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3 防灾减灾 同步测试(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3 防灾减灾 同步测试(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5 17:03:28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3 防灾减灾 同步测试(B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下·萍乡期末)某地化学仓库发生爆炸事故,并引发火灾,空气严重污染。爆炸后,一地理爱好者迅速绘制了下面这幅“爆炸事发地附近人口分布网格图”,以协助政府及时组织居民紧急疏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参考上图,政府救助时可以(  )
A.准确判定爆炸位置 B.制定科学灭火措施
C.估算救护车的需求数量 D.估算疏散时的拥堵状况
2.要制定科学的紧急疏散方案,还必须叠加的图层是(  )
A.消防设施分布图 B.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分布图
C.绿化带分布图 D.医疗点分布图
(2022高二下·阜阳期末)沙尘暴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是具有突发、持续时间较短、危害大特点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我国是受沙尘暴危害较大的国家,沙尘给农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图为2022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易起沙尘等级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月,下列四地中农业生产需重点防范沙尘天气的是(  )
A.四川盆地 B.江淮地区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4.甲地较东西两侧地区易起沙尘等级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覆盖度 B.地表颗粒物 C.水域面积 D.地势起伏
5.该月,乙地农业生产为防范沙尘天气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防护林工程建设 B.加固农业设施
C.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 D.完善法律法规
2021年12月10日夜间,美国中部六个州至少遭遇30场龙卷风袭击。龙卷风是地球大气中最强烈的对流风暴,是在不稳定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小范围快速旋转的空气涡旋。由于尺度小、发展快且不易捕捉,加上生成环境复杂,往往伴随其他气象灾害等,龙卷风的预报非常困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评估此次龙卷风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重建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7.龙卷风防灾减灾工作中,亟待加强的是(  )
A.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B.灾害的防御
C.灾后救援 D.灾后恢复
8.美国龙卷风多发区(  )
A.地形崎岖 B.气候寒冷 C.地形平坦 D.河湖众多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承纳赣、抚、信、饶、修等支流的来水,经由湖口注入长江,湖面丰枯变化显著。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游和鄱阳湖流域遭遇集中强降雨。下图为鄱阳湖星子站三次洪水过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1954年洪水相比,2020年洪水(  )
A.起涨时间早 B.上涨速度缓慢
C.回落缓慢 D.持续时间短
10.面对洪水灾害时,不宜采取的个人避灾措施是(  )
A.去往高处暂避,等待救援
B.穿好救生衣,随时准备逃生
C.被洪水包围时迅速游泳逃生
D.落入洪水时抓住固定或漂浮物体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国强降水,全省过程降水量在15.4毫米至285.2毫米之间。其中最大降水出现在临汾市大宁县,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其中,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2021年10月12日,山西省举行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防汛抢险救灾有关情况。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7.69万亩,倒塌房屋1.95万间,严重损坏1.8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暴雨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山西当地水循环中的(  )
A.蒸发加剧 B.下渗增加
C.水汽输送减少 D.地表径流增多
12.此次暴雨在山区会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 C.滑坡 D.山洪
13.为减轻山西10月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二、图文分析题
14.(2021·四川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山火一“ 山猫”,被认为是洛杉矶历史上最大火灾之一。“山猫”山火于2020年9月6日开始燃烧,连日来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截至9月22日,“山猫”山火的过火面积已经超过442平方千米,而仅有17%的火势得到控制。据洛杉矶消防部门表示,超过1500名消防人员目前正在这场山火的北端奋力扑救,“山猫”山火在某些极度危险的山脊区域的燃烧,几乎不可能被控制。在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美国西部地区多州山火肆虐。下图为2020年美国西部部分地区山火分布示意图。
(1)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美国西部山地的成因。
(2)洛杉矶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瓜果生产,说明其气候优势。
(3)指出影响美国西部地区多州山火肆虐的自然因素。
(4)请提出山地林火防御的主要措施。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美国遭遇致命寒潮,极寒天气袭来,局地气温降至-51℃,创下近20年来最低记录。据美媒报道,截止2月16日,美国约有2亿人处于冬季寒潮天气的威胁之下。
(1)指出寒潮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面对致命寒潮,作为居民,你应如何应对。
