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六章第四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密度应用(1)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揭西期末)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2.(2021八上·普宁期末)从生活生产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用铜丝做导线
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D.用塑料泡沫制作演出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3.(2021八上·宁明期末)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
C.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D.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的“滚石”
4.(2021八上·坡头期末)目前常用的空调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室内的“热”“搬运”到室外,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空调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氟利昂在室内挂机的蒸发器中汽化吸收热量
B.氟利昂在室外主机的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热量
C.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冷却效果更好些
D.夏天开空调时,常会在玻璃窗上出现水珠,则这水珠应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
5.(2021八上·电白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它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D.图乙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6.(2020八上·郧西期末)早上醒来,小翔同学感觉自己有点发烧,难道……今天就可以不用去考试,太棒了!于是他急忙掏出了体温计甩一甩,开始测量自己的体温,在测体温的过程中,体温计里的水银( )
A.质量变大 B.体积不变 C.温度不变 D.密度变小
二、双选题
7.(2020八上·祥符期末)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 1g 的冰加热, 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 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C.当水从 0℃上升到 4℃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密度逐渐增大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着物质的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三、填空题
8.(2020八上·商城期末)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 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下降,汽油密度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 (选填“上调”或“下调”)。
9.空气因受热体积 ,密度变 而 。热空气 上升后,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 ,人类很早就学会利用 了,例如可以用来 、 、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近代风力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在 上。
10.(2021八上·河东期末)消防员叔叔到学校给同学们进行科普,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空锥形瓶的瓶口用橡皮膜封闭,把它放在开水中,观察到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上凸起,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的,由此可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 (选填“贴近地面爬行”或“直立逃离”)。
11.(2020八上·安庆期末)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密度,从而 (选填“上升”或“下降”)造成的。
12.(2021八上·枝江期末)如图所示,如果把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这是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而上升,推动纸风车转动。由此,暖气管要安装在屋内的 (选填“上方”、“下方”或“中间”)。
13.(2020八上·东辽期末)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范围内它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 ℃时密度最大,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总是先从 (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
四、简答题
14.(2021八上·抚松期末)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五、综合题
15.(2018八上·北京期中)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氯乙烷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 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 态。
(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 大量热量。
(3)同质量的氯乙烷由液体变成气体时体积 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变大,密度变小。
2.【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是利用塑料的导热性较差,阻止热传递的发生,避免炒锅烫手,A不符合题意;
B.用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的导电性能较好,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铜的电阻较小,B不符合题意;
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用水给发动机吸热降温效果较好,C不符合题意;
D.用塑料泡沫制作演出场景中倒塌的“墙壁”,是因为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根据,相同体积的泡沫塑料与其他材料相比,质量较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同体积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A.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A不合题意;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利用了塑料是绝缘体,B不合题意;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材料是利用橡胶耐磨的特性和良好的弹性,C不合题意;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利用了塑料泡沫的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实例:水的比热较大,对于气候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用热水取暖,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 ;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 ; 农村在培育秧苗时,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要往秧田里灌水,夜间秧田里温度不致降的太多,秧苗不致冻坏,早晨再把水放出去,以日照使秧苗温度高一些,有利于生长 。(2)塑料是是绝缘体;(3)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4)塑料泡沫密度小,质量。
4.【答案】D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液化后的液体流回冷冻室内的蒸发器中汽化并吸收热量,在室内挂机中发生,降低室内温度,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把汽化后的气体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吹出的冷空气因密度较大而由高处下降,则热空气因密度较小而由下飘向上方,这样使空气形成对流使室温很快降低,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夏季开启空调,这样室内气温低于外界气温,则外面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窗玻璃上,所以水雾应在玻璃的外侧,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空调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起到制冷的目的。
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5.【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当水的温度为4℃时,密度最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0~4℃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水的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可知,水的体积逐渐变小,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有水的反常膨胀,所以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A点温度为0℃,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图像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根据图像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
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从曲线可看出曲线的最低处即为较深河底的水温。
晶体凝固条件:晶体要凝固,首先温度要达到晶体的凝固点,其次晶体还要不断放出热量。
6.【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
BCD.在测量体温的过程中,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但质量不变,由公式ρ= 知,水银的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在测量体温的过程中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7.【答案】B,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如图可知在 0℃时,冰块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根据 可知,冰块的密度比水小,A不符合题意;
B. D. 如图可知在1g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 如图可知,1g水在4℃时,体积最小,所以当水从 0℃上升到 4℃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变小,根据 可知,其密度逐渐增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由图可得从-4℃上升到0℃的过程中,冰的体积变化情况;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而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大小变化情况,进一步得出答案。
8.【答案】热胀冷缩;变大;上调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和大多数物体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到了冬季,汽油的温度降低,汽油的质量不变,根据 ,体积减小,密度变大,每升汽油中汽油的质量增大,价格应该上调。
【分析】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质量一定时,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9.【答案】变大;小;上升;风;风能;发电;提水;发电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空气的密度变小而上升;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近代风能的利用很广泛,如利用风能发电、提水、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现在人类大规模开发使用绿色能源,利用风能发电.
