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9 11:05:28

文档简介

起来。凡是明发在家吃饭的日予,她总要起个大早,给明发买儿样配胃口的小莱
“静兰!”明发醒了,“这么早,列哪里去?”
“买莱去。”静兰见文夫醒了,问:“你想吃点什么?”
“随便。”明发翻了一个身又睡了。
静兰心里有点难过。丈夫总说“随便”“随便”,好像家里的一切,都可有可无似的。
静兰叹了一口气走出门来,马路上空荡荡的。这两年来,静兰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和明发中
间,好像隔了一道墙。
静兰买了一篮苯素小莱,正想回家,却看见一个鱼摊的木盆里,堆满了指头这么粗的淡水虾,一
只只透明发青,活蹦乱跳。
“虾,这么大的虾!”静兰心里亮了一下,毫不犹豫地称了一斤。虾给她带来了回忆。
解放前两年,明发失业,一家四口怎么活呢!于是夫妻俩晚上轮流到河边钓鱼虾卖。一次,静
兰钓到许多大虾,尽管孩子饿,哭着要吃,但还是卖了换钱。解放后第三年,明发有了工作,一家人
缓过了一口气。一次,静兰买回一斤大虾。“快来看,这么大的虾!”静兰把虾放在脸盆里,虾跳蹦
着,爬着。明发和两个孩子围在盆边看,拿草棒去逗,父子三个乐得哈哈大笑。
“静兰,你发叛啦?”抬头一看,原来是朱大姐。朱大姐是生产组长。她郑重地说:“我们组今晚
上要开个生产会议,有任务。”
“哦!”静兰应了一声。
静兰走到家门口,看了看篮里的虾,止不住心跳起来。她推门进去,发现屋里肃静,明发披了一
件上衣,头发搔得都竖在头上,头也不抬地趴在桌边,在纸上画着什么。
许久,静兰沉不住气了:“明发,我今天买到虾了。”
“哦!”明发没抬头。
“明发,你看。”
这次明发回过头来了:“你又何必麻烦呢,我随便吃什么都行”随后又回过头去在纸上画开了。
①静兰拿着那碗虾悄悄走进厨房,眼泪涌满眼眶。已经是立春时节了,但是她心里却觉得冰
凉的。
晚上的会上,朱大姐动员姊妹拿出干劲来,七天完成一万只紧急订货。工厂里来的代表发言
了,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又讲又念,还说了许多数字。开始静兰没听进去,但看到他那种聚精会
神的样子,想起了明发。也是这种皱巴巴的纸,也是这种聚精会神的样子。这种事情有什么让人着
迷的呢?
她开始想了解一下,就认真听下去了。散会以后她发现自己破例地没有做完带来的针线,两双
袜子只补了一只半。
武功县高一语文期中试题-4-(共10页)
静兰回到家,明发和孩子都睡了。她在桌边坐了下来。桌子上放着明发画过的纸,皱巴巴的,
却精心画了许多框框圈圈。“他多认真,哪里是个‘随便’的人啊!”静兰心里仿佛塞了许多东西。
最后一个数字紧紧地抓住了她:七天,一万。这是今天开会的时候,大家说得最多的,七天,完成一
万只订货。
第二天上工,静兰头也不抬地干了起来,脑子里却反复地、固执地出现一个东西:七天,一万只;
七天,一万只。她看看朱大姐,一个人蹲在院子里,小心翼翼地摆弄一个旧电风扇。
静兰觉得奇怪,下了班,就问她在干什么。朱大姐悄悄地说:“我在做机器。用机器来剥胶质
线的皮就快了。上次我参观展览会的时候,看过这种机器。机器上要用一个圆盘,这么大,木头的
也行,你是不是有办法?”
“我?”静兰想了想,胆怯地说:“我家柴堆里有一个圆树墩,可不可以拿来自己削削看?”
“可以,可以,怎么不可以?”朱大姐的嗓门又高了起来,静兰匆匆跑回家,拿来那块圆木。和朱
大姐一起,用刀削,用沙皮磨,手上起了泡,木盘做出来了。
但是木盘比较硬,压下去连胶质线里的钢丝也切断了。朱大姐提议木盘轮上装一条有弹性的
厚橡皮。于是分工,朱大姐在家修配零件,静兰做橡皮。
夜深了。静兰坐在电灯底下,用刀片小心翼翼地削着橡皮,她要把橡皮削薄,再包上去。但削
完一看,橡皮是薄了,不过厚薄不匀,根本不行。“明天是第三天了,任务完不成怎么办?”谁家的自
鸣钟当当敲了十二下,“明发该回家了,孩子们踢被子了没有?”多年习惯了的想法,突然闯了进来,
但是它们闪现了一下,立即被手里那堆橡皮赶跑了。
“静兰!”