(3)寒潮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采取那些措施来防灾减灾。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识点】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点评】GIS的特点: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它。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它的重要特征,它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1.由于图中比例尺不确定且爆炸地点的区域范围较大,准确的爆炸位置无法判断,A选项错误。本图数据为附近人口的分布网格图,无法知道爆炸的原因,因而无法判断灭火的措施,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爆炸地点附近的人口密度,但无法知道此次爆炸所产生的威力及具体的人员伤亡情况,故无法估算救护车的需求数量,C选项错误。根据爆炸地点的人口疏密情况,可以大致估算在人口疏散时其交通的拥堵状况, 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2.要快速的进行居民紧急疏散,除了知道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情况及主干交通线的位置,还要了解该区域各住宅小区,其内部的交通情况,更科学地制定出快速安全的转移路线, B选项正确。紧急疏散路线的制定与消防设施的分布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紧急疏散是将爆炸附近的人群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制定安全有效的线路最为重要, 受绿化带及医疗点的影响相对较小,C、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C
4.A
5.B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中国的气象灾害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 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 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
3.根据我国部分地区易起沙尘等级分布示意图进行判断,四川盆地、江淮地区和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均较少,在农业生产中不需要重点防范沙尘天气,而华北平原是我国中度易起沙尘区。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且农业生产发达,因此需要重点防范沙尘天气。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甲地为大兴安岭山区,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植被覆盖度增多,植被覆盖多因此不易起沙尘;西侧为内蒙古高原,属于草原牧区,冬春季节植被覆盖率低,易起沙尘;东侧为东北平原,秋季农作物收获后,冬季地表缺少农作物覆盖,土地裸露,易起沙尘。因此甲地较东西两侧地区易起沙尘等级低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覆盖多,A正确;与地表颗粒粗细、水域面积、地势起伏关系不大,BCD错误。故答案为:A。
5.考查乙地防范沙尘天气宜采取的措施,注意时间为一个月短时内,加强防护林工程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和完善法律法规都不是能在一个月内做到的,排除A、C、D三项;加固农业设施属于短期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沙尘天气造成的损失。B选项正确。
【答案】6.D
7.A
8.C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点评】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GPS主要是定位和导航.确定震中精确位置主要是GPS的功能,评估地震灾害损失主要是GIS功能;监测人员的伤亡必须通过人来检测。
6.评估此次龙卷风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重建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D选项正确;遥感技术主要是监测、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数字地球主要是将信息数字化,实现网络上的传输、共享,都不能用于指导灾后重建,ABC错误。故答案为:D。
7.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间隔短,作用面积很小,以至于现有的探测仪器没有足够的灵敏度来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监测,很难预警。今后应加强科技投入,突破监测难题,及时预警、减少损失,A选项正确;龙卷风的势力较强,防御措施较难改变,B错误;灾后救援和灾后恢复,都是受灾之后的措施,不是亟待加强的,CD错误。故答案为:A。
8.从中可以看出,美国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该地地形平坦,C选项正确,A错误;该地为温带,气候不会寒冷,B错误;该地降水较少,河湖较少,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9.D
10.C
【知识点】洪涝灾害;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涝灾害的防避
【解析】【点评】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
1、技术措施:加强对暴雨和水情的监测和预报。
2、生物措施: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3、工程措施: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中游地区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河道。相关措施还有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高加固大堤等。
4、意识与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洪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防洪管理。