故答案为:变大;小;上升;风;风能;发电;提水;发电.
【分析】知道风的形成原因以及风能的利用.由于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暖空气体积增大、密度减小而上升;冷空气冷却体积变小、密度增大而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
10.【答案】变小;贴近地面爬行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膨胀,但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
发生火灾时,有毒气体由于温度升高,密度变小,会往上升,所以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
【分析】一般来说物质是热胀冷缩的,根据ρ=可知,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气体会上升。
11.【答案】小于;上升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
【分析】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高的气体膨胀,密度小,易上升;温度低的气体密度大,易下降。
12.【答案】变小;下方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点燃酒精灯,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密度,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安装暖气时暖气片应该靠近地面,暖气周围的空气温度比较高,空气密度比较小,流向上方,使整个房间温度比较高。
【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体积变大,则密度变小。
13.【答案】4;水面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水在0-4℃范围内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4℃时体积最小,质量一定,密度最大.寒冷冬天里密度大的水在下层,下层水的温度高于湖面的水的温度,水总是先从水面开始凝固.
【分析】根据水的反常膨胀的特点分析,同时结合密度的知识即可解决。
14.【答案】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片周围,又受热上升,冷热空气对流,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打开暖气后,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15.【答案】(1)气;液
(2)汽化;吸收
(3)变大;变小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文中提到氯乙烷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由液态变为气态,所以物态变化的名称是汽化,汽化是吸热的。(3)同质量的氯乙烷由液体变成气体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分析】认真读题,从题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本题主要考查汽化、液化的相关知识.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根据密度概念可分析密度的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六章第四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密度应用(1)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揭西期末)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变大,密度变小。
2.(2021八上·普宁期末)从生活生产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用铜丝做导线
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D.用塑料泡沫制作演出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是利用塑料的导热性较差,阻止热传递的发生,避免炒锅烫手,A不符合题意;
B.用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的导电性能较好,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铜的电阻较小,B不符合题意;
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用水给发动机吸热降温效果较好,C不符合题意;
D.用塑料泡沫制作演出场景中倒塌的“墙壁”,是因为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根据,相同体积的泡沫塑料与其他材料相比,质量较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同体积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
3.(2021八上·宁明期末)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
C.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D.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的“滚石”
【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A.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A不合题意;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利用了塑料是绝缘体,B不合题意;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材料是利用橡胶耐磨的特性和良好的弹性,C不合题意;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利用了塑料泡沫的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实例:水的比热较大,对于气候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用热水取暖,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 ;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 ; 农村在培育秧苗时,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要往秧田里灌水,夜间秧田里温度不致降的太多,秧苗不致冻坏,早晨再把水放出去,以日照使秧苗温度高一些,有利于生长 。(2)塑料是是绝缘体;(3)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4)塑料泡沫密度小,质量。
4.(2021八上·坡头期末)目前常用的空调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室内的“热”“搬运”到室外,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空调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氟利昂在室内挂机的蒸发器中汽化吸收热量
B.氟利昂在室外主机的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热量
C.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冷却效果更好些
D.夏天开空调时,常会在玻璃窗上出现水珠,则这水珠应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
【答案】D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液化后的液体流回冷冻室内的蒸发器中汽化并吸收热量,在室内挂机中发生,降低室内温度,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把汽化后的气体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吹出的冷空气因密度较大而由高处下降,则热空气因密度较小而由下飘向上方,这样使空气形成对流使室温很快降低,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夏季开启空调,这样室内气温低于外界气温,则外面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窗玻璃上,所以水雾应在玻璃的外侧,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空调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起到制冷的目的。
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5.(2021八上·电白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它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D.图乙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当水的温度为4℃时,密度最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0~4℃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水的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可知,水的体积逐渐变小,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有水的反常膨胀,所以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A点温度为0℃,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图像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根据图像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
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从曲线可看出曲线的最低处即为较深河底的水温。
