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9 20: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静 女
【诗韵诵读】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诵读时要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
静女/其,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
静女/其,贻我/彤。彤管/有,说怿/女。
自牧/归,洵美/且。匪女之/为美,美人/之。
2.白话诗歌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到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真美好,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诗意研读】
[创作背景]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
【整体揣摩】
1.阅读《静女》,回答问题。
这是一首优美的__________(内容)诗,以第______人称的口吻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明确] 爱情 一 与恋人约会 男青年对心爱姑娘热烈而纯朴的爱恋
2.任务小结
静女
【诗意品味】
1.下列对《静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代指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明确] 选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运用了象征手法而非借代手法。
2.你认为哪些描写最具有生活情趣?为什么?可以体现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                                 
                                   
[明确]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个细节最具有生活情趣。“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真挚情谊和迷恋。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3.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
答:                                 
                                   
[明确] 这是运用象征手法。小伙子赞美礼物,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对姑娘的真挚恋情。
涉江采芙蓉
【诗韵诵读】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
本诗采用“二三”节拍断句,但在朗读时可适当延长第三个字的发音时间。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
2.白话诗歌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湖岸泽畔还有数不清的散发着芳香的兰花香草。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在他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诗意研读】
[创作背景]
求宦失意,怀乡思亲
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郡,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沉重的乡愁。外有游子,内有思妇。因此,《古诗十九首》中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痛苦。《涉江采芙蓉》就是这类诗作的代表。
【整体揣摩】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答:                                 
                                   
                                   
[明确] 方式是涉江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2.任务小结
【诗意品味】
1.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写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主人公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送给心上人。
B.三、四两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全部忧思之由来。
C.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是那身在“远道”之人:“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明确] 选D。是“准确而又明白晓畅地表达了出来”,而非含蓄表达。
2.诗歌开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
答:                                 
                                   
                                   
[明确] (1)诗歌开头两句展示了如诗如画的景致:风和日丽,男子涉水去采摘美丽的荷花,湖岸泽畔还有数不清的散发着芳香的兰花香草。(2)通过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                                 
                                   
                                   
[明确] (1)方法: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2)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出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4.请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答:                                 
                                   
[明确] 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家,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漂泊他乡,孤寂无奈,有羁旅之苦。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诗韵诵读】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
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感情基调:凄凉哀伤。节奏:低沉缓慢。
春花/秋月/何时,往事/知/多。小楼/昨夜/又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雕栏玉砌/应犹,只是/朱颜/。问君/能有/几多,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2.白话诗歌
季节的更替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诗意研读】
[作者简介]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后主。于961年至9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亡于北宋京师。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创作背景]
亡国囚徒的悲歌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虞美人》这首词。
【整体揣摩】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为什么说“春花秋月何时了”?
答:                                 
                                   
                                   
                                   
                                   
[明确] “春花秋月”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在词人的心里改变了颜色。原来锦衣玉食,有如花宫女朝歌夜弦相伴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因此诗人说“春花秋月何时了”。
2.任务小结
【诗意品味】
1.下面关于《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词人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词人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词人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蕴含其中。
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明确] 选A。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但时过境迁,词人已不是那个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而是阶下囚,那些美景只会激起词人悲痛的回忆,因此,词人希望它不再有。不是“表达了词人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明确]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词人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威严以及随心所欲的自由感等。“又东风”中的“又”是说词人降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
3.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答:                                 
                                   
                                   
[明确]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可作为“词眼”,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词人的地位(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词人的感受(由安享尊荣到忍辱蒙羞)。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述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述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愁”?
答:                                 
                                   
                                   
                                   
[明确]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犹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延无尽。
鹊桥仙(纤云弄巧)
【诗韵诵读】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
全词共10句,上、下阕各5句,属于咏七夕的节序词;作者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这首词上、下阕平仄格律相同,每阕第一、二句要求对仗,两阕共押四仄韵。词中“度、数、路、暮”四仄韵字,均归“u”韵。各层的停顿、节奏、押韵如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
2.白话诗歌
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分别的愁苦。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天河。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时光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守相伴!
【诗意研读】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宋哲宗年号)后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众说纷纭。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认为,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艺伎而作,写于湘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绍圣三年(1096)春,秦观被贬郴州,路经长沙。关于长沙艺伎,也就是艺娼,洪迈《夷坚志补》卷二有较详细的叙述:“艺娼者,长沙人也,不知其姓氏。家世娼籍,善讴,尤喜秦少游乐府,得一篇,辄手笔口咏不置。”秦观在长沙访潭土风俗,邂逅了这位艺伎。秦观观其姿容既美,出语真诚,遂亮明身份,艺伎又惊又喜,殷勤款待少游,遍歌淮海乐府。秦观与她缱绻数日,临别之际,艺伎表达了侍奉左右的心愿。当时秦观贬谪之路还要往南走下去,他与长沙歌女不得不洒泪而别。绍圣四年(1097)七夕,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对长沙歌女的爱恋。
【整体揣摩】
1.阅读《鹊桥仙》,回答问题。
上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则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佳期相会的盛况 依依惜别之情
2.任务小结
【诗意品味】
1.下面对《鹊桥仙》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B.“两情若是久长时”二句对男女主人公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C.本词的内容是歌咏牛郎织女的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D.这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明确] 选D。“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错,应为描写、抒情、议论。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明确]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牛郎、织女相逢时那种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渲染气氛(流星仿佛对他们的相会表示关心,为他们传递着离别的幽恨)。
3.如何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答:                                 
                                   
                                   
[明确] 岂,表示反诘语气。这两句意为:只要两人彼此情意长久,即使不能朝夕相守,也无须黯然神伤。爱情的真谛,并不在朝厮暮守,只要心心相印,真爱不会因时间、空间阻隔而消亡。这画龙点睛之句,熔抒情、议论于一炉,乃讴歌坚贞爱情之绝唱,读来荡气回肠。秦观的独特爱情观,令人耳目一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