9.从图中可以看到1954年洪水在4月上旬便开始起涨,2020年其洪水大致是在6月初开始上涨,2020年洪水起涨时间晚,A选项错误。1954年洪水在4月上旬开始上涨,直至7月中旬涨至最高水位;2020年洪水从6月初开始上涨至7月中旬涨至最高水位,2020年其上涨时间更短,上涨速度更快,B选项错误。1954年洪水在7月中旬开始回落,至9月下旬才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2020年从7月中旬开始回落至8月中旬便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故2020年其洪水回落速度更快,C选项错误。1954年洪水自6月中旬进入警戒水位直至9月下旬结束,2020年洪水自7月上旬进入警戒水位到8月中旬结束,其持续时间更短,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10.当洪水来临时,因水向低处蔓延,故可向高处暂避, A选项排除。洪水威力巨大,来时迅猛,可提前穿好救生衣,随时准备逃生,B选项排除。被洪水包围时,要寻找更高的位置进行躲避,等待救援,切不可贸然进入洪水, 迅速游泳逃生其行为不可取, C选项正确。如果突然落入洪水时,要尽可能的抓住一些固定或漂浮的物体,以保证身体不被洪水所淹没,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
【答案】11.D
12.C
13.B
【知识点】洪涝灾害;滑坡与泥石流;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解析】【点评】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
1、技术措施:加强对暴雨和水情的监测和预报。
2、生物措施: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3、工程措施: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中游地区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河道。相关措施还有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高加固大堤等。
4、意识与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洪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防洪管理。
11.蒸发没有加剧,A错误;下渗增加不是洪涝灾害出现的原因,B错误;山西暴雨洪涝是因为在该地产生大量降水,地表积水成涝所致,为水循环环节中的水汽输送增加,C错误;地表径流增多,D正确。故答案为:D。
12.暴雨在山区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正确;不会诱发地震、火山等灾害,AB错误;山洪属于气象水文灾害,D错误。故答案为:C。
13.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可减少旱涝灾害的损失;我国东部季风区多旱涝灾害,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的措施不可取;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可提前预防,减少灾害损失。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4.【答案】(1)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脉
(2)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热量丰富;光照强,有利于瓜果进行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有机养分的积累
(3)干旱、大风、高温、地形陡峭
(4)加强山区火灾监测与预报;进行山火成因分析,制定防火预案;扩大消防队伍规模与器材储备。
【知识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板块构造学说;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的示意图可以确定此地区为北美洲的西海岸的落基山脉,抓住限定词“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地震等,此处为褶皱山,所以锁定从地壳运动的板块角度进行分析,此山脉属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
(2)洛杉矶位于北纬30°到北纬40°之间的大陆西岸,可以判定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晴天多,所以光照充足,白天的削弱作用弱温度较高,夜晚的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所以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有利于瓜果的生长。
(3)根据火灾形成的基本条件——高温、干燥、大风等,结合山地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据图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易于起火,且地形陡峭,使得灭火难度增加,火势蔓延有了充足的时间。
(4)山地林火的防御可从林火发生的全过程进行防治,重在预防。应从加强山火监测与预报、加强山火成因研究,加强灭火设备准备、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作答。
【点评】地质作用按能量的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常见的外力作用有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内力作用是把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洼地填平,二者共同塑造这地表形态。
15.【答案】(1)大风影响出行;低温造成冻害(危害身体健康,净化空气等);暴雪冰封道路,阻塞交通,破坏通信与电力设施(电网瘫痪);停水停电等。
(2)注意添加衣物,防寒保暖;外出注意防滑受伤,注意交通安全,远离广告牌、屋檐下,以防冰凌砸伤;不要在危房或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中逗留。
(3)建立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当自然灾害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和救助/灾后恢复)。
【知识点】寒潮灾害;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解析】【分析】(1)由题意,寒潮气象灾害的特征表现为大幅度降温、降雪、大风。降温导致下垫面道路、树枝水管、电线、通讯线路等结冰,导致道路冰封,影响交通。水管冰冻,流水受阻,电线、通讯线路被冰雪压断,断水断电断网。树枝被冰雪压断,威胁人身安全。大风影响人们出行和室外作业。但降雪能够促进空气污染物沉降,净化空气。
(2)由题意,从居民层面应对寒潮,可以从御寒,减少外出,提高对冰雪天气的风险认识,防滑、防砸、防摔等,避开因大风而出现的危险建筑,清理阳台、窗户上不固定的物品,避免大风吹落导致财产损失和造成他人人身安全威胁。
(3)由题意,从国家层面来预防寒潮灾害,在预防上,可以从技术层面提高气象的监测,提前做好预报和预警。从宣传教育层面,可以加强居民个人防灾意识和措施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在救灾上,提前做好救灾紧急预案,稳定社会秩序,从物质和心理上进行救援。
【点评】寒潮的防御措施:加固棚架设施,防止棚架倒塌或大风掀开棚膜加重冻害,并通过加盖草垫等方式给大棚保温增温;做好禽畜棚舍的防寒保温工作,水产养殖户要提前调试水温,适当减少投饵量;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必要时可关闭道路交通;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控,提醒涉水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防范寒潮大风的准备;公众要及时添衣保暖;关好门窗,加固搭建物;外出注意防滑;煤炉取暖居民要提防煤气中毒。