晶体凝固条件:晶体要凝固,首先温度要达到晶体的凝固点,其次晶体还要不断放出热量。
6.(2020八上·郧西期末)早上醒来,小翔同学感觉自己有点发烧,难道……今天就可以不用去考试,太棒了!于是他急忙掏出了体温计甩一甩,开始测量自己的体温,在测体温的过程中,体温计里的水银( )
A.质量变大 B.体积不变 C.温度不变 D.密度变小
【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
BCD.在测量体温的过程中,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但质量不变,由公式ρ= 知,水银的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在测量体温的过程中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二、双选题
7.(2020八上·祥符期末)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 1g 的冰加热, 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 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C.当水从 0℃上升到 4℃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密度逐渐增大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着物质的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答案】B,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如图可知在 0℃时,冰块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根据 可知,冰块的密度比水小,A不符合题意;
B. D. 如图可知在1g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 如图可知,1g水在4℃时,体积最小,所以当水从 0℃上升到 4℃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变小,根据 可知,其密度逐渐增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由图可得从-4℃上升到0℃的过程中,冰的体积变化情况;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而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大小变化情况,进一步得出答案。
三、填空题
8.(2020八上·商城期末)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 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下降,汽油密度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 (选填“上调”或“下调”)。
【答案】热胀冷缩;变大;上调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和大多数物体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到了冬季,汽油的温度降低,汽油的质量不变,根据 ,体积减小,密度变大,每升汽油中汽油的质量增大,价格应该上调。
【分析】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质量一定时,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9.空气因受热体积 ,密度变 而 。热空气 上升后,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 ,人类很早就学会利用 了,例如可以用来 、 、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近代风力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在 上。
【答案】变大;小;上升;风;风能;发电;提水;发电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空气的密度变小而上升;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近代风能的利用很广泛,如利用风能发电、提水、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现在人类大规模开发使用绿色能源,利用风能发电.
故答案为:变大;小;上升;风;风能;发电;提水;发电.
【分析】知道风的形成原因以及风能的利用.由于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暖空气体积增大、密度减小而上升;冷空气冷却体积变小、密度增大而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
10.(2021八上·河东期末)消防员叔叔到学校给同学们进行科普,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空锥形瓶的瓶口用橡皮膜封闭,把它放在开水中,观察到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上凸起,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的,由此可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 (选填“贴近地面爬行”或“直立逃离”)。
【答案】变小;贴近地面爬行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膨胀,但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
发生火灾时,有毒气体由于温度升高,密度变小,会往上升,所以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
【分析】一般来说物质是热胀冷缩的,根据ρ=可知,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气体会上升。
11.(2020八上·安庆期末)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密度,从而 (选填“上升”或“下降”)造成的。
【答案】小于;上升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
【分析】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高的气体膨胀,密度小,易上升;温度低的气体密度大,易下降。
12.(2021八上·枝江期末)如图所示,如果把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这是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而上升,推动纸风车转动。由此,暖气管要安装在屋内的 (选填“上方”、“下方”或“中间”)。
【答案】变小;下方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点燃酒精灯,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密度,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安装暖气时暖气片应该靠近地面,暖气周围的空气温度比较高,空气密度比较小,流向上方,使整个房间温度比较高。
【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体积变大,则密度变小。
13.(2020八上·东辽期末)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范围内它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 ℃时密度最大,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总是先从 (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
【答案】4;水面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水在0-4℃范围内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4℃时体积最小,质量一定,密度最大.寒冷冬天里密度大的水在下层,下层水的温度高于湖面的水的温度,水总是先从水面开始凝固.
【分析】根据水的反常膨胀的特点分析,同时结合密度的知识即可解决。
四、简答题
14.(2021八上·抚松期末)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答案】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片周围,又受热上升,冷热空气对流,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打开暖气后,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
五、综合题
15.(2018八上·北京期中)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氯乙烷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 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 态。
(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 大量热量。
(3)同质量的氯乙烷由液体变成气体时体积 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气;液
(2)汽化;吸收
(3)变大;变小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文中提到氯乙烷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由液态变为气态,所以物态变化的名称是汽化,汽化是吸热的。(3)同质量的氯乙烷由液体变成气体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分析】认真读题,从题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本题主要考查汽化、液化的相关知识.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根据密度概念可分析密度的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