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英吉沙县 2022—2023 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
生 物
卷面满分 100 分 考试用时 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 A 后的方框涂黑。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B.①和②均能萌发形成幼苗
C.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只来自于种子中的糖类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果脯在施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
3.下列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相同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循环的发现
②DNA衍射图谱
③端粒学说中染色体两端的端粒的标记
④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⑤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⑥DNA的半保留复制
⑦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⑧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A.①③④⑦⑧ B.②③⑤⑦⑧ C.①④⑤⑥⑧ D.③④⑤⑦⑧
4.自然界中存在一类“单向杂交不亲和性”(UCI)玉米,其花粉可以外传并产生可育后代,但不接受外来的花粉。研究发现该类玉米中有多个UCI位点,其中之一的Ga2位点不亲和是由于普通材料的花粉管在Ga2材料的花丝中延伸时受阻所致。为探究Ga2位点在玉米无隔离制种及生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通过回交转育将Ga2位点导入杂交种“郑单958”的双亲并通过杂交获得“Ga2型郑单958”。种植结果表明,含有纯合Ga2位点的“郑单958”花粉管顶端的甲酯化程度增加,可规避其他普通玉米花粉的污染而保持自身种子纯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向杂交不亲和是指该类玉米无法与其他玉米杂交的现象
B.单向杂交不亲和有利于该类玉米在自然状态下保持纯种和扩大自身基因的传播
C.含有纯合Ga2位点的“郑单958”花粉管顶端的甲酯化程度增加可以阻止普通玉米花粉管在其花丝中的延伸
D.回交转育将Ga2位点导入杂交种“郑单958”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5.在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要对其中的某种微生物进行研究,就必需获得其纯培养物,以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离和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
B.分离和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手段是平板分离微生物
C.涂布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是平板分离法常用的两种方法
D.平板分离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C.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12
D.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
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B.体内的激素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C.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D.激素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8.暹罗猫某种酶能在毛皮中产生深色色素,但编码酶的基因中发生“温度敏感型”突变,使得突变后的蛋白质在一种温度下功能良好,但在其他不同(通常更高)温度下不起作用。导致了暹罗猫独特的手脚尾等颜色深,其他大部分部位颜色浅的特点。根据这些信息和你学到的基因和性状关系的内容,解释暹罗猫的毛皮色素沉积模式不正确的是( )
A.尾等部位表现为深色是因为该酶在较低体温处功能良好
B.基因能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控制性状
C.生物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
D.不同颜色表明,基因在不同部位的表达水平不同
9.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X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实验1 ? 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培养
实验2 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
实验3 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5℃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处理应为培养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
B.实验2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其对应的实验结果为曲线a所示
C.b组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增加培养液后曲线与a一致
D.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须通过预实验确定最适稀释度再进行统计
10.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
B.在ac段增加反应物浓度,不--定加快反应速率
C.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pH、反应物浓度等
D.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
11.以下选项不属于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有效措施的是( )
A.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
B.“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
C.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D.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2.下列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
①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白菜-甘蓝” ②对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培育作物新品种 ③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④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利用动物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大脑细胞中的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缠结物能够杀死细胞,导致令人虚弱的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种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之间的差异只与其基本单位氨基酸有关
B.破坏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的空间结构可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C.各种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一定都含有21种氨基酸
D.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4.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以蜂王浆为食的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而以花粉、花蜜为食的幼虫则发育成工蜂,幼虫发育成蜂王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DNA甲基化是发育成蜂王的关键步骤,其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B.抑制Dnmt3基因表达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C.Dnmt3基因大量表达很可能会诱导工蜂的形成
D.可以通过食物引起生物表现型的改变