1 / 1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3 防灾减灾 同步测试(B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下·萍乡期末)某地化学仓库发生爆炸事故,并引发火灾,空气严重污染。爆炸后,一地理爱好者迅速绘制了下面这幅“爆炸事发地附近人口分布网格图”,以协助政府及时组织居民紧急疏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参考上图,政府救助时可以(  )
A.准确判定爆炸位置 B.制定科学灭火措施
C.估算救护车的需求数量 D.估算疏散时的拥堵状况
2.要制定科学的紧急疏散方案,还必须叠加的图层是(  )
A.消防设施分布图 B.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分布图
C.绿化带分布图 D.医疗点分布图
【答案】1.D
2.B
【知识点】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点评】GIS的特点: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它。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它的重要特征,它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1.由于图中比例尺不确定且爆炸地点的区域范围较大,准确的爆炸位置无法判断,A选项错误。本图数据为附近人口的分布网格图,无法知道爆炸的原因,因而无法判断灭火的措施,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爆炸地点附近的人口密度,但无法知道此次爆炸所产生的威力及具体的人员伤亡情况,故无法估算救护车的需求数量,C选项错误。根据爆炸地点的人口疏密情况,可以大致估算在人口疏散时其交通的拥堵状况, 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2.要快速的进行居民紧急疏散,除了知道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情况及主干交通线的位置,还要了解该区域各住宅小区,其内部的交通情况,更科学地制定出快速安全的转移路线, B选项正确。紧急疏散路线的制定与消防设施的分布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紧急疏散是将爆炸附近的人群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制定安全有效的线路最为重要, 受绿化带及医疗点的影响相对较小,C、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二下·阜阳期末)沙尘暴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是具有突发、持续时间较短、危害大特点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我国是受沙尘暴危害较大的国家,沙尘给农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图为2022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易起沙尘等级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月,下列四地中农业生产需重点防范沙尘天气的是(  )
A.四川盆地 B.江淮地区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4.甲地较东西两侧地区易起沙尘等级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覆盖度 B.地表颗粒物 C.水域面积 D.地势起伏
5.该月,乙地农业生产为防范沙尘天气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防护林工程建设 B.加固农业设施
C.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 D.完善法律法规
【答案】3.C
4.A
5.B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中国的气象灾害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 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 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
3.根据我国部分地区易起沙尘等级分布示意图进行判断,四川盆地、江淮地区和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均较少,在农业生产中不需要重点防范沙尘天气,而华北平原是我国中度易起沙尘区。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且农业生产发达,因此需要重点防范沙尘天气。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甲地为大兴安岭山区,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植被覆盖度增多,植被覆盖多因此不易起沙尘;西侧为内蒙古高原,属于草原牧区,冬春季节植被覆盖率低,易起沙尘;东侧为东北平原,秋季农作物收获后,冬季地表缺少农作物覆盖,土地裸露,易起沙尘。因此甲地较东西两侧地区易起沙尘等级低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覆盖多,A正确;与地表颗粒粗细、水域面积、地势起伏关系不大,BCD错误。故答案为:A。
5.考查乙地防范沙尘天气宜采取的措施,注意时间为一个月短时内,加强防护林工程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和完善法律法规都不是能在一个月内做到的,排除A、C、D三项;加固农业设施属于短期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沙尘天气造成的损失。B选项正确。
2021年12月10日夜间,美国中部六个州至少遭遇30场龙卷风袭击。龙卷风是地球大气中最强烈的对流风暴,是在不稳定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小范围快速旋转的空气涡旋。由于尺度小、发展快且不易捕捉,加上生成环境复杂,往往伴随其他气象灾害等,龙卷风的预报非常困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评估此次龙卷风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重建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7.龙卷风防灾减灾工作中,亟待加强的是(  )
A.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B.灾害的防御
C.灾后救援 D.灾后恢复
8.美国龙卷风多发区(  )
A.地形崎岖 B.气候寒冷 C.地形平坦 D.河湖众多
【答案】6.D
7.A
