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种群?
【考点填空】?
1. (K66,P59)生态学上把在一定________________内占据一定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称为种群。?
2. (K66,P60)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3. (K66,P60)种群密度是指单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内某一种群__________的数量,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测定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种群的年龄结构从生态学角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种类型。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此外迁入和迁出、性别比例也会影响种群密度。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对于分析种群动态和预测种群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4.(K67,P66)在____________(养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往往会____________增长。若将种群这种连续增长用坐标图表表示出来,形成的曲线就像“_______”字母,称为_____________。
5. (K67,P67)由于受到自然界中各种_________的限制,种群不可能按照_________型曲线________增长。种群在一个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_________的上升,不仅种内个体间的________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_______的数量也会增加。因此, 在一个_________环境中,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________(即____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的这种增长方式在坐标图上像字母“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_。?
1. 时间 空间 同种 所有个体
2.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3. 面积 体积 全部个体 数量特征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4. 食物 生存空间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连续 J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5. 环境条件 J 无限 有限 种群密度 斗争 捕食者 有限的 最大值 K S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易错点评】
1.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资源利用时常使资源数量保持在此水平;超过K/2后,尽管增长率下降,但个体数仍增加;在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J型曲线没有K值。
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取样前要将培养液振荡摇匀;计数板制作装片时是先加盖玻片,再从边缘加样;为减少误差,需要多次重复计数取平均值;计数板使用完毕后应浸泡冲洗。
【考点演练】?
考点66 (P60~63)种群的特征(A)(5年3考)
1.(2012届扬州模拟卷·基础题)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2.(2013届徐州市模拟卷·基础题)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是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2012届徐州模拟卷·基础题)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出生率
4.(2011届真题·基础题)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表示衰退型种群的是 D
5.(2013届镇江模拟卷·基础题) 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B.样方大小一般是1m2
C.适于调查动物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为各样方密度平均值
考点67 (P65~69)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数学模型(A/B)(5年3考)
6.(2011届真题·基础题)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B. “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
C.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D. “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21世纪教育网
7.(2013届镇江模拟卷·基础题) 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B
8. (中难题)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D
8.解析:选D。本题由于小球藻生活环境中营养物质有限,所以呈“S”型增长,再转换成增长率曲线则如图D。
9.(2012届扬州模拟卷·基础题)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的关系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10.(2013届连云港市模拟卷·中难题)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10.解析:选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
考点78 (P68~6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B/C)(5年3考)
11、(2012届真题·中难题)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将适量的培养液进行高温处理,然后立即加入酵母菌
B.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
C.若取样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选择邻近的一个小方格计数
D.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上下两条界线上的酵母菌
12.(2013届南通市模拟卷·基础题)某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三只锥形瓶,编号甲、乙、丙,各加入500 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然后用天平称量0.1g活性干酵母分别投入锥形瓶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7d,定时取样、观察和计数,计算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平均数。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样前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使得计数更准确
B.甲、乙、丙三组重复实验,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C.预期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计数时需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等
冲A强化
重难点点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为近年频考点,复习时注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3.(命题预测·2013届南京市模拟卷·较难题)图甲、图乙分别表示某种群的年龄组成、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是增长型,图乙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图甲是稳定型,图乙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图甲是增长型,图乙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图甲是稳定型,图乙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13.解析:选C。t0—t2间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所以年龄结构为增长型;t2时种群数量为K,增长率为0,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14.(命题预测·2013届扬州市一模卷·较难题)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浓度不会影响K值大小
B.取样计数前要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取样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有酵母菌的数目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14.解析:选D。该实验计数的是活酵母菌数,营养物质、温度、pH等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且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