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同步测试(A卷)
一、单选题
1.(2022·静安模拟)碳卫星通过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并传回数据,监测中心对数据处理分析后,输出我国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这一过程应用到的技术是( )
A.RS、GIS B.GPS、GIS
C.RS、BDS D.GPS、BDS(北斗导航系统)
【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碳卫星通过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属于RS技术;检测中心对梳理进行处理分析并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这是GIS技术的功能。A正确。GPS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B错误;BDS为北斗定位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以及短文播报等,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2.(2022·青浦模拟)神舟一纵向苍穹,再送英雄入太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获取飞船传输的数据并输出专题图像,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卫星遥感技术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航空遥感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输出专题地图需要用GIS,即地理信息系统,①正确;航天器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获取需要遥感技术,通过题目知道飞船是在太空中进行数据获取,不是在地球上,所以需要航天遥感即卫星遥感技术,②正确,④错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是导航定位,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A正确;③、④错误,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3.(2022·长宁模拟)2021年7月,河南省中西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应急指挥中心为了对灾情进行监测、评估,为救援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确定救灾方案。最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主要功能是监测,拍摄遥感图象,A正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符合题意,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查询,不符合题意,C错误。数字地球主要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 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4.(2022·奉贤模拟)某城市在规划时,通过叠加各类图层选出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干道路、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建设度假村,规划过程中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GIS C.RS D.GNSS
【答案】B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B正确;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PS系统主要是定位和导航的功能,GNSS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因此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2021·杭州模拟)“碳卫星”能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碳卫星工作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各流程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6.“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 )
A.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 D.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
【答案】5.A
6.C
【知识点】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 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5.卫星获取碳排放信息应用了遥感技术(主要作用是收集信息和监测),对数据进行加工、制图、数据共享等属于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用是分析数据,处理信息)。故答案为:A。
6.“碳卫星”能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所以,“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不是数据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开放共享数据,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故答案为:C。
7.(2021高三上·浙江月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点的是( )
A.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
B.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兼具短文通信能力
C.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D.探测范围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和动态监测
【答案】D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A正确,不符合题意;北斗卫星可以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还具有短文通信能力,B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北斗导航可以做到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C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北斗导航不能瞬间成像,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雪藻是生长在南极地区雪层中的一种微藻,能在极端条件下保持孢子休眠状态,等到夏季温度、光照、氮磷铁等营养物质适宜时,就会爆发性生长,将雪地染成绿色、红色等。下图为南极“绿雪”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8.监测雪藻爆发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VR
9.此次“绿雪”现象发生期间,可推知当地( )
A.水资源总量增加 B.地面反射率上升
C.空气湿度减小 D.冰雪融化加快
【答案】8.A
9.D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是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8.根据所学知识,RS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等;GPS主要功能为定位和导航;GIS主要功能为分析、查询、管理等,VR为虚拟现实技术,故监测雪藻爆发的地理信息技术为RS,所以该题选A。
9.根据材料“绿雪”现象发生在夏季,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加快,空气湿度增加,地面冰雪减少,反射率下降,水资源总量不变,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该题选D。
(2021高三上·梁河开学考)如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为了使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需要利用哪种技术提供该地区精确位置( )
A.甲RS B.乙GIS C.乙RS D.丙GPS
11.3S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相互重叠,综合应用。下列事例中,属于乙和丙综合应用的是( )
A.获取矿床露头信息、确切位置,并分析其种类
B.获取灾区的动态信息并分析受灾损失
C.确定运钞车的位置并监测其行驶路线
D.获取火势蔓延方向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
【答案】10.D
11.D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是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10.图中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故判断甲为GIS技术;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故判断乙为遥感;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判断丙为GPS技术;获取地面事物的影像数据是遥感的基本功能。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需要准确定位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可利用GPS技术对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精确定位,有针对性的进行救援,丙为GPS技术,D正确。故答案为:D。
