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1 气象灾害 同步测试(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1 气象灾害 同步测试(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5 16:46:25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1 气象灾害 同步测试(B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苏州期末)下图为西北太平洋台风逐月生成和登陆我国的频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2)下列关于台风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风、低温 B.狂风、暴雨 C.高温、晴朗 D.暴雨、滑坡
2.(2021高一上·鄂州期末)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的中心于8月4日凌晨3点30分前后在浙江省乐清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黑格比”登陆时,当地的天气现象是(  )
A.狂风暴雨 B.风和日丽 C.阴雨连绵 D.风雪交加
(2)发布台风预警后,浙江乐清市的居民应(  )
A.驾船出海,避免强风将船舶吹到陆地上
B.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C.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准备用手机拍摄台风来临时的照片
D.加固部分建筑物
(3)为了监测台风的形成过程,人们可以运用(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红外线成像技术
3.(2021高一上·龙岩期末)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大气做强烈的旋转辐合上升运动),伴有狂风和暴雨。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图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是(  )
A.风暴潮 B.海啸 C.洋流 D.潮汐
(2)飓风登陆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最易发生的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洪涝
4.(2021高一上·滁州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主要措施是(  )
A.做好逃生路线的规划 B.修筑防洪大堤
C.政府发放救援物资 D.关注天气预报
5.(2021高一上·滁州期末)在台风灾害袭击时,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完成监测评估任务,并将信息迅速通过卫星传送给防洪减灾决策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  )
A.统计受灾人数 B.监测台风运动路线
C.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 D.分析台风成因
(2)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  )
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 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
C.收集洪水受灾的面积 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
(2021高一上·云县期末)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下图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降低即为寒潮
B.寒潮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C.寒潮伴随的狂风暴雨会造成经济损失
D.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7.台风灾害给我国东南沿海造成巨大危害,其表现可能有(  )
A.狂风引发洪水灾害 B.海水倒灌影响水质
C.潮汐现象更为显著 D.农作物遭受旱涝灾害
8.(2021高一上·丹东期末)
2020年夏秋季节,东北三省连续遭遇台风侵袭,使东北地区防汛形势严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致灾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啸②风暴潮③强风④暴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台风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提前搬移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关好门窗
B.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
C.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D.躲在桥下避免淋雨
(3)实时监测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二、综合题
9.(2020高三上·海淀期中)下图为江西省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赣州是江西省冬季最温暖的城市之一,说明赣州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
(2)2020年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江西鄱阳湖水位涨势迅猛,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之一,防汛形势严峻。
分析鄱阳湖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的主要原因。
(3)鄱阳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形成“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近十年来,郁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
简述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4)2020年鄱阳湖水位高于1998年历史极值,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远小于1998年,推断其可能的原因。
10.(2020高二下·海口期末)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11.(2019高二上·江苏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节气全球昼夜分布及相关资料示意图。
(1)此时图中西行的探险船船员可以在   方向目睹   (日出/日落),该船此时为   (顺/逆)风航行,理由是   。
(2)我国民间素有冬天“数九”(又称冬九九)的传统,题中日期所示的节气是“数九寒天”的开始。据此推测南京最冷时间应是   九或   九(填写大写数字)。
(3)直接造成此次印度尼西亚人员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的灾害是   。印度尼西亚地震和火山喷发频发的主要的原因是   。
12.(2019高二上·松江期末)我国是洪灾多发国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西南林区的森林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的旱地占34%,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洞庭湖的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千米减少到1985年的2690平方千米。
