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辛亥革命”,它推翻两千多年的帝制,那么我们将会迎来怎样的国家新制度呢 让我们开启新的探索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的建立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1.知道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2.知道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史实。
3.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
学习目标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内容讲解
1.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中华民国成立:视频
2.时间:
1912年1月1日
3.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4.国都:
南京
5.纪年法: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7.意义(评价):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副总统:
黎元洪
6.立法机构:
临时参议院
民国纪年——公元纪年
民国元年——1912年
民国二年——1913年
民国三年——1914年
民国四年——1915年
……
请问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是什么关系?
民国纪年+1911=公元纪年
知识拓展
1.民国纪年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
剪辫运动
中山装
2.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知识拓展
材料研读
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革命党人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了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随堂检测
典例1 (2022·重庆期末)时至今日,无论是在祖国大陆还是在台湾,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
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
A.建立了同盟会 B.创立了《民报》
C.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D.创立了中华民国
解析: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了辛亥
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创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D
D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形势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南京临时政府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施压
支持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形势:
视频:
袁世凯上台背景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过程: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逼清帝退位
通电赞成共和
袁世凯就职
孙中山提出辞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爱新觉罗·溥仪)
1912年2月13日
1912年3月
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阅读课本47页材料研读、48页相关史事,图片结合“袁世凯上台背景视频等内容,回答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从主、客观原因分析)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
合作探究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最主要原因。(主观)
(2)帝国主义的干涉。(客观)
(3)袁世凯掌握军队和实权,善于玩弄政治权谋。(客观)
鸦片战争:___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
戊戌变法:________
辛亥革命:________
本册书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清朝皇帝?
道光帝
咸丰帝
光绪帝
宣统帝
知识拓展
随堂检测
典例2革命老人吴玉章说:“同盟会自广州起义失败以后,即已趋于涣散;而至武昌起义以后,几乎陷于瓦解的状态。”这说明袁
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涣散 B.广州起义失败
C.武昌起义准备不充分 D.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
解析:由材料可知,同盟会组织日益涣散,没有成长为一个坚定团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这是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之一。 答案:A
A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
1912年3月11日
2.颁布机构:
参议院
3.内容:
国家主权;国民权利(平等、自由);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三权分立)
4.性质/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5.意义: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
国家主权
平等
自由
三权分立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不仅宣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死刑,而且以根本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具体内容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三权分立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
知识拓展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国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它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随堂检测
典例3一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配一段画外音,你认为下列说法哪个不适合 (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B.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C.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A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B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C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D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答案:D
D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意义: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民主自由原则、辛亥革命重要成果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临时参议院,
改用公历纪年
内容:主权在民、政治平等、自由权利、三权分立
课堂小结
课后活动
1.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试在右侧的口中画√。
清帝必须退位 口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口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口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口
√
√
√
推翻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尚未完成。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的成果?还有什么遗憾?意义遗憾课后课动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
A.新中国成立 B.国民政府垮台
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
2.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C
D
随堂检测
3.它首次在中国大地上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哪一皇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
A.光绪帝 B.宣统帝
C.道光帝 D.咸丰帝
C
B
5.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说法错误的是 ( )
A.1912年颁布
B.袁世凯颁布
C.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B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以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在《宣告友邦书》中,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思考: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孙中山在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提出奠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并派蔡元培等为专使北上,迎接袁世凯南下。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