11.乙和丙综合应用即RS与GPS综合应用。获取矿床露头信息需应用RS技术,确切位置需应用GPS技术,分析其种类属于GIS技术的应用,A错误;获取灾区的动态信息并分析受灾损失属于RS与GIS的综合应用,B错误;确定运钞车的位置并监测其行驶路线是GPS技术的应用,C错误。获取火势蔓延方向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需应用RS的监测功能与GPS的定位功能,D正确。故答案为:D。
12.(2021·嘉定模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个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导航系统部署完成。下列应用中直接利用北斗系统的是( )
A. 查看卫星云图判断天气 B.使用电子地图查询线路
C.行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D.识别地面土地利用方式
【答案】C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北斗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行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主要应用导航功能,C正确;查看卫星云图判断天气,识别地面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利用遥感,A、D错误;使用电子地图查询线路主要利用GIS,B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PS即全球定位系统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文简称为“球位系”,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GPS是美国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 余年,耗资200 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过近十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全球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2021高一下·襄阳期末)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厚达150~180米。下图为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分带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调查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状况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4.推测形成黄土高原黄土层的主要动力及其主要方向分别是( )
A.流水 自西北向东南 B.风力 自西北向东南
C.风力 自东南向西北 D.流水 自东南向西北
15.甲地生态极度脆弱,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该区域最可能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13.A
14.B
15.C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点评】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 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13.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探究自然地理问题中的运用。运用遥感技术主要可以实现调查、监测地物信息,符合本题要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可以实现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的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故答案为:A。
14.考查识别地貌类型。图中自西北向东南颗粒物逐渐变小,这可能是在自西北向东南的风力作用下导致依次出现风力侵蚀的戈壁和风力堆积的沙漠和黄土沉积地貌景观。故答案为:B。
15.考查国家建设主体功能区的重大发展战略。甲地生态极度脆弱,应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属于限制开发区域。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6.(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图示。
(1)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技术是(____)
A.传统测绘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GPS
(2)最易区分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的波长范围是 。
(3)利用这种技术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 。
【答案】(1)B
(2)大于0.85μm
(3)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1)考查遥感技术的应用。传统测绘无法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故A项错误;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故B项正确;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故C项错误;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故D项错误。(2)据图可知,当波长大于0.85μm时,健康植物的反射率大于轻度病害植物,也大于重度病害植物,说明最易区分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的波长范围是大于0.85μm。(3)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点评】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7.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1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
【答案】(1)1∶50 000 000;ADBC
(2)RS;GIS;GPS;4
(3)①;④;②
(4)GIS与GPS;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灾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灾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任答一点即可)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1)从图中可知北京与图中A的距离约等于GIS的查询半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图中已知的图上距离和查询半径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图中显示城市的经纬度,得到各城市与北京的方位关系,即可得到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代表的字母。(2)考查“3S”技术的用途。(3)考查“3S”技术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意义。图中①、⑤表示RS对GIS和GPS的影响,②、③表示GIS对RS、GPS的影响,④、⑥表示GPS对GIS和R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即可得到正确答案。(4)考查读图能力,可从重叠部分得出乙表示GIS与RS的结合,丙表示GIS与GPS的结合。再根据甲、乙、丙、丁表示的地理意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方面举例说明即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8.读图,下图是雪、沙漠、湿地、小麦反射波谱曲线,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最高和最低的地物分别是 和 。
(2)小麦在 ~ 微米之间的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
(3)利用遥感判断地物的原理是什么 ?
(4)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应用领域有哪些?(答出两项即可)
【答案】(1)雪地;湿地
(2)0.7;0.9
(3)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根据地物波谱曲线就可以区分和识别地表物体
(4)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的相关知识。(1)通过认真读图可以看出。可见光波段是指0.4-0.76微米之间,该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雪,最低的是湿地。(2)小麦和其他地物曲线差别最明显的波段在0.7-0.9微米之间,在这个波段范围内最容易区分。(3)考查遥感的工作原理。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4)考查遥感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9.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面上图是我国北方某地区2013年森林火灾频次统计图,下图是某地区火灾发生时的资料图。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
(1)分析判断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获得下图中影像资料的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优点?
