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联系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能够结合实例说明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能够说明河流的补给类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通过绘制示意图,说明河流与地下水、河流与湖泊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地理实践力)
4.通过案例学习,能够运用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现实问题。(人地协调观)
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为什么急剧萎缩?
【思考题】
咸海位于中亚,水域面积曾达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四大湖泊。20世纪60 年代以来,咸海水域面积不断缩小。1987年,咸海分成南北两部分。1998年,咸海水域面积缩小至2.98万平方千米,在世界湖泊中仅排第八位。目前,咸海水域面积仅数千平方千米。
新课导入
形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数量最少
但分布最广
数量最大
分布次之
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空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供应人类
所需的淡水
1
2
3
陆地水体的组成
陆地水
世界水储量(100%)
1.冰川
2.地下淡水
3.其他淡水
4 .永冻土底冰
5 .湖泊淡水
6 .土壤水
7 .大气水
8 .沼泽水
9 .河水
10.生物水
4
5
6
7
8
9
10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淡水2.53%
海洋水96.53%
冰川水是陆地淡水的主体,但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
人类利用的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全球淡水储量的0.3%)
陆地水体的组成
水圈主体是海洋水,陆地水只占3.47%
自然环境对陆地水体的影响
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
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
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
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1)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流量、蓄洪防旱、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3)经济价值:提供淡水资源,具有航运、发电、种植、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第65页贝加尔湖的材料(文字+图)。思考以下问题:
1.贝加尔湖是怎样形成的?
2.贝加尔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上蓄水量
最大的淡水湖泊?(综合思维)
3.贝加尔湖的开发利用方向有哪些?
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气候:纬度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
地形地质:地壳断陷,不断加深;
河流注入;地下水资源丰富。
旅游,航运,养殖,生态服务等
【活动1】咸海 VS 贝加尔湖
溯源侵蚀
咸海 贝加尔湖
性质 咸水 淡水
目前 水域面积 数千平方千米 3万平方千米
平均水深 16米 700米
水量 70亿立方米 23.5万亿立方米
蒸发量 1000毫米(大) 小
阅读课本65页及下列图文资料
思考:造成咸海和贝加尔湖性质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贝加尔湖
咸海
【活动1】咸海 VS 贝加尔湖
为什么地理位置差不多的两个湖泊,性质截然不同?
1.描述咸海的地理位置。
2.描述咸海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纬度位置:40-45°N,北半球,中纬度,温带。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咸海在700万~250万年前形成,当时地壳下沉,地面水汇聚,是海侵的遗迹。250万~1万年前,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都注入咸海,使水位经常保持不变。
【活动】咸 海
气候特点:全年降水少,冬冷夏热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4.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河流水:阿姆河和锡尔河。
冰川融水
大气降水(少量)
【活动】咸 海
咸海在700万~250万年前形成,当时地壳下沉,地面水汇聚,是海侵的遗迹。250万~1万年前,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都注入咸海,使水位经常保持不变。
【活动1】咸海 VS 贝加尔湖
01
02
03
纬度位置差异:
咸海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
补给水源差异:
咸海补给河流少,流量小
贝加尔湖补给河流数量多,汇水面积大,补给水量大
湖泊水量差异:
贝加尔湖断层构造发育,湖盆每年展宽2厘米,湖水深度大,水量多
影响因素
贝加尔湖
咸海
河流水
湖泊水
冰川/积雪
地下水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图中展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可能包括哪几种水体?
大气降水除了补给河流之外,还能补给哪几种水体?
其他水体还有补给关系吗 尝试写出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降水
河流补给是指河流水的来源。
读右图,思考并回答:
土壤水
生物水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
每年5月到10月,是东南亚的雨季,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11月到翌年3月,是东南亚的旱季,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
因此,湄公河水位在旱季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
活动:根据案例材料与图片,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补给过程?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活动:根据案例材料与图片,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补给过程?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湖泊补给河流
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和湖泊)
(源头湖)
削峰补枯、调节径流
河流中下游湖泊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和湖泊)
(吞吐湖)
人为调节河流径流
人工湖泊——水库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和湖泊)
河流补给湖泊,一旦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涸
内流区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和湖泊)
尾闾湖
湖泊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湖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
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
4.根据信息,分析咸海急剧萎缩的原因
【活动】咸 海
1960年代建设运河把阿姆河的水从上游截出,运河建成后,成千上万的移民来到阿姆河、锡尔河及新运河流域,开垦和灌溉了660万公顷的水田和棉田,使该流域成为新的粮棉生产基地。
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用水增加,使得入湖水量持续减少
长期以来,咸海水量收入远小于支出。
当河流涨水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补给地下水,把部分河水暂存地下。
当河流水位下降,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和地下水)
决定因素:河流与湖泊之间的位置关系
思考:地处地上河地区的河流河段与地下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河流单向补给给地下水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和地下水)
读图4.6,回答问题:
描述松花江和阿克苏河年内个月径流量的异同点。
相同点:年内个月径流量变化大,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
不同点:松花江年内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阿克苏河有一个主汛期,夏汛。
【活动】阿克苏河VS松花江
松花江位于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夏汛;冬季降雪、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
松花江
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永久积雪(冰川广布)。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阿克苏河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冰川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
西藏仁龙巴冰川(帕隆藏布江源头)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积雪量越大,温度高,水量越大
汛期在春季(气温回升)
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积雪融水
雨水
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
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3.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
【活动】科罗拉多河
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
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上游的主要补给形式为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下游的主要补给形式为地下水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源头海拔高,冬春季节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上游及源头地区冰雪厚度大,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因此夏季径流量较大。
【活动】科罗拉多河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
3.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胡佛大坝建成前,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大坝建成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减小。
【活动】科罗拉多河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
雨水补给
径流量与降水具有一致性,降雨多,径流量大
汛期在雨季(有冬汛和夏汛之分)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
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分布地区径流示意图雨水补给(大气降水)永久性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河流的补给类型雨季(夏秋为主)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夏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春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最稳定补给)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降水积雪融水降水冰雪融水湖泊、地下水1、单一水源补给的河流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2、不同地区的河流从各种水源中得到的水量不同,即使同一条河流,不同季节的补给类型也不一样。这种差别主要是由流域气候条件决定的。3、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汛期在冬季。1.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湖泊位于河流的头 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的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的 D.湖泊与河流相通
2.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总是同步变化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更快
D
D
读我国某河流与某湖泊水位变化示意图,该湖泊与该河流有互补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练习】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下渗作用 B.人为引水 C.蒸发作用 D.冰雪融化
4.推测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C
B
【练习】
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湖泊水位最高时刻( )
A.甲 B.乙 C.丙 D.丁
C
B
【练习】
拓展知识点:河流特征描述
1、河流水文特征(具体分析看学案)
思考方向 描述术语
水文特征 水位 水位高(低)
流速 流速大(小)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汛期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X季
水能 水能资源丰富(贫乏)
拓展知识点:河流特征描述
1、河流水系特征
思考方向 描述术语
水系特征 发源地 发源于......