(1)据图归纳我国雨涝灾害频率的分布特点。
(2)比较黑龙江省与广东省雨涝发生频率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分析长江中游地区雨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13.(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6月25日,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造成116.3万人受灾,7人死亡;近600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68.3千公顷,其中绝收5.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左图为“鄱阳湖部分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右图为“1953年以来鄱阳湖面积和容积变化图”。
(1)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一般当流域的汇水速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容易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地面坡度越   ,土壤含水率越   ,植被覆盖率越   ,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
(2)此次洪灾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发生,如   、   等。
(3)为了减轻洪水给鄱阳湖流域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   、   、   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B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从统计图中台风生成和登陆我国频数分析,1月、4月和11月生成和登陆频次较少,ABD错误。7月登陆我国频数最大,影响最大,C正确。故答案为:C。(2)台风是热带地区生成的强低压气旋,气流旋转上升,台风天气常伴随狂风、暴雨,B正确,C错误。台风来源于热带海面,气温较高,A错误。滑坡为地质灾害,不属于天气现象,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2.【答案】(1)A
(2)D
(3)B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台风“黑格比”登陆时,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发布台风预警后,浙江乐清市的居民应加固部分建筑物,D正确。驾船出海容易造成翻船事故、到海滨浴场游泳,会造成人身伤亡、待在向风的窗户旁会被大风打碎的玻璃割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3)为了监测台风的形成过程,人们可以运用遥感技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目前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农业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1.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和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2.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3.【答案】(1)A
(2)D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飓风经过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是风暴潮,A正确。海啸是海底地震或者火山爆发引起的海水运动。潮汐是天体引潮力引发的海水运动,洋流的成因主要有风,密度差异等,BCD错误。故答案为:A。(2)飓风是热带气旋,带来的狂风暴雨在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区最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故答案为:D。
【点评】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方面。
4.【答案】(1)A
(2)B
【知识点】洪涝灾害
【解析】【分析】(1)图示地区位于长江监利段,由于地势低洼,曲流多,排水不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降水集中,因此洪涝灾害多发。长江最终注入太平洋,根据图中荆江两侧有堤防分布,说明该河段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支流少,因此①②,A正确,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2)荆江段由于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泥沙沉积严重,出现了地上河现象,因此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主要措施修筑防洪大堤,B正确;做好逃生路线的规划、政府发放救援物资以及关注天气预报也是防洪的措施,但是不是工程措施,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1、人为因素:一是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泥沙大量淤积,造成河床抬高,河床的通过能力减小。二是容纳能力的破坏。在汛期,多余的洪水,特别是超正常容量的洪水不能够有效容纳造成洪涝灾害。三是行洪能力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河床的抬高、河床中的障碍物增加。从总体来讲,水利设施都有障碍作用,沿长江干支流的大小桥梁对行洪基本上都有不利的影响。
2、自然因素: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从自然上讲是异常,即降雨量特别大、强度特别强、范围特别广泛。长江流域是否发生洪涝灾害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梅雨;二是台风雨;三是西南暖湿气流。从长江中上游的实际看,主要是梅雨的异常造成的,中下游特别是下游地区台风风暴潮对其有相当大的影响。西南暖湿气流与梅雨有一定的关系,但它发生异常的情况是在非梅雨季节,如鄂西的水灾,泥石流等等都是这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5.【答案】(1)B
(2)A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监测台风运动路线,但不能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台风成因和统计受灾人数,故答案为:B。(2)通过遥感可以观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并监测其动态,还可以利用它对洪灾进行跟踪监测,但不能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故答案为:A。
【点评】台风防御措施
台风期间避免室外活动,尽量避免经过高楼、广告牌下、电线杆、大树下等危险区域和在上述区域避雨,防止坠落物伤人;检查房屋建筑是否有漏水,关闭通往室外的门窗,切断室外临时性的电源,室外设备做好防水措施;远离河道、地势低凹处,防止因失足或被强风坠落水。
【答案】6.D
7.B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点评】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6.寒潮的界定有一定的标准,并非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降低即为寒潮,A错;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B错;寒潮伴随着降温和雨雪天气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狂风暴雨多形容台风,C错;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D正确。故答案为:D。