(2)依据材料,从气象因素分析我国北方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答案】(1)遥感(RS)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的特点
(2)春季。春季气温回温快,气温偏高;春季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多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信息的获取的相关知识。(1)从资料图中可以判断出获取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它与传统方式相比,主要是获取信息的范围、速度、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2)干燥、大风天气容易发生火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火灾多发生在春季。北方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影响火灾多发的气象要素主要从气温、降水、大风等主要的因素来分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信息的获取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20.北京奥运期间,GPS导航服务也被广泛应用于出租车等车辆中,司机出门前将出行的起点、终点输入GPS系统平台,便可以规划出最佳路径,引导驾驶,提高效率。GPS按“距离最短”、“时间最短”、“沿重要道路行驶”、“是否要避开高速公路”等多种路径规划的算法,提供路线引导。当车辆行驶到路口或拐弯处时,系统会根据事先设置好的最佳路径给司机语音提示,当车辆偏离规划路径一定距离时,系统也会给出语音提示,用户可根据需要重新规划路径或根据地图的引导回到事先规划好的路径上。对经常行驶的最佳路径可进行保存,下次用时可直接调出使用。用户不仅可以在出门前查阅实时路况网站,检查自己的计划线路;还可以使用带有动态交通信息接收功能的导航仪,随时掌握前方路况;另外,目前也有移动电话运营商开通了实时路径播报的服务,只要发送一条短信,就可以得到前方路段交通状况的反馈信息。为奥运期间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出行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询这样的信息系统,了解到自己所出行目的地停车的状况。奥运期间,在重点地区,还会建设一些停车诱导系统,方便市民的出行。
(1)下列属于奥运期间GPS对开车出行的作用的是( )。(多选)
A.规划出最佳路径
B.引导驾驶
C.随时掌握前方路况,提高效率
D.了解自己所出行目的地停车的状况
(2)若在奥运会期间有突发事件发生,GPS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1)A;B;C;D
(2)确定突发事件的位置;为要赶赴突发事件现场的车辆、人员选择最佳路线、进行导航,有利于有关人员及时到达,处理、控制突发事件。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GPS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奥运期间,GPS导航服务也被广泛应用于出租车等其他社会车辆中,司机出门前将出行的起点、终点输入GPS系统平台,便可以规划出最佳路径,引导驾驶,提高效率。GPS按“距离最短”、“时间最短”、“沿重要道路行驶”、“是否要避开高速公路”等多种路径规划的算法,提供路线引导。可以通过查询这样的信息系统,了解到自己所出行目的地停车的状况。奥运期间,在重点地区,还会建设一些停车诱导系统,方便市民的出行。所有奥运场馆以及一些重要的非竞赛场馆,都将纳入到奥运公交专用线网络中,奥运场馆周边将实施严格的停车管理。利用GPS可以先确定突发事件的位置,再利用GPS的导航功能为要赶赴突发事件现场的车辆、人员选择最佳路线、进行导航,有利于有关人员及时到达,处理、控制突发事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GPS的应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同步测试(A卷)
一、单选题
1.(2022·静安模拟)碳卫星通过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并传回数据,监测中心对数据处理分析后,输出我国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这一过程应用到的技术是( )
A.RS、GIS B.GPS、GIS
C.RS、BDS D.GPS、BDS(北斗导航系统)
2.(2022·青浦模拟)神舟一纵向苍穹,再送英雄入太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获取飞船传输的数据并输出专题图像,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卫星遥感技术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航空遥感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22·长宁模拟)2021年7月,河南省中西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应急指挥中心为了对灾情进行监测、评估,为救援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确定救灾方案。最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2022·奉贤模拟)某城市在规划时,通过叠加各类图层选出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干道路、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建设度假村,规划过程中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GIS C.RS D.GNSS
(2021·杭州模拟)“碳卫星”能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碳卫星工作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各流程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6.“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 )
A.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 D.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
7.(2021高三上·浙江月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点的是( )
A.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
B.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兼具短文通信能力
C.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D.探测范围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和动态监测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雪藻是生长在南极地区雪层中的一种微藻,能在极端条件下保持孢子休眠状态,等到夏季温度、光照、氮磷铁等营养物质适宜时,就会爆发性生长,将雪地染成绿色、红色等。下图为南极“绿雪”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8.监测雪藻爆发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VR
9.此次“绿雪”现象发生期间,可推知当地( )
A.水资源总量增加 B.地面反射率上升
C.空气湿度减小 D.冰雪融化加快
(2021高三上·梁河开学考)如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为了使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需要利用哪种技术提供该地区精确位置( )
A.甲RS B.乙GIS C.乙RS D.丙GPS
11.3S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相互重叠,综合应用。下列事例中,属于乙和丙综合应用的是( )
A.获取矿床露头信息、确切位置,并分析其种类
B.获取灾区的动态信息并分析受灾损失
C.确定运钞车的位置并监测其行驶路线
D.获取火势蔓延方向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
12.(2021·嘉定模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个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导航系统部署完成。下列应用中直接利用北斗系统的是( )
A. 查看卫星云图判断天气 B.使用电子地图查询线路
C.行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D.识别地面土地利用方式
(2021高一下·襄阳期末)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厚达150~180米。下图为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分带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调查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状况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4.推测形成黄土高原黄土层的主要动力及其主要方向分别是( )
A.流水 自西北向东南 B.风力 自西北向东南
C.风力 自东南向西北 D.流水 自东南向西北
15.甲地生态极度脆弱,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该区域最可能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二、综合题
16.(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图示。
(1)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技术是(____)
A.传统测绘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GPS
(2)最易区分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的波长范围是 。
(3)利用这种技术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 。
17.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1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
18.读图,下图是雪、沙漠、湿地、小麦反射波谱曲线,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最高和最低的地物分别是 和 。
(2)小麦在 ~ 微米之间的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
(3)利用遥感判断地物的原理是什么 ?