流向 自.....流向......(根据地形判断:水往低处流)
支流 支流多(少);水网密布
水系形状 盆地:向心状;山地:放射状
落差 落差大还是小(根据地势落差判断)
流域面积 大(小)
河道 弯曲或平直(按照实际情况,可不写)
潜水是理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流动方向为自高出流向低处。一般埋藏浅,易开采,易污染。
承压水是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如果承压水位高于上部隔水层,在地形条件适宜时,其天然出露或人工凿井的水会喷出地面形成自流井。压力大处流向压力小的地方。埋藏深,不易污染,水质好,流量稳定。
【知识拓展】潜水VS承压水
方法一∶
左图中作与河流垂直的辅助线和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于①②③点。
①
②
③
尝试判断图中等值线弯曲处的的水体补给关系。
潜水水位比两侧较高,河水补给潜水。
④
⑤
⑥
⑤=⑥<④
可看出数值的大小∶①<②=③,
由此可判断图中等值线弯曲处的潜水水位比两侧低,因此是潜水补给河水。
流向:垂直于等潜水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
【知识拓展】地下水与河湖的互补关系
方法二∶分别画出图中河流两侧潜水的运动方向。
潜水补给河水
河流补给潜水
左岸河流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流
左
右
【知识拓展】地下水与河湖的互补关系
1.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
①河流流向如何?
②画出河流左右岸潜水的流向。
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1—2题
【练习】
【小结】
大气降水
河水
冰川积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1.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湖泊位于河流的头 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的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的 D.湖泊与河流相通
2.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总是同步变化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更快
D
D
读我国某河流与某湖泊水位变化示意图,该湖泊与该河流有互补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练习】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下渗作用 B.人为引水 C.蒸发作用 D.冰雪融化
4.推测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C
B
【练习】
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湖泊水位最高时刻( )
A.甲 B.乙 C.丙 D.丁
C
B
【练习】
请在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标题文字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7.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8.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9.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能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C
B
D
【练习】
10.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1.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请在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标题文字
D
C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练习】
1、河流
湿润区降水量>蒸发量
河网密布
干旱区降水量<蒸发量
河网稀疏
河流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分为内流河、外流河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调节流域气温
塑造地貌景观
影响人类活动
非季风区
季风区
2、湖泊
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
青海:青海湖(最大咸水湖)
江西:鄱阳湖(最大淡水湖)
湖南:洞庭湖(第2大淡水湖)
江浙:太湖
内蒙:呼伦湖、居延海(黑河)
新疆:台特玛湖、罗布泊
吉林:长白山天池(最深)
云南:滇池、洱海
人工湖泊—水库:调节径流
3、冰川
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
大陆冰川(冰盖):南极和格陵兰岛
山岳冰川:中国
多年积雪
压实、结晶冻结冰
缓慢下移
最热月积雪区下限
降雪量与消融量平衡线
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
【抄笔记】
4、沼泽
低洼而过度湿润地面,湖泊演化的阶段
水运动缓慢,土壤通气状况恶化
滞蓄水分,环节洪峰,补给河流微弱
5、地下水
分布普遍,受气候影响小
水量稳定、水质好,不易污染
理想供水水源
1、河流
湿润区降水量>蒸发量
河网密布
干旱区降水量<蒸发量
河网稀疏
河流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分为内流河、外流河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调节流域气温
塑造地貌景观
影响人类活动
非季风区
季风区
2、湖泊
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
青海:青海湖(最大咸水湖)
江西:鄱阳湖(最大淡水湖)
湖南:洞庭湖(第2大淡水湖)
江浙:太湖
内蒙:呼伦湖、居延海(黑河)
新疆:台特玛湖、罗布泊
吉林:长白山天池(最深)
云南:滇池、洱海
人工湖泊—水库:调节径流
3、冰川
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
大陆冰川(冰盖):南极和格陵兰岛
山岳冰川:中国
多年积雪
压实、结晶冻结冰
缓慢下移
最热月积雪区下限
降雪量与消融量平衡线
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
【抄笔记】
4、沼泽
低洼而过度湿润地面,湖泊演化的阶段
水运动缓慢,土壤通气状况恶化
滞蓄水分,环节洪峰,补给河流微弱
5、地下水
分布普遍,受气候影响小
水量稳定、水质好,不易污染
理想供水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