7.洪水灾害多是由于降水集中,排水不畅导致,而并非狂风引起,A错;台风的天气特征是狂风、暴雨、风暴潮,引发海水倒灌影响水质,B正确;潮汐现象主要受地球、太阳、月球之间的引力影响,与台风关系不大,C错;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使农作物遭受涝灾,但不会使农作物遭受旱灾,D错。故答案为:B。
8.【答案】(1)C
(2)A
(3)A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台风致灾的主要因素是强风、暴雨和风暴潮,②③④正确;海啸一般是由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滑坡引起的破坏性海浪,①错误。故答案为:C。(2)台风来临时,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时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A 正确;避开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台风携带的物体击碎玻璃造成人身伤害,B错误;台风会带来狂风巨浪,要远离海滨浴场,C错误;桥下易积水,不能在桥下避雨,D错误。故答案为:A。(3)及时预警减少灾害就要求对台风的位置和移动方向进行实时的监测和预报,这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通过遥感(RS)技术来实现的。故答案为:A。
【点评】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或飓风。日本气象厅定义:中心持续风速118~156km/h(32.8~43.3m/s) 称之为台风。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9.【答案】(1)赣州纬度较低;位于河流谷地;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
(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来水量大;处在山地环抱之中,地势洼地,易积水;多条支流汇入鄱阳湖,汇水量大;长江流域地区的降水增加了长江干流水量,鄱阳湖泄洪速度受限等
(3)气候调节能力下降(温差加大,空气湿度减小);水量减少,水质变差;影响水生生物及湖区周边植物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4)技术进步:灾害监测技术提高、防灾减灾技术等;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生态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其他:管理能力提高等(可从以上角度作答,合理即可得分)。
【知识点】洪涝灾害;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1)赣州成为江西省冬季最温暖的城市原因,要结合纬度和地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区,在江西省城市中属于纬度较低的,太阳高度相对较大。从地形看,靠近河流,位于谷地地区,地势低,同时,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对于冬季寒冷的西北季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赣州气温相对较高。(2)鄱阳湖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的主要原因主要结合降水时间、强度及来水量大小、排水等角度进行分析。水位高,说明来水多,去水少。由材料“2020年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说明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鄱阳湖水位升高。从地形看,鄱阳湖地处山地环抱,地势较周边低洼,易积水。同时,众多河流注入鄱阳湖,使得汇水多,同时,长江流域降水增加,长江干流水位升高,鄱阳湖与长江水位差值变小,不易排泄,使得鄱阳湖水位较高。(3)水位降低、枯水期延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水位降低对气候、水质及生物等自然要素的影响考虑。由于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周边区域升温降温速度增快,温差变大。蒸发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空气湿度减小。由于水量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对生物的影响来看,由于水位低,影响水生生物及周边地区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4)水位高,洪涝灾害损失减少与流域内工程建设、植被覆盖率提高及技术进步等有关。由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前监测,建立了完善的预警机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使得防洪标准提高,灾害损失减轻。同时,由于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洪涝灾害的损失减少。
【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10.【答案】(1)寒潮出现次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向西南方向递减快,向东递减慢。寒潮主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进入我国,越靠南能够到达的寒潮越少。寒潮在我国境内主要自西、北向东、南移动,西南受地形阻挡寒潮影响小
(2)成都小于西安;西安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且位于寒潮路径上,受影响大,降温剧烈;成都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入侵,受影响小,降温较小。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直接从图中信息进行归纳即可。图中显示,我国西北内蒙古西部地区寒潮出现频次可达5次/年以上,而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寒潮出现频次低于1次/年,因此寒潮出现次数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图中显示,我国寒潮高频次地区呈带状分布,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两侧递减,西南方向等值线密,表示向西南方向递减速度快,东北方向上等值线疏,表示向东(北)方向递减速度慢。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的原因应从源地、移动路径、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从西伯利亚和蒙古进入我国,西北离寒潮源地近,受寒潮影响的频次多,越向东南,离寒潮源地越远,寒潮势力减小,向东南受寒潮影响的频次减少;寒潮受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在我国境内主要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移动路径上受寒潮影响大,受高原、山地地形影响,西南地势起伏差异大,阻挡寒潮作用强,使得寒潮出现频次变化大,移动路径东侧,地形阻挡较小,寒潮出现频次变化小。(2)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从寒潮出现频次等值线图中可以读出,成都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低于1次,而西安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约3次,因此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小于西安。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差异的原因应从位置、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西安纬度较高,离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冬季风源地较近,图中显示,西安位于寒潮移动的主要路径之上,因此受寒潮影响大;而成都离寒潮源地较远,离寒潮主要移动路径较远,特别是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东西向的山地阻挡寒潮入侵,因此受寒潮影响小。
