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9 12:54:50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季期高中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T大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摸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千意见》中指出:“系统梳理
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阐发文物资源承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让收藏在将物馆里

的文物,陈列在广阁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
力,弘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地方博物馆、文化行政单位等各方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

施,使各种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让青少年在中华文化的雨露中健康成长。
第一,不断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引导青少年客
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十分重要。除了从教材中学习
基本知识外,青少年还应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领略美好事物,发自内心

地热爱家乡文化。当物质需要不再是人们生存的首要因素时,美好的精神文化就成为人们的普
遍诉求。家乡的馆藏文物既是富有精神感召力的生动教材,又是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栽

体,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工业文明中的先进文化,更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内涵,不断开拓历史视野。
,」第二,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时代转型期,泛娱乐化、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潮不可避免地
影响了一部分青少年,各种文化之间的角力也从未停止。有西方学者认为,未来的冲突将由文
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因素引起。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秩序、纪律、家庭责任感、节俭
等品质,是中国迅速发展与娲起的原因之一。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人似乎在慢慢遗忘这些
优秀的品质。因此,在馆校合作活动中,文化教育部门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青少年
树立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三,展现艺术教育的育人魅力。博物馆的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不仅记录了先民的
真实生活,也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高超造诣。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黄宾虹指出:“中华民族
所赖以生存,历久不灭的,更是精神文明。艺术便是精神文明的结晶。现时世界所染的病症,也
正是精神文明衰落的原因。要拯救世界,必须从此着手。”可见,艺术教育关乎民族精神的培养,
是切入心灵的教育,也是丰富人生的教育,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更好地担负起学生使康成长指导者
和引路人的责任。
【高-语文第1页(共8页】
·23-101A·2022年秋季期高中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混淆是非,“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由原文“工
商业、城市化、高科技,并不必定要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矛盾”可知。
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让收藏在博物馆
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项扩大范围,应该是原
因之一,原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秩序、纪律、家庭责任感、节俭等品质,是中国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原因
之一”。D项引用黄宾虹的话是为了论证“艺术教育有巨大的育人魅力”,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相关知识的能力。“街舞”是外国文化,不属于“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的范畴。
4.①首先由大家熟悉的博物馆的特点、性质引出要论述的话题“家乡博物馆”。②其次阐述家乡博物馆的特色
及作用。③最后闸释了设立家乡博物馆的背景原因和现实意义。(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此题主要是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一般要具体材料具体分析,
可以先分析出材料的层次结构,再分别找出哪些段落是提出问题的,哪些段落是分析问题的,那些段落是解
决问题的
5.①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文物。②学校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不断开拓历史视野。③文化教育部门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青少年树立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④地方博物馆要担负起艺术教育育人的责任。(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先找出材料中青少年与博物馆发挥文化传统
的有关信息,然后分点陈述即可。
6.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两个不同的人”错误,应该是同一个人,都
是猫子;“意在突出游击队生活的艰苦”分析不当,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7.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暗示以关大妈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
用越来越大”过分解读,小说中的“炮声”并无此作用。
8.①关大妈丧夫,独自生子。②关大妈上坟,智救猫子。③关大妈参加革命,暗送情报。④胜利前夕,关大妈传
地图,点房救人。⑤新中国成立后,关大妈获誉“游击队之母”,猫子献勋章。(每点1分,答全五点得6分)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故事情节的能力。先通读全文,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再逐层分析,注意不要遗漏。
9.①儿子桂平牺牲,关大妈内心伤痛压抑,充满了仇恨。②智救猫子,关大妈内心惊恐与喜悦交集。③成为红
色的“据点”后,关大妈内心充实而有希望。④新中国成立前夕,点房救人,关大妈内心镇静。⑤新中国成立
后,猫子再访老人,关大妈内心平静祥和。(每点1分,答全五点得6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其实就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步分析人物有哪些内心情感,注意
逐点作答。
10.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文断句: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其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
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人也。”
11,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斗且出”的“且”表示两件
事同时并进,“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是暂且的意思,意义不相同。
12.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并带着赵盾逃亡了”说法错误,原文是“问其名
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13.(1)杀害百姓的统帅,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不守信用。在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
死!(得分点:“赋”“信”“有一于此”各1分,句意1分)
(2)(《诗经》中说)“我怀念祖国,反而带给了自己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得分点:“诒”“伊戚”“其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3-101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