(4)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应用领域有哪些?(答出两项即可)
19.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面上图是我国北方某地区2013年森林火灾频次统计图,下图是某地区火灾发生时的资料图。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
(1)分析判断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获得下图中影像资料的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优点?
(2)依据材料,从气象因素分析我国北方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20.北京奥运期间,GPS导航服务也被广泛应用于出租车等车辆中,司机出门前将出行的起点、终点输入GPS系统平台,便可以规划出最佳路径,引导驾驶,提高效率。GPS按“距离最短”、“时间最短”、“沿重要道路行驶”、“是否要避开高速公路”等多种路径规划的算法,提供路线引导。当车辆行驶到路口或拐弯处时,系统会根据事先设置好的最佳路径给司机语音提示,当车辆偏离规划路径一定距离时,系统也会给出语音提示,用户可根据需要重新规划路径或根据地图的引导回到事先规划好的路径上。对经常行驶的最佳路径可进行保存,下次用时可直接调出使用。用户不仅可以在出门前查阅实时路况网站,检查自己的计划线路;还可以使用带有动态交通信息接收功能的导航仪,随时掌握前方路况;另外,目前也有移动电话运营商开通了实时路径播报的服务,只要发送一条短信,就可以得到前方路段交通状况的反馈信息。为奥运期间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出行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询这样的信息系统,了解到自己所出行目的地停车的状况。奥运期间,在重点地区,还会建设一些停车诱导系统,方便市民的出行。
(1)下列属于奥运期间GPS对开车出行的作用的是( )。(多选)
A.规划出最佳路径
B.引导驾驶
C.随时掌握前方路况,提高效率
D.了解自己所出行目的地停车的状况
(2)若在奥运会期间有突发事件发生,GPS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碳卫星通过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属于RS技术;检测中心对梳理进行处理分析并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这是GIS技术的功能。A正确。GPS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B错误;BDS为北斗定位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以及短文播报等,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2.【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输出专题地图需要用GIS,即地理信息系统,①正确;航天器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获取需要遥感技术,通过题目知道飞船是在太空中进行数据获取,不是在地球上,所以需要航天遥感即卫星遥感技术,②正确,④错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是导航定位,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A正确;③、④错误,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3.【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主要功能是监测,拍摄遥感图象,A正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符合题意,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查询,不符合题意,C错误。数字地球主要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 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4.【答案】B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B正确;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PS系统主要是定位和导航的功能,GNSS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因此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答案】5.A
6.C
【知识点】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 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5.卫星获取碳排放信息应用了遥感技术(主要作用是收集信息和监测),对数据进行加工、制图、数据共享等属于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用是分析数据,处理信息)。故答案为:A。
6.“碳卫星”能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所以,“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不是数据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开放共享数据,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A正确,不符合题意;北斗卫星可以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还具有短文通信能力,B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北斗导航可以做到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C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北斗导航不能瞬间成像,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答案】8.A
9.D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是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8.根据所学知识,RS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等;GPS主要功能为定位和导航;GIS主要功能为分析、查询、管理等,VR为虚拟现实技术,故监测雪藻爆发的地理信息技术为RS,所以该题选A。
9.根据材料“绿雪”现象发生在夏季,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加快,空气湿度增加,地面冰雪减少,反射率下降,水资源总量不变,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该题选D。
【答案】10.D
11.D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是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10.图中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故判断甲为GIS技术;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故判断乙为遥感;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判断丙为GPS技术;获取地面事物的影像数据是遥感的基本功能。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需要准确定位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可利用GPS技术对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精确定位,有针对性的进行救援,丙为GPS技术,D正确。故答案为:D。