【点评】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11.【答案】(1)东南;日出;逆;该海区盛行西风
(2)三;四
(3)海啸;地处板块交界带,地壳不稳定
【知识点】地震;其它自然灾害;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再由图上信息可以判断出探险船位于晨线上,因此探险船船员可以在东南方向目睹日出。有探险船所处纬度可以推断出可能会受强劲的西风影响,因此该船此时为逆风航行。(2)南京位于北半球的陆地,最冷时段在一月中旬前后。根据题目信息,12.22-12.30为一九,12.31-1.8为二九,1.9-1.17为三九,1.18-1.26为四九,……由此可以看出,南京最冷在三九或四九。(3)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剧烈;由图上文字信息可以看出,直接造成印度尼西亚人员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的是火山喷发物落入大海造成的巨浪形成海啸。
【点评】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12.【答案】(1)分布特点:东部季风区分布范围广、频率高;西部非季风区分布范围小、频率低。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范围广、频率高。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或平原地区)雨涝灾害生生频率较高
(2)差异:相对黑龙江省,广东省雨涝灾害的频率较高。成因:相对于黑龙江省,广东省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雨季长、降水多。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3)(气候方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且降水年际变化大。(地形方面)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减慢,雨期水流下泄困难;且河道弯曲,影响水流速度。(水文方面)流域内水网密布,支流众多,汛期各大小支流同时涨水,干流来不及泄洪。长江上游砍伐森林、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排水不畅。长江中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蓄洪能力下降。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解:(1)我国雨涝灾害额分布特点直接读图归纳即可,注意区域对比、河流不同河段的对比。分布特点:东部季风区分布范围广、频率高;西部非季风区分布范围小、频率低。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范围广、频率高。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或平原地区)雨涝灾害生生频率较高。(2)两省的差异读图即可得出,相对黑龙江省,广东省雨涝灾害的频率较高。差异的原因需结合两省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相对于黑龙江省,广东省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雨季长、降水多。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3)长江中游地区雨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既要考虑自然原因又要考虑人为原因。首先,雨涝灾害多发与长江流域的气候、地形、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有关,人为原因方面主要是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影响河流湖泊的正常泄洪、调蓄功能。(气候方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且降水年际变化大。(地形方面)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减慢,雨期水流下泄困难;且河道弯曲,影响水流速度。(水文水系方面)流域内水网密布,支流众多,汛期各大小支流同时涨水,干流来不及泄洪。长江上游砍伐森林、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排水不畅。长江中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蓄洪能力下降。
【点评】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 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
13.【答案】(1)大于;大;高;低
(2)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围湖造田;破坏植被
(3)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加大灾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严禁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
【知识点】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防避
【解析】【分析】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排水条件,人为因素是不合理活动。(1)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一般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容易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涵养水源能力越差,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
(2)此次洪灾属于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有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发生,如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
(3)为了减轻洪水给鄱阳湖流域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如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有非工程措施,加大灾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严禁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等。
故答案为:(1)大于 大 高 低 (2) 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围湖造田破坏植被 (3)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加大灾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严禁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
【点评】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水文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
