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直击——生物】2014学业水平测试(易错点评+考点演练+冲A强化):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含2013模拟)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直击——生物】2014学业水平测试(易错点评+考点演练+冲A强化):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含2013模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2-02 11: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直击--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考点填空】?
1. (K72,P105) 信息传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传递能维持生命活动的_______、种群的_______,调节生物的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
2. (K73,P109)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其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的因素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_________________。?
3. (K73,P111)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一般说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链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就越高。?
1.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正常进行 繁衍 种间关系 稳定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负反馈调节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3. 越大 抵抗力?
【易错点评】
1.紧扣信息传递概念,正确辨识几种信息传递形式,水、肥、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均不属于信息传递。
2.信息传递既有从输入到输出,也有从输出到输入,既有生物与生物间的,也有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
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生物多样性越高,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考点演练】?
考点72 (P105~10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A)(5年3考)
1. (2012届真题·基础题)利用性外激素在田间诱捕害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物理信息
B.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化学信息
C.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行为信息
D.性外激素是一种没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2.(2013届真题·基础题)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昆虫的性外激素 B.雄鸟的“求偶炫耀”
C.狼发出的嚎叫声 D.桂花散发的香气
3. (2012届南京市模拟卷·基础题)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丹顶鹤雌雄求偶时双双起舞 B.蜜蜂释放告警外激素
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D.萤火虫发出的光
4.(2013届南京市模拟卷·基础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不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B.孔雀开屏和蜜蜂舞蹈属于行为信息
C.信息在调节种间关系中有重要作用
D.信息传递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5. (中难题)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 )?
A. 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
B.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 ?
C.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
6. (基础题)下列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 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生物的任何生命活动都是建立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的?
考点73 (P109~1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5年1考)
7. (基础题)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
A. 生态系统中植物数量的多少 B. 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的多少?
C.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D. 生态系统范围的大小 ?
8. (2013届镇江模拟卷·基础题) 对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B.对大气中氧气含量稳定的维持起决定性的作用
C.其营养结构的复杂性比农田生态系统低
D.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作用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9. (2013届淮安市模拟卷·基础题)下列哪种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10.(2013届徐州市模拟卷·中难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
B.物质循环是逐级递减的
C.信息传递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D.生态系统的稳态是其结构和功能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考点79 (P112)制作生态瓶或生态缸(A/B/C) (5年1考)
11. (2013届镇江模拟卷·中难题)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应加泥沙提供分解者
12.(2013届扬州二模卷·基础题)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过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A.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的长短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程度 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
13.(2013届无锡市模拟卷·中难题)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标号 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2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 kg。
(3)若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的措施为 。
(4)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 产生过量CO2,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的发生。
(5)碳在图中④⑤⑥中流动形式为 。
13.(1)④ (2)50 (3)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 (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温室效应 (5)有机物
冲A强化
重难点点拨:生态瓶、生态缸制作既是验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验,又可以与生态系统结构相结合,要加强关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评价。
14.(命题预测·2013届连云港市模拟卷·中难题) 在“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活动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
(1)甲组同学设计了3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察后,发现①瓶生态系统是最稳定的。
生态系统组成

水草
藻类
小金鱼
泥沙
生态瓶编号


















注:“+”表示有;“一”表示无。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项最好选择观察 。
③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乙组同学为了探究某玻璃厂排出的废水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利用下列材料,制订了如下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废水、带盖的透明塑料瓶、水草、小金鱼、泥沙、凡士林。
实验方案:
①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的透明塑料瓶。
②向每只瓶内注入1cm厚的同种泥沙,再加满废水。
③向每只瓶内放入相同的新鲜水草、1条小金鱼。
④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盖紧瓶口,再在瓶口周围涂上一层凡士林。
⑤放置在温暖的、有光照(不宜过强)的地方培养,注意不要移动位置。
⑥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作记录。
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案中明显的错误(至少写出两点)。
14.(1)①有无光 有无泥沙(或有无分解者) ⑦小金鱼的存活时间
③光和分解者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或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保持完性对维持牛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等其他合理答案)
(2)①缺少对照组;②废水不应该装满;③未贴标签(或未分组)(答对两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