11.乙和丙综合应用即RS与GPS综合应用。获取矿床露头信息需应用RS技术,确切位置需应用GPS技术,分析其种类属于GIS技术的应用,A错误;获取灾区的动态信息并分析受灾损失属于RS与GIS的综合应用,B错误;确定运钞车的位置并监测其行驶路线是GPS技术的应用,C错误。获取火势蔓延方向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需应用RS的监测功能与GPS的定位功能,D正确。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北斗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行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主要应用导航功能,C正确;查看卫星云图判断天气,识别地面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利用遥感,A、D错误;使用电子地图查询线路主要利用GIS,B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PS即全球定位系统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文简称为“球位系”,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GPS是美国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 余年,耗资200 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过近十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全球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答案】13.A
14.B
15.C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点评】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 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13.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探究自然地理问题中的运用。运用遥感技术主要可以实现调查、监测地物信息,符合本题要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可以实现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的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故答案为:A。
14.考查识别地貌类型。图中自西北向东南颗粒物逐渐变小,这可能是在自西北向东南的风力作用下导致依次出现风力侵蚀的戈壁和风力堆积的沙漠和黄土沉积地貌景观。故答案为:B。
15.考查国家建设主体功能区的重大发展战略。甲地生态极度脆弱,应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属于限制开发区域。故答案为:C。
16.【答案】(1)B
(2)大于0.85μm
(3)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1)考查遥感技术的应用。传统测绘无法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故A项错误;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故B项正确;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故C项错误;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故D项错误。(2)据图可知,当波长大于0.85μm时,健康植物的反射率大于轻度病害植物,也大于重度病害植物,说明最易区分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的波长范围是大于0.85μm。(3)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点评】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7.【答案】(1)1∶50 000 000;ADBC
(2)RS;GIS;GPS;4
(3)①;④;②
(4)GIS与GPS;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灾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灾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任答一点即可)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1)从图中可知北京与图中A的距离约等于GIS的查询半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图中已知的图上距离和查询半径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图中显示城市的经纬度,得到各城市与北京的方位关系,即可得到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代表的字母。(2)考查“3S”技术的用途。(3)考查“3S”技术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意义。图中①、⑤表示RS对GIS和GPS的影响,②、③表示GIS对RS、GPS的影响,④、⑥表示GPS对GIS和R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即可得到正确答案。(4)考查读图能力,可从重叠部分得出乙表示GIS与RS的结合,丙表示GIS与GPS的结合。再根据甲、乙、丙、丁表示的地理意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方面举例说明即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8.【答案】(1)雪地;湿地
(2)0.7;0.9
(3)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根据地物波谱曲线就可以区分和识别地表物体
(4)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的相关知识。(1)通过认真读图可以看出。可见光波段是指0.4-0.76微米之间,该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雪,最低的是湿地。(2)小麦和其他地物曲线差别最明显的波段在0.7-0.9微米之间,在这个波段范围内最容易区分。(3)考查遥感的工作原理。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4)考查遥感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9.【答案】(1)遥感(RS)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的特点
(2)春季。春季气温回温快,气温偏高;春季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多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信息的获取的相关知识。(1)从资料图中可以判断出获取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它与传统方式相比,主要是获取信息的范围、速度、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2)干燥、大风天气容易发生火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火灾多发生在春季。北方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影响火灾多发的气象要素主要从气温、降水、大风等主要的因素来分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信息的获取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20.【答案】(1)A;B;C;D
(2)确定突发事件的位置;为要赶赴突发事件现场的车辆、人员选择最佳路线、进行导航,有利于有关人员及时到达,处理、控制突发事件。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GPS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奥运期间,GPS导航服务也被广泛应用于出租车等其他社会车辆中,司机出门前将出行的起点、终点输入GPS系统平台,便可以规划出最佳路径,引导驾驶,提高效率。GPS按“距离最短”、“时间最短”、“沿重要道路行驶”、“是否要避开高速公路”等多种路径规划的算法,提供路线引导。可以通过查询这样的信息系统,了解到自己所出行目的地停车的状况。奥运期间,在重点地区,还会建设一些停车诱导系统,方便市民的出行。所有奥运场馆以及一些重要的非竞赛场馆,都将纳入到奥运公交专用线网络中,奥运场馆周边将实施严格的停车管理。利用GPS可以先确定突发事件的位置,再利用GPS的导航功能为要赶赴突发事件现场的车辆、人员选择最佳路线、进行导航,有利于有关人员及时到达,处理、控制突发事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GPS的应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