自然灾害的防止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
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1 / 1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1 气象灾害 同步测试(B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苏州期末)下图为西北太平洋台风逐月生成和登陆我国的频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2)下列关于台风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风、低温 B.狂风、暴雨 C.高温、晴朗 D.暴雨、滑坡
【答案】(1)C
(2)B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从统计图中台风生成和登陆我国频数分析,1月、4月和11月生成和登陆频次较少,ABD错误。7月登陆我国频数最大,影响最大,C正确。故答案为:C。(2)台风是热带地区生成的强低压气旋,气流旋转上升,台风天气常伴随狂风、暴雨,B正确,C错误。台风来源于热带海面,气温较高,A错误。滑坡为地质灾害,不属于天气现象,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2.(2021高一上·鄂州期末)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的中心于8月4日凌晨3点30分前后在浙江省乐清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黑格比”登陆时,当地的天气现象是(  )
A.狂风暴雨 B.风和日丽 C.阴雨连绵 D.风雪交加
(2)发布台风预警后,浙江乐清市的居民应(  )
A.驾船出海,避免强风将船舶吹到陆地上
B.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C.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准备用手机拍摄台风来临时的照片
D.加固部分建筑物
(3)为了监测台风的形成过程,人们可以运用(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红外线成像技术
【答案】(1)A
(2)D
(3)B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台风“黑格比”登陆时,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发布台风预警后,浙江乐清市的居民应加固部分建筑物,D正确。驾船出海容易造成翻船事故、到海滨浴场游泳,会造成人身伤亡、待在向风的窗户旁会被大风打碎的玻璃割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3)为了监测台风的形成过程,人们可以运用遥感技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目前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农业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1.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和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2.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3.(2021高一上·龙岩期末)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大气做强烈的旋转辐合上升运动),伴有狂风和暴雨。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图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是(  )
A.风暴潮 B.海啸 C.洋流 D.潮汐
(2)飓风登陆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最易发生的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洪涝
【答案】(1)A
(2)D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飓风经过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是风暴潮,A正确。海啸是海底地震或者火山爆发引起的海水运动。潮汐是天体引潮力引发的海水运动,洋流的成因主要有风,密度差异等,BCD错误。故答案为:A。(2)飓风是热带气旋,带来的狂风暴雨在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区最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故答案为:D。
【点评】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方面。
4.(2021高一上·滁州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主要措施是(  )
A.做好逃生路线的规划 B.修筑防洪大堤
C.政府发放救援物资 D.关注天气预报
【答案】(1)A
(2)B
【知识点】洪涝灾害
【解析】【分析】(1)图示地区位于长江监利段,由于地势低洼,曲流多,排水不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降水集中,因此洪涝灾害多发。长江最终注入太平洋,根据图中荆江两侧有堤防分布,说明该河段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支流少,因此①②,A正确,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2)荆江段由于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泥沙沉积严重,出现了地上河现象,因此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主要措施修筑防洪大堤,B正确;做好逃生路线的规划、政府发放救援物资以及关注天气预报也是防洪的措施,但是不是工程措施,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1、人为因素:一是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泥沙大量淤积,造成河床抬高,河床的通过能力减小。二是容纳能力的破坏。在汛期,多余的洪水,特别是超正常容量的洪水不能够有效容纳造成洪涝灾害。三是行洪能力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河床的抬高、河床中的障碍物增加。从总体来讲,水利设施都有障碍作用,沿长江干支流的大小桥梁对行洪基本上都有不利的影响。
2、自然因素: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从自然上讲是异常,即降雨量特别大、强度特别强、范围特别广泛。长江流域是否发生洪涝灾害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梅雨;二是台风雨;三是西南暖湿气流。从长江中上游的实际看,主要是梅雨的异常造成的,中下游特别是下游地区台风风暴潮对其有相当大的影响。西南暖湿气流与梅雨有一定的关系,但它发生异常的情况是在非梅雨季节,如鄂西的水灾,泥石流等等都是这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5.(2021高一上·滁州期末)在台风灾害袭击时,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完成监测评估任务,并将信息迅速通过卫星传送给防洪减灾决策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  )
A.统计受灾人数 B.监测台风运动路线
C.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 D.分析台风成因
(2)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  )
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 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
