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
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本卷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送别袁老!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袁隆平逝世,享年 91 岁。1996 年 9 月 18
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施密特 CCD 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主带小行
星。1999 年 10 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81
17Yuanlongping),以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敬意。据此完成 1--2 题
1.试推断“袁隆平星”不在下列哪个天体系统中( )
A.总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下列关于“袁隆平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环绕太阳运动 B.它的体积与地球相似
C.它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D.它四周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裹
2021 年 11 月 7 日 20 时 28 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
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的出舱标志着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漫步”,她身着的新
舱外服也在太空中首次亮相。下图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王亚平(右)结束出舱任务的照片,据此完成 3--4 题。
3.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 )
①隔绝高低温 ②保持压力平衡
③防强辐射 ④减轻失重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航天员出舱时不能观察到的是( )
A.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
B.黑色天幕上无数明亮的星星
C.太阳照射下的明亮舱体
D.划过天幕的众多流星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第 1页,总 7 页
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 2920m,建设了全国
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园区建成后,
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
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
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
促”。近年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
提高到 1.2m。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完成 5-
-7 题。
5.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
A.人口少 B.海拔高 C.纬度低 D.气温高
6.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 )
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B.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C.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D.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7.推测园区光伏发电不稳定的原因有( )
①天气变化大 ②昼夜差异大 ③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 ④人口数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 2016 年 12 月
6 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
颗“大痣”(如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
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 3600℃,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 58
00℃.据此回答第 8题
8.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 两极地区的极光现象 B. 太阳东升西落
C. 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 D. 指南针失灵
9.右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部分)图,读图判断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 B 为地幔 B. 图中 C 为地壳
C. 图中 E 为古登堡界面 D. 图中 F 为陆地部分
右下图为地球上大气 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
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 1)。读图完成 10--11 题。
10.地质时期,地球 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A.海陆变迁
B.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C.频繁的火山爆发
D.生物的呼吸作用
11.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类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第 2页,总 7 页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12. 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
别为( )
A.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B.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
C.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
D.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13.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①地形平坦,岔流较少
②海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牛轭湖是指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由于
河曲发育不断弯曲,最终被废弃,从而形成
湖泊。下图为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14.图中牛轭湖形成的环节有:( )
①凹岸侵蚀 ②河流下蚀
③凹岸堆积 ④裁弯取直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5.图示①②③④四段河流故道中,形成
最晚的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20 年 9 月 15 日 6时 40 分,四川省木攀枝花市米易县白坡彝族乡突发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冲进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导致大批人员被困。右图为泥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
16—17 题
16.诱发此次泥石流灾害的因素最可能是:( )
A. 暴雨洪涝 B. 地势陡峭
C. 山石松动 D. 植被破坏
17.发生泥石流时,逃生时应( )
A. 顺山谷地势往低处跑
B. 借助山谷中大树避险
C. 向泥石流沟两侧躲避
D. 迅速向山顶方向攀爬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第 3页,总 7 页
右图(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表示一种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 18--20
题。
18.图示地貌名称为( )
A.冲击平原 B.冲积扇 C.三角洲 D.新月型沙丘
19.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0.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右图为我国桂林山水地貌,读图完成 21--22 题。
21.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
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22.图中的景观在以下哪一地形区中广泛分布
(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右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的
照片。读图,完成 23--24 题。
23.该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海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4.下列地貌景观成因与图示景观相同的是
( )
A.离岸堤 B.石牙群 C.风蚀柱 D.海蚀崖
右图为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 25-26 题
25.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地貌分别是( )
A.角峰、冰斗、U型谷 B.冰斗、角峰、U型谷
C.U形谷、冰斗、角峰 D.冰斗、U 型谷、角峰
26.有关图中地貌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A.①地貌的形态特点是高耸尖锐
B.②地貌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的大陆冰川
C.③地貌属于分布在山岳冰川的沉积地貌
D.该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和南美大陆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第 4页,总 7 页
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完成 27--28 题
27. 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溶蚀 C. 冰川侵蚀 D. 风力侵蚀
28. 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 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 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 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
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
景观图”。据此完成 29--30 题。
29. 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铁路线 ②削减风力 ③改变气候类型
④为牲畜提供食物来源 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 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④⑤
30. 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
A. 建材产业 B. 沙漠旅游休闲业 C. 光伏发电产业 D. 沙生中药材产业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第 5页,总 7 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本卷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
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
分布示意图。(14 分)
(1)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
(6分)
(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
因。(6分)
(3)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
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4 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地和居住的
场所。
(1)如何区分河漫滩与河流阶地?(4 分)
(2)说明当地居民常选择甲、丁作为耕地和居住场所的原因。(6 分)
(3)若甲阶地上部谷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则出现的自然灾害
是 。简述该自然灾害的危害。(5分)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第 6页,总 7 页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进行地质考察时,在不同地区绘制了当地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甲 乙
(1)说出甲地貌上下部风蚀速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 分)
(2)例举出乙地貌类型的地表景观和地下景观?(6 分)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第 7页,总 7 页高一地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D B C D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A D A C D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D A A D C C A
31【答案】(共 14 分)
(1)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6
分)
(2)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
间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
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6分)
(3)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丰富能源,促进社
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4分)
32【答案】(共 15 分)
(1) 河漫滩在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2分)河流阶地是洪水期也出露水面的
阶梯状地形。(2分)
(2)甲、丁为河流阶地,地形较为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靠近河流,
用水方便;不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河流起到防卫功能。(6分)
(3) 滑坡(1分)危害:掩埋农田和村主,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4分)
33.【答案】(共 11 分)
(1)下部侵蚀速度快。(1分)原因:下部气流挟带沙粒量大,侵蚀强度大;下
部岩石疏松,易遭受侵蚀。(4分)
(2)地表景观: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钙化坝、钙化湖、溶斗、溶沟等。
(3分)
地下景观: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暗河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