;该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人们过度放牧导致该地区植被减少,草场退化,荒漠化现象严重;该地区多夜雨,夜晚降水多,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大,易产生水土流失;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导致灌溉增多,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4)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从改善农业地区的自然环境、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宣传及品牌意识等角度进行分析。该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已经出现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可采取措施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退耕还草,恢复植被改善该地农业的种植环境;该地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可培育良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实行种植加工相结合,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以提高经济效益。
【点评】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因素有:
1、河流补给(气候:降水量多少);
2、地形(平原、盆地);
3、流域面积大小;
4、支流多少;
5、蒸发量的大小;
6、植被覆盖程度。
14.【答案】(1)德涅斯特溺谷所在地区原为德涅斯特河谷及河谷两岸,地势低平;后来,黑海周边地区地壳沉降,导致海水倒灌,从而形成德涅斯特溺谷。
(2)德涅斯特溺谷封闭程度较高,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受黑海的影响较小;有德涅斯特河注入,对溺谷内的海水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德涅斯特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大,海水蒸发强度季节变化大。
(3)上游地区冬半年的降水大部分形成积雪,当春季气温回升后,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春季降水量较多,汇入河流的水量较多;春季持续4个月,时间较长。
(4)出海口对于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与交往极其重要;摩尔多瓦东南部距黑海最短距离仅2千米,但没有属于自己的海岸线。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解析】【分析】(1)由材料的信息可知,德涅斯特溺谷所在地区原为德涅斯特河谷及河谷两岸,地势低平,后来,由于地壳下降,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漏斗形狭长海湾,从而形成德涅斯特溺谷。
(2)溺谷的海水盐度较低主要原因:德涅斯特河河水注入,稀释盐度;溺谷相对封闭,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盐度低;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德涅斯特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大,海水蒸发强度季节变化大。
(3)由于河流上游流经的地区冬季寒冷,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水大增;春季时间持续4个月,且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4)摩尔多瓦东南部距黑海很近,只有约2千米,但没有自己的海岸线,没有出海口,成为一个“憋屈”的内陆国。
【点评】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15.【答案】(1)寒流;降低水温
(2)地处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鳕鱼提供丰富的饵料。
(3)此海域风大浪急,海雾较多,以及春季多冰山都对渔船安全行驶、捕捞造成威胁。
(4)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河流众多,地表径流汇入多;湾内降水丰富。
【知识点】洋流成因及其分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依据图文资料,冰山源地主要是北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将北极地区的冰山携带抵达纽芬兰岛的洋流属于来自高纬海区的冷海水,其性质为寒流,可以降低附近海域表层水温。
(2)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主要是寒暖流交汇,从位置来看又位于圣劳伦斯河入海口处,故早期鳕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中纬度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水温适宜;寒暖流交汇处,引起海水上下泛动,导致深层营养盐类上泛,促进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带来丰富饵料;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带来陆地上的营养物质,利于鱼类繁殖。
(3)早期渔民的船舶吨位较小,通讯设备落后,此海域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内风大浪急,由于寒暖流交汇,海雾较多,春季气温回升期间,来自北冰洋的冰山都对渔船安全行驶、捕捞造成威胁。
(4)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主要从气候、洋流、径流、海域轮廓等角度分析。圣劳伦斯湾位于中纬度降水量大;受寒流影响水温低,蒸发量小,海水盐度低;圣劳伦斯河等众多地表径流汇入,带来的大量淡水对海水盐度产生稀释作用,海湾较为封闭与外海高盐度海水不易交换。
【点评】综合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案例
气候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影响陆地沿岸气候 暖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
寒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沿岸寒流对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北海道和北海渔场的形成
上升流 秘鲁渔场的形成
海洋环境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南、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了低纬度地区使用的农药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最佳航线的选择
16.【答案】(1)该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使深层营养物质上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同时形成水障,使鱼类在此集聚,形成渔场
(2)甲地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形成苔原景观;乙地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形成森林景观。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结合区域地理与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该区域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寒暖流交汇处同时会形成“水障”,阻碍鱼群的游动,利于鱼类的集聚。(2)洋流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乙地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形成森林景观;甲地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形成苔原景观。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17.【答案】(1)河水(径流)补给量大于湖水蒸发量;有径(河)流流出,利于排盐,所以湖水盐度低。
(2)夏季。博斯腾湖水量来源于天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夏季天山冰雪融水量最多,且大气降水也最多。
(3)该地博斯腾湖面积较大,较大水域与陆地之间由于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产生了湖陆风;白天,周围沙漠地区增温快,湖泊增温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晚,周围沙漠地区降温快,湖泊降温慢,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根本原因是有河流流出,有利于盐分物质的排泄,降低湖水盐度;其次,从材料可知,河水补给量大于蒸发量,也使湖泊盐度较低。
(2)湖泊最高水位出现的季节是夏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腾湖主要补给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补给湖泊的水量大;夏季降水量也较多,因此,夏季形成了最高水位。
(3)根据材料和博斯腾湖位置示意图可知,博斯腾湖周围陆地是沙漠和农业区,比热容较小,博斯腾湖是面积较大水域,比热容较大,因此,形成了较大的湖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产生湖陆风。具体表现为:白天,陆地沙漠和耕地升温快,形成热低压,湖面升温慢,形成冷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间,沙漠等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湖面降温慢,形成热低压,风从周围的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
【点评】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湖陆风全年均可出现,但以温暖季节为盛。一般是9-10时由陆风转为湖风,17-18时由湖风传为陆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