C.收集洪水受灾的面积 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
【答案】(1)B
(2)A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监测台风运动路线,但不能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台风成因和统计受灾人数,故答案为:B。(2)通过遥感可以观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并监测其动态,还可以利用它对洪灾进行跟踪监测,但不能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故答案为:A。
【点评】台风防御措施
台风期间避免室外活动,尽量避免经过高楼、广告牌下、电线杆、大树下等危险区域和在上述区域避雨,防止坠落物伤人;检查房屋建筑是否有漏水,关闭通往室外的门窗,切断室外临时性的电源,室外设备做好防水措施;远离河道、地势低凹处,防止因失足或被强风坠落水。
(2021高一上·云县期末)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下图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降低即为寒潮
B.寒潮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C.寒潮伴随的狂风暴雨会造成经济损失
D.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7.台风灾害给我国东南沿海造成巨大危害,其表现可能有(  )
A.狂风引发洪水灾害 B.海水倒灌影响水质
C.潮汐现象更为显著 D.农作物遭受旱涝灾害
【答案】6.D
7.B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点评】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6.寒潮的界定有一定的标准,并非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降低即为寒潮,A错;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B错;寒潮伴随着降温和雨雪天气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狂风暴雨多形容台风,C错;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D正确。故答案为:D。
7.洪水灾害多是由于降水集中,排水不畅导致,而并非狂风引起,A错;台风的天气特征是狂风、暴雨、风暴潮,引发海水倒灌影响水质,B正确;潮汐现象主要受地球、太阳、月球之间的引力影响,与台风关系不大,C错;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使农作物遭受涝灾,但不会使农作物遭受旱灾,D错。故答案为:B。
8.(2021高一上·丹东期末)
2020年夏秋季节,东北三省连续遭遇台风侵袭,使东北地区防汛形势严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致灾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啸②风暴潮③强风④暴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台风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提前搬移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关好门窗
B.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
C.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D.躲在桥下避免淋雨
(3)实时监测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1)C
(2)A
(3)A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1)台风致灾的主要因素是强风、暴雨和风暴潮,②③④正确;海啸一般是由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滑坡引起的破坏性海浪,①错误。故答案为:C。(2)台风来临时,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时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A 正确;避开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台风携带的物体击碎玻璃造成人身伤害,B错误;台风会带来狂风巨浪,要远离海滨浴场,C错误;桥下易积水,不能在桥下避雨,D错误。故答案为:A。(3)及时预警减少灾害就要求对台风的位置和移动方向进行实时的监测和预报,这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通过遥感(RS)技术来实现的。故答案为:A。
【点评】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或飓风。日本气象厅定义:中心持续风速118~156km/h(32.8~43.3m/s) 称之为台风。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二、综合题
9.(2020高三上·海淀期中)下图为江西省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赣州是江西省冬季最温暖的城市之一,说明赣州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
(2)2020年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江西鄱阳湖水位涨势迅猛,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之一,防汛形势严峻。
分析鄱阳湖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的主要原因。
(3)鄱阳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形成“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近十年来,郁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
简述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4)2020年鄱阳湖水位高于1998年历史极值,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远小于1998年,推断其可能的原因。
【答案】(1)赣州纬度较低;位于河流谷地;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
(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来水量大;处在山地环抱之中,地势洼地,易积水;多条支流汇入鄱阳湖,汇水量大;长江流域地区的降水增加了长江干流水量,鄱阳湖泄洪速度受限等
(3)气候调节能力下降(温差加大,空气湿度减小);水量减少,水质变差;影响水生生物及湖区周边植物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4)技术进步:灾害监测技术提高、防灾减灾技术等;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生态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其他:管理能力提高等(可从以上角度作答,合理即可得分)。