8.C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点评】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GPS主要是定位和导航.确定震中精确位置主要是GPS的功能,评估地震灾害损失主要是GIS功能;监测人员的伤亡必须通过人来检测。
6.评估此次龙卷风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重建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D选项正确;遥感技术主要是监测、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数字地球主要是将信息数字化,实现网络上的传输、共享,都不能用于指导灾后重建,ABC错误。故答案为:D。
7.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间隔短,作用面积很小,以至于现有的探测仪器没有足够的灵敏度来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监测,很难预警。今后应加强科技投入,突破监测难题,及时预警、减少损失,A选项正确;龙卷风的势力较强,防御措施较难改变,B错误;灾后救援和灾后恢复,都是受灾之后的措施,不是亟待加强的,CD错误。故答案为:A。
8.从中可以看出,美国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该地地形平坦,C选项正确,A错误;该地为温带,气候不会寒冷,B错误;该地降水较少,河湖较少,D错误。故答案为:C。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承纳赣、抚、信、饶、修等支流的来水,经由湖口注入长江,湖面丰枯变化显著。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游和鄱阳湖流域遭遇集中强降雨。下图为鄱阳湖星子站三次洪水过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1954年洪水相比,2020年洪水(  )
A.起涨时间早 B.上涨速度缓慢
C.回落缓慢 D.持续时间短
10.面对洪水灾害时,不宜采取的个人避灾措施是(  )
A.去往高处暂避,等待救援
B.穿好救生衣,随时准备逃生
C.被洪水包围时迅速游泳逃生
D.落入洪水时抓住固定或漂浮物体
【答案】9.D
10.C
【知识点】洪涝灾害;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涝灾害的防避
【解析】【点评】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
1、技术措施:加强对暴雨和水情的监测和预报。
2、生物措施: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3、工程措施: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中游地区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河道。相关措施还有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高加固大堤等。
4、意识与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洪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防洪管理。
9.从图中可以看到1954年洪水在4月上旬便开始起涨,2020年其洪水大致是在6月初开始上涨,2020年洪水起涨时间晚,A选项错误。1954年洪水在4月上旬开始上涨,直至7月中旬涨至最高水位;2020年洪水从6月初开始上涨至7月中旬涨至最高水位,2020年其上涨时间更短,上涨速度更快,B选项错误。1954年洪水在7月中旬开始回落,至9月下旬才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2020年从7月中旬开始回落至8月中旬便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故2020年其洪水回落速度更快,C选项错误。1954年洪水自6月中旬进入警戒水位直至9月下旬结束,2020年洪水自7月上旬进入警戒水位到8月中旬结束,其持续时间更短,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10.当洪水来临时,因水向低处蔓延,故可向高处暂避, A选项排除。洪水威力巨大,来时迅猛,可提前穿好救生衣,随时准备逃生,B选项排除。被洪水包围时,要寻找更高的位置进行躲避,等待救援,切不可贸然进入洪水, 迅速游泳逃生其行为不可取, C选项正确。如果突然落入洪水时,要尽可能的抓住一些固定或漂浮的物体,以保证身体不被洪水所淹没,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国强降水,全省过程降水量在15.4毫米至285.2毫米之间。其中最大降水出现在临汾市大宁县,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其中,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2021年10月12日,山西省举行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防汛抢险救灾有关情况。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7.69万亩,倒塌房屋1.95万间,严重损坏1.8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暴雨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山西当地水循环中的(  )
A.蒸发加剧 B.下渗增加
C.水汽输送减少 D.地表径流增多
12.此次暴雨在山区会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 C.滑坡 D.山洪
13.为减轻山西10月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答案】11.D
12.C
13.B
【知识点】洪涝灾害;滑坡与泥石流;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解析】【点评】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
1、技术措施:加强对暴雨和水情的监测和预报。
2、生物措施: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3、工程措施: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中游地区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河道。相关措施还有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高加固大堤等。
4、意识与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洪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防洪管理。
11.蒸发没有加剧,A错误;下渗增加不是洪涝灾害出现的原因,B错误;山西暴雨洪涝是因为在该地产生大量降水,地表积水成涝所致,为水循环环节中的水汽输送增加,C错误;地表径流增多,D正确。故答案为:D。