②静兰回头一看,见明发站在门口,眼泪再也制上不住,簌簌地掉了下来。
明发拿起橡皮和木盘,看了看,比了比,说:“拿这厚橡皮做个滚盘不就行了?”
“对!对!”静兰眼睛都发亮了,但想了想又说:“可怎么把它弄得很圆呢?”
明发说:“到我们厂里的车床上一车,不就行了。”
静兰还想问一问,可明发已连拥带推地拉她出了门。
明发拉静兰走进一家点心店,要了两碗什锦面。
什锦面来了,静兰埋头吃了起来。
“静兰,你辛苦了,多吃一点。”静兰忽然看见伸过来一双筷子,筷上夹着一只鲜红的大虾。
③静兰泪水盈眶。那一道墙,已消失得千千净净。
走出店门,两个人紧挨着走着。他们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在同一条路上。他在为加快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提高指标,妻子也正在为这个努力。
夜深了,风也大了,忽然隆隆一阵雷响,接着就洒下点儿雨来。
武功县高一语文期中试题-5-(共10页)武功县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3分)C(A项,“其精神的出现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
类的历史一样久远”,选项偷换了概念。B项,“传统手工工匠虽然远离了人们的生活”错误。材料一中说的
是“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文中说的是“似乎”。D项,“他们一定能成为勇于担当、开拓创
新的建设行业骨干”错误。材料三说“同学们且行且思,从实践与访谈中感悟学科专业前沿和建筑业转型趋
势,深入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2.(3分)C(“如果能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就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
“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为
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才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文章所说是必要条件,而选项变成充分条
件,同时选项以偏概全。)
3.(3分)B(材料二的中心是通过创造和讲好“工匠故事”,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A项,“日复一日与孤独
相伴…”“文物的医生”,讲述“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能支撑材料二观点。B项,“…企业往往是行业里
的奢侈品牌”“因为要做到完美必须耗时长,成本高,因此价格也会更高”,体现的是“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
要意义,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C项,“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其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
称一绝”,讲述“工匠精神”深人人心,能支撑材料二观点。D项,“报道《大国工匠》,讲述不同岗位劳动者用
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讲述“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能支撑材料二观点。)
4.(3分)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列举叶金龙、吴玉泉、赵水林等典型人物,论证了一批批国家
级技能大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使论证真实、科学、直观,更具说服力。(2分)
5.(5分)①深入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创造更多“工匠故事”。②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开展以弘扬工匠
精神为主题的宜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③深入开展
学习实践活动,与新时代工匠面对面访谈交流,从实践中深人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答出一点得
2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3分)A(B项,“从中可见她始终将家庭放在首位”错,丈夫该回家了,孩子是否踢被子的想法只是“闪现了
一下”,再从她做木盘、削橡皮,心里总想着怎样完成任务等看出,她后来很重视工作,正在“为加快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努力。C项,“这使她完全理解了自己的丈夫”错,原文说“这种事情有什么让人着迷的呢?”可见,
她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丈夫,她是想了解一下他们为什么会对“这种事情”那么“着迷”,才认真听下去
的。D项,“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错,当时社会正在“加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们满怀希望,“正在努
力”,不能用“夜深、风大”来暗示。)
7.(3分)A(“对待家庭的态度、人生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错误,“隔了一道墙”的感觉只是静兰对明
发不太关心家务的不解,后文“他们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在同一条路上”表明,他们之间没有“严重的分
歧”。)
8.(6分)第①处是委屈的泪水,因为丈夫一直说“随便”,所以感觉自己被忽视,扑在家庭上的热情也受到了打
击:第②处是因无助与焦虑而流泪,也有丈夫突然出现帮助自己的感动,自己在最困难时,明发的出现让静
兰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第③处是两人的嫌隙完全化解,关系达到了新的境界,丈夫的关怀让静兰温暖幸福
从而流泪。
9.(6分)作者没有采用当时通行的宏大革命视角,而把目光聚焦在日常生活之上:静兰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家
庭妇女,她一心扑在家庭上,面对生活琐事也没有丧失热情,渴望得到丈夫的关注,怀念和丈夫以前的岁月:
但是在寻找与丈夫的隔闵的原因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开始蜕变成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完成了
自我超越。
武功县高一语文期中试题-答案-1(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