【知识点】洪涝灾害;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1)赣州成为江西省冬季最温暖的城市原因,要结合纬度和地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区,在江西省城市中属于纬度较低的,太阳高度相对较大。从地形看,靠近河流,位于谷地地区,地势低,同时,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对于冬季寒冷的西北季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赣州气温相对较高。(2)鄱阳湖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的主要原因主要结合降水时间、强度及来水量大小、排水等角度进行分析。水位高,说明来水多,去水少。由材料“2020年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说明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鄱阳湖水位升高。从地形看,鄱阳湖地处山地环抱,地势较周边低洼,易积水。同时,众多河流注入鄱阳湖,使得汇水多,同时,长江流域降水增加,长江干流水位升高,鄱阳湖与长江水位差值变小,不易排泄,使得鄱阳湖水位较高。(3)水位降低、枯水期延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水位降低对气候、水质及生物等自然要素的影响考虑。由于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周边区域升温降温速度增快,温差变大。蒸发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空气湿度减小。由于水量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对生物的影响来看,由于水位低,影响水生生物及周边地区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4)水位高,洪涝灾害损失减少与流域内工程建设、植被覆盖率提高及技术进步等有关。由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前监测,建立了完善的预警机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使得防洪标准提高,灾害损失减轻。同时,由于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洪涝灾害的损失减少。
【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10.(2020高二下·海口期末)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答案】(1)寒潮出现次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向西南方向递减快,向东递减慢。寒潮主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进入我国,越靠南能够到达的寒潮越少。寒潮在我国境内主要自西、北向东、南移动,西南受地形阻挡寒潮影响小
(2)成都小于西安;西安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且位于寒潮路径上,受影响大,降温剧烈;成都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入侵,受影响小,降温较小。
【知识点】寒潮灾害
【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直接从图中信息进行归纳即可。图中显示,我国西北内蒙古西部地区寒潮出现频次可达5次/年以上,而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寒潮出现频次低于1次/年,因此寒潮出现次数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图中显示,我国寒潮高频次地区呈带状分布,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两侧递减,西南方向等值线密,表示向西南方向递减速度快,东北方向上等值线疏,表示向东(北)方向递减速度慢。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的原因应从源地、移动路径、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从西伯利亚和蒙古进入我国,西北离寒潮源地近,受寒潮影响的频次多,越向东南,离寒潮源地越远,寒潮势力减小,向东南受寒潮影响的频次减少;寒潮受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在我国境内主要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移动路径上受寒潮影响大,受高原、山地地形影响,西南地势起伏差异大,阻挡寒潮作用强,使得寒潮出现频次变化大,移动路径东侧,地形阻挡较小,寒潮出现频次变化小。(2)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从寒潮出现频次等值线图中可以读出,成都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低于1次,而西安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约3次,因此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小于西安。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差异的原因应从位置、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西安纬度较高,离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冬季风源地较近,图中显示,西安位于寒潮移动的主要路径之上,因此受寒潮影响大;而成都离寒潮源地较远,离寒潮主要移动路径较远,特别是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东西向的山地阻挡寒潮入侵,因此受寒潮影响小。
【点评】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11.(2019高二上·江苏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节气全球昼夜分布及相关资料示意图。
(1)此时图中西行的探险船船员可以在   方向目睹   (日出/日落),该船此时为   (顺/逆)风航行,理由是   。
(2)我国民间素有冬天“数九”(又称冬九九)的传统,题中日期所示的节气是“数九寒天”的开始。据此推测南京最冷时间应是   九或   九(填写大写数字)。
(3)直接造成此次印度尼西亚人员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的灾害是   。印度尼西亚地震和火山喷发频发的主要的原因是   。
【答案】(1)东南;日出;逆;该海区盛行西风
(2)三;四
(3)海啸;地处板块交界带,地壳不稳定
【知识点】地震;其它自然灾害;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再由图上信息可以判断出探险船位于晨线上,因此探险船船员可以在东南方向目睹日出。有探险船所处纬度可以推断出可能会受强劲的西风影响,因此该船此时为逆风航行。(2)南京位于北半球的陆地,最冷时段在一月中旬前后。根据题目信息,12.22-12.30为一九,12.31-1.8为二九,1.9-1.17为三九,1.18-1.26为四九,……由此可以看出,南京最冷在三九或四九。(3)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剧烈;由图上文字信息可以看出,直接造成印度尼西亚人员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的是火山喷发物落入大海造成的巨浪形成海啸。
【点评】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12.(2019高二上·松江期末)我国是洪灾多发国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西南林区的森林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的旱地占34%,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洞庭湖的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千米减少到1985年的2690平方千米。
(1)据图归纳我国雨涝灾害频率的分布特点。