12.暴雨在山区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正确;不会诱发地震、火山等灾害,AB错误;山洪属于气象水文灾害,D错误。故答案为:C。
13.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可减少旱涝灾害的损失;我国东部季风区多旱涝灾害,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的措施不可取;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可提前预防,减少灾害损失。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二、图文分析题
14.(2021·四川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山火一“ 山猫”,被认为是洛杉矶历史上最大火灾之一。“山猫”山火于2020年9月6日开始燃烧,连日来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截至9月22日,“山猫”山火的过火面积已经超过442平方千米,而仅有17%的火势得到控制。据洛杉矶消防部门表示,超过1500名消防人员目前正在这场山火的北端奋力扑救,“山猫”山火在某些极度危险的山脊区域的燃烧,几乎不可能被控制。在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美国西部地区多州山火肆虐。下图为2020年美国西部部分地区山火分布示意图。
(1)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美国西部山地的成因。
(2)洛杉矶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瓜果生产,说明其气候优势。
(3)指出影响美国西部地区多州山火肆虐的自然因素。
(4)请提出山地林火防御的主要措施。
【答案】(1)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脉
(2)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热量丰富;光照强,有利于瓜果进行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有机养分的积累
(3)干旱、大风、高温、地形陡峭
(4)加强山区火灾监测与预报;进行山火成因分析,制定防火预案;扩大消防队伍规模与器材储备。
【知识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板块构造学说;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的示意图可以确定此地区为北美洲的西海岸的落基山脉,抓住限定词“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地震等,此处为褶皱山,所以锁定从地壳运动的板块角度进行分析,此山脉属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
(2)洛杉矶位于北纬30°到北纬40°之间的大陆西岸,可以判定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晴天多,所以光照充足,白天的削弱作用弱温度较高,夜晚的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所以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有利于瓜果的生长。
(3)根据火灾形成的基本条件——高温、干燥、大风等,结合山地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据图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易于起火,且地形陡峭,使得灭火难度增加,火势蔓延有了充足的时间。
(4)山地林火的防御可从林火发生的全过程进行防治,重在预防。应从加强山火监测与预报、加强山火成因研究,加强灭火设备准备、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作答。
【点评】地质作用按能量的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常见的外力作用有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内力作用是把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洼地填平,二者共同塑造这地表形态。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美国遭遇致命寒潮,极寒天气袭来,局地气温降至-51℃,创下近20年来最低记录。据美媒报道,截止2月16日,美国约有2亿人处于冬季寒潮天气的威胁之下。
(1)指出寒潮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面对致命寒潮,作为居民,你应如何应对。
(3)寒潮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采取那些措施来防灾减灾。
【答案】(1)大风影响出行;低温造成冻害(危害身体健康,净化空气等);暴雪冰封道路,阻塞交通,破坏通信与电力设施(电网瘫痪);停水停电等。
(2)注意添加衣物,防寒保暖;外出注意防滑受伤,注意交通安全,远离广告牌、屋檐下,以防冰凌砸伤;不要在危房或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中逗留。
(3)建立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当自然灾害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和救助/灾后恢复)。
【知识点】寒潮灾害;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解析】【分析】(1)由题意,寒潮气象灾害的特征表现为大幅度降温、降雪、大风。降温导致下垫面道路、树枝水管、电线、通讯线路等结冰,导致道路冰封,影响交通。水管冰冻,流水受阻,电线、通讯线路被冰雪压断,断水断电断网。树枝被冰雪压断,威胁人身安全。大风影响人们出行和室外作业。但降雪能够促进空气污染物沉降,净化空气。
(2)由题意,从居民层面应对寒潮,可以从御寒,减少外出,提高对冰雪天气的风险认识,防滑、防砸、防摔等,避开因大风而出现的危险建筑,清理阳台、窗户上不固定的物品,避免大风吹落导致财产损失和造成他人人身安全威胁。
(3)由题意,从国家层面来预防寒潮灾害,在预防上,可以从技术层面提高气象的监测,提前做好预报和预警。从宣传教育层面,可以加强居民个人防灾意识和措施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在救灾上,提前做好救灾紧急预案,稳定社会秩序,从物质和心理上进行救援。
【点评】寒潮的防御措施:加固棚架设施,防止棚架倒塌或大风掀开棚膜加重冻害,并通过加盖草垫等方式给大棚保温增温;做好禽畜棚舍的防寒保温工作,水产养殖户要提前调试水温,适当减少投饵量;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必要时可关闭道路交通;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控,提醒涉水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防范寒潮大风的准备;公众要及时添衣保暖;关好门窗,加固搭建物;外出注意防滑;煤炉取暖居民要提防煤气中毒。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