15.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D.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
16.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通过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的复杂调控,实现细胞中基因在时间、空间上高度有序的选择性表达,进而形成生物体复杂的性状表现。蜂群受精卵发育幼虫取食蜂王浆最后发育成蜂王,这种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科学家发现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该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
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二、综合题,共52分
17.取生理状态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随机均等分成A、B两组,将A组幼苗放在完全培养液中,将B组幼苗放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30℃)下培养。
(1)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组玉米幼苗下部叶片(老叶)颜色不同,A组呈绿色,B组呈黄色,而两组幼苗的上部叶片(新叶)都呈绿色,已知Mg2+是可再度被利用的元素,推测B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可以对两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加以探索,实验结果是使用下部叶片为实验材料B组滤纸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颜色)色素带宽度与A组相比几乎没有或较窄,而使用上部叶片为实验材料两组所得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3)科学家进一步研究A组玉米苗的根对培养液中Mg2+吸收与温度的关系。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10~40℃范围内温度变化对玉米幼苗根吸收Mg2+速率的影响,预期Mg2+吸收速率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缺Mg2+对玉米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将A组和B组下部叶片均置于pH与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相同且等渗的环境中破碎,将叶绿体分离出来。将分离得到的两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照光后只有___________组有氧气释放,说明缺Mg2+最终影响了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18.图一是置于适宜环境中的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图二是人体中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当刺激c处产生兴奋时,A侧的兴奋处为______电位,B侧为_______(填“正”或“负”)电位.此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的。
(2)如果将图一中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上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__次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的指针先向________(填“右”或“左”)偏转。
(3)图二的结构名称是_____。神经纤维D在F中的细小分枝膨大部位叫作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二中的C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F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19.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示意图(甲图)和碳循环示意图(乙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此图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成分。
(2)甲图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则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若D是分解者,则过程5是_____,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乙图中,物质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研究豌豆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结灰种皮种子的植株总是开紫花,结白种皮种子的植株总是开白花。为此,某同学假设豌豆的花色和种皮的颜色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所学,利用两个纯合品系设计了如下两个连续实验:
同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得了以下信息:科学家在豌豆的染色体上找到了与花色基因、种皮颜色基因线性排列的可标记片段S,实验发现S片段经常跟同源染色体上的其他片段发生互换。
(1)由实验1可知,豌豆花色、种皮颜色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若该同学的假设正确,实验2中的F2的表型及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1和2分析,灰种皮基因和紫花基因可能是同一个基因或______________。
若灰种皮基因和紫花基因是同一个基因,则让实验1中的F1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源染色体中的“互换”行为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或片段)间距离越近,发生互换的概率越低。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紫花基因和S、灰种皮基因和S之间的互换概率,结果二者相同,推测灰种皮基因和紫花基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1.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在基因工程在动植物育种上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 A 是__________,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剪接过程。
(2)在上述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 有________(用图解中序号表示)。(注:获取目的基因方法有人工合成法,例如:以 mRNA 模板逆转录合成 DNA。)
(3)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这种变异的来源是________。
(4)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______。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 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D
6.B
7.C
8.D
9.B
10.D
11.C
12.D
13.B
14.A
15.C
16.D
17.(1)老叶因叶绿素分解呈现黄色,新叶获得了来自老叶的Mg2+后颜色不受影响
(2)蓝绿色和黄绿色
(3)10℃到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升高;30℃到4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4) 细胞质基质 A
18.(1) 负 正 双向
(2) 两 相反 右
(3) 反射弧 突触小体 大脑皮层
(4)肌肉收缩
19.(1) 捕食与竞争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3) 化石燃料的燃烧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1) 紫花、灰种皮 种皮灰色、开紫花的植株:种皮灰色、开白花的植株:种皮白色、开紫花的植株:种皮白色、开白花的植株=1∶1∶1∶1
(2) 同一染色体上不发生互换的两个基因 种皮灰色、开紫花的植株:种皮白色、开白花的植株=3∶1
(3) 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时期 同一个基因
21.(1) 运载体 质粒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①②④
(3)基因重组
(4) 目的基因(抗枯萎病的基因)已表达 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