(2)比较黑龙江省与广东省雨涝发生频率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分析长江中游地区雨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答案】(1)分布特点:东部季风区分布范围广、频率高;西部非季风区分布范围小、频率低。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范围广、频率高。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或平原地区)雨涝灾害生生频率较高
(2)差异:相对黑龙江省,广东省雨涝灾害的频率较高。成因:相对于黑龙江省,广东省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雨季长、降水多。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3)(气候方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且降水年际变化大。(地形方面)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减慢,雨期水流下泄困难;且河道弯曲,影响水流速度。(水文方面)流域内水网密布,支流众多,汛期各大小支流同时涨水,干流来不及泄洪。长江上游砍伐森林、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排水不畅。长江中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蓄洪能力下降。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分析】解:(1)我国雨涝灾害额分布特点直接读图归纳即可,注意区域对比、河流不同河段的对比。分布特点:东部季风区分布范围广、频率高;西部非季风区分布范围小、频率低。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范围广、频率高。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或平原地区)雨涝灾害生生频率较高。(2)两省的差异读图即可得出,相对黑龙江省,广东省雨涝灾害的频率较高。差异的原因需结合两省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相对于黑龙江省,广东省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雨季长、降水多。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3)长江中游地区雨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既要考虑自然原因又要考虑人为原因。首先,雨涝灾害多发与长江流域的气候、地形、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有关,人为原因方面主要是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影响河流湖泊的正常泄洪、调蓄功能。(气候方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且降水年际变化大。(地形方面)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减慢,雨期水流下泄困难;且河道弯曲,影响水流速度。(水文水系方面)流域内水网密布,支流众多,汛期各大小支流同时涨水,干流来不及泄洪。长江上游砍伐森林、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排水不畅。长江中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蓄洪能力下降。
【点评】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 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
13.(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6月25日,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造成116.3万人受灾,7人死亡;近600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68.3千公顷,其中绝收5.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左图为“鄱阳湖部分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右图为“1953年以来鄱阳湖面积和容积变化图”。
(1)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一般当流域的汇水速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容易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地面坡度越   ,土壤含水率越   ,植被覆盖率越   ,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
(2)此次洪灾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发生,如   、   等。
(3)为了减轻洪水给鄱阳湖流域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   、   、   等。
【答案】(1)大于;大;高;低
(2)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围湖造田;破坏植被
(3)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加大灾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严禁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
【知识点】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防避
【解析】【分析】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排水条件,人为因素是不合理活动。(1)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一般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容易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涵养水源能力越差,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
(2)此次洪灾属于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有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发生,如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
(3)为了减轻洪水给鄱阳湖流域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如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有非工程措施,加大灾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严禁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等。
故答案为:(1)大于 大 高 低 (2) 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围湖造田破坏植被 (3)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加大灾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严禁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
【点评】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水文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
自然灾害的防止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
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