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9 14: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海-气相互作用
气候异常与秘鲁洪水
秘鲁沿海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然而,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候异常现象
如何监测这种现象
第四章 第3节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海洋和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其中水、热交换,对气候以至地理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对气候和地理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海洋和大气间的水热交换
第四章 第3节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海洋
大气
降水
蒸发
1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2.
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还给海洋
水分交换
海洋和大气间的水分交换
第四章 第3节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多,有时降水少。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量就是一个地区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活动】了解水量平衡的原理(课本P73)
1.估算陆地和海洋对大气水汽的相对贡献,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2.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
3.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
海洋
径流
第四章 第3节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多,有时降水少。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量就是一个地区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活动】了解水量平衡的原理(课本P73)
3.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
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
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减少),降水量不变,海陆间水汽输送增加(减少),
则陆地降水量就会增加(减少),蒸发量减少(增加),径流也会相应增加(减少)。
第四章 第3节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海洋
大气
太阳辐射
盛行风传递能量
长波辐射热传导
蒸发(海水热量被带走)
液化(热量被释放到大气)
1
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2
增温的海水,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加热近海面大气,并通过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①海水蒸发使海水失去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②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中带来的热量释放出来。
5.
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
海洋和大气间的能量交换
物质交换
能量交换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活动】了解热量平衡的原理
纬度低于30N,热量收入多于支出;纬度高于30N,热量收入则少于支出,且在极地差值达到最大。
热量收入
热量支出
400
800
1200
1600
辐射热量【J/(m2·d)】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N
纬度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不会
通过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将低纬海区盈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海区释放,调节了全球热量平衡。
请同学们描述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根据热量收支情况赤道会不会越来越热,极地会不会越来越冷?为什么
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海洋比热容大)
北半球 最高温 最低温
陆地 7月 1月
海洋 8月 2月
南半球 最高温 最低温
陆地 1月 7月
海洋 2月 8月
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和缓
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
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海洋与陆地气温最高月、最低月差异
4.15 海洋与大气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示意图
读教材图4.15,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气相互作用中,________是大气的热量来源,_______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源地。
(2)海—气热量传输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气水汽传输的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海洋
海洋
大气中水汽凝结,释放出吸收的热量
海水蒸发失去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
海水蒸发,水汽进入大气;
大气降水通过水循环回归海洋
【活动】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位于北极圈内的卑尔根,是挪威第二大城市,同时还是挪威西海岸最大最美的港都,这里气候温和多雨,是一座“雨城”。
在卑尔根有个笑话,有个游客问当地一名男孩何时会停雨,男孩答“不知道,我只是十二岁”。
同时,卑尔根也是挪威其中一个最温暖的城市。
简要说明北大西洋暖流对卑尔根气候的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携带赤道地区的热量到达极地地区,塑造了卑尔根带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
【活动】了解水热平衡的原理
有数据统计,每年北大西洋暖流向西欧与北欧每千米海岸输送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
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进行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活动】分许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课本P75)
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两岸温度东低西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热量交换)最终产生热力环流。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并说明该环流对太平洋东西两岸降水的影响。
2.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降低,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
3.说明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
沃克环流
东岸:温度低且气流下沉,空气干燥,降水少;
西岸:温度高且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降水多。
沃克环流
中东太平洋水温低
西太平洋水温高
沃克环流
干旱
降水
正常
【活动】分许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课本P75)
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两岸温度东低西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热量交换)最终产生热力环流。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
2.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
3.说明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
沃克环流
读图4.17,描述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与西部海区的海温距平特点。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冬部地区降温明显,表层海水水温升高甚至超过2℃,西部地区降温弱。
【活动】分许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现象。
2.成因:东南信风加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
拉尼娜现象
影响:
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较正常年份气温下降、降水变少,更加干旱;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气温上升、降水变多,甚至发生洪涝灾害。
②赤道附近大洋东侧离岸风增强,上升流变强,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增多,渔场增产。
拉尼娜的影响
拉尼娜的影响
③使东亚冬季风变强,冬季较正常年份更冷,常发生雪灾、牲畜冻死,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④使我国夏季风变强,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早去得迟、雨季变长,可能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
⑤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偏多(赤道附近大洋西侧水温偏高对流较强),且台风路径偏西(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变得比正常年份偏强)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热夏冷冬
南旱北涝
粮食歉收
拉尼娜影响
读图4.17,描述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与西部海区的海温距平特点。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地区升温明显,尤其是东部地区,表层海水水温升高甚至超过5℃,西部地区升温弱,甚至出现负值。
【活动】分许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课本P74)
2.成因:每隔几年,东南信风突然减弱,甚至转为西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冷海水上涌现象减弱甚至消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升高,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温现象。
3.影响:
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秘鲁洪灾
印尼山火
厄尔尼诺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还会造成哪些影响?
秘鲁寒流减弱
上升流削弱
饵料减少,
鱼类大量死亡
鸟类失去食物来源,大量死亡或迁徙
海洋捕捞业衰落,经济萧条
厄尔尼诺的影响
③使东亚冬季风变弱,出现暖冬现象
厄尔尼诺的影响
④使我国夏季风变弱,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季变短,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
⑤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变少(赤道附近大洋西侧水温偏低对流较弱),且台风路径偏东(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变得比正常年份偏弱)
厄尔尼诺的影响
全球水热平衡
能量交换
水分交换
一般表现
海-气相互作用
区域异常
热带太平洋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影响气候与人类活动
【小结】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相反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常现象。据此回答3~4题。
3.在厄尔尼诺年份,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C.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4.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B.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D.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
C
D
【练习】
读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图,完成第5题。
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澳大利亚东部降水会增加 B.秘鲁渔业将喜获丰收
C.中国可能出现寒冬 D.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
D
【练习】
读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①~④海区中,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中,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的海区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A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