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3.2.2植株的生长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植物体的根尖结构中,具有输导组织和根毛的是(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答案】A
【解析】A.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符合题意。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B不符合题意。
C.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C不符合题意。
D.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
2.养花种草需要施肥,植物体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
A.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硼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铁无机盐
C.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磷无机盐
D.含磷无机盐、含钙无机盐和含铁无机盐
【答案】C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和含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3.在柑橘开花结果的初期,宜追施适量的(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锌肥
【答案】B
【解析】A、氮对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有明显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磷肥能促进植物开花结果,提高座果率,所以,在柑橘开花结果的初期,宜追施适量的磷肥,B符合题意。
C、钾能增强植物对各种不良状况的忍受能力,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C不符合题意。
D、 锌肥的作用是促根壮苗、增加作物抗逆性、提高产量、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氮素代谢、提高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率,D不符合题意。
4.植物根尖的主要吸水部位是( )
A.根冠 B.伸长区 C.成熟区 D.分生区
【答案】C
【解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5.下列芽的结构与其发育形成的结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芽轴——茎 B.芽原基——幼叶
C.生长点——侧芽 D.叶原基——顶芽
【答案】A
【解析】A.芽轴将来发育成茎,A符合题意。
B.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B不符合题意。
C.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C不符合题意。
D.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D不符合题意。
6.如图是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④
B.②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C.③中的细胞体积不断地增大,但不会无限制生长
D.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答案】D
【解析】A.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A不符合题意。
B.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不符合题意。
C.②伸长区中的细胞体积不断地增大,但不会无限制生长,C不符合题意。
D.①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故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符合题意。
7.下图是叶芽结构示意图,将来发育成茎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图示为叶芽的基本结构和伸展的枝条,如图①生长点、②幼叶、③芽原基、④芽轴。叶芽的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8.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①号为土壤浸出液,②号为蒸馏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的变量是水
B.植物能直接从土壤浸出液中获得有机物
C.该实验必须在黑暗处进行
D.土壤浸出液能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答案】D
【解析】A.由题文可知,试管①和②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有无无机盐的存在,则此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A不符合题意。
B.植物能直接从土壤浸出液中获得无机物,而非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而本实验探究的是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故该实验必须在黑暗处进行的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土壤浸出液就是用水溶解的土壤中能溶于水的物质,则土壤浸出液能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D符合题意。
9.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B.②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C.④处细胞能快速分裂使根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D.幼根能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③④部分细胞起作用
【答案】A
【解析】A.①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A正确。
B.②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故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错误。
C.④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C错误。
D.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④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D错误。
10.“碧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 )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答案】B
【解析】题目中的万条枝条及绿叶,其实是植物的茎和叶。植物由种子发育而来,种子里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那部分。在长出的茎和叶上也有许多芽,能发育成茎和叶的芽是枝芽,茎和叶都是由枝芽发育而来。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二、实验探究题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等量的、洗干净的小石子装入2个剪去上端的同样的可乐瓶中,各栽入1棵大小基本相同、发育相近的健壮番茄幼苗.植株 浇蒸馏水,植株 除了浇等量的蒸馏水外,还施加适量含氮的无机盐.经过一段时间后, 、 两棵幼苗在质量和长势上的变化如下:
植株 实验前质量/ 实验后质量/
93.5 120
92.5 268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将等量的小石子装入同样的可乐瓶中、番茄幼苗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两个植株浇等量的蒸馏水等,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
(3)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将小石子表面的土壤洗干净的目的是:排除其它种类的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选填其中一个方面)
(6)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 两棵幼苗的质量都增加了,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 ,积累了有机物
【答案】(1)氮/氮肥
(2)控制单一变量
(3)含氮无机物可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
(4)无机盐
(5)番茄幼苗数量太少
(6)呼吸作用
【解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在本实验中,A与B的唯一不同条件是氮肥(氮),故两组是以(氮)为变量。
(2)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所以,在本探究实验中,将等量的小石子装入同样的可乐瓶中、番茄幼苗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两个植株浇等量的蒸馏水等,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3)通过实验现象“A实验后质量120/ g,B实验后质量268/ g”,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含氮无机盐可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 。
(4)土壤中含有无机盐。所以,将小石子表面的土壤洗干净的目的是:排除其它种类的无机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5)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番茄幼苗数量太少。
(6)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A、B两棵幼苗的质量都增加了,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积累了有机物。
三、综合题
12.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图”和“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_____]中填序号,_____上填名称):
(1)图1中,结构3和6都有 作用,储存营养的结构主要是5和[ ] ,从结构11的数量,可以判断玉米是 子叶植物。
(2)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将来发育成根。接着,菜豆种子中的[ ] 会逐渐发育成类似于图2中的枝和叶等。
(3)图2中②对应的芽的结构叫做芽轴,会发育成 ,③对应的芽的结构叫做 ,会发育成新的芽。
【答案】(1)保护;10;胚乳;单
(2)2;胚根;4;胚芽
(3)茎;芽原基
【解析】(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构成,3是菜豆种子的种皮,6是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都起到保护作用。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5子叶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10胚乳中,菜豆种子的子叶有两片,是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的子叶只有一片是单子叶植物。
(2)在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2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是1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结部分,最后是4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图2中①是幼叶发育成叶,②是芽轴,发育成茎,③是芽原基发育成新的芽。
13.综合应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它给我们呈现出读诗、斗诗和品诗的唯美画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诗词不仅言简意丰,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而且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请欣赏以下诗句: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E.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F.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诗句A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中,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2)诗句B中,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落花中的 被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3)诗句C中,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了绿色,这是因为水中的 植物大量繁殖,该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4)诗句D中,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描述的是 植物,该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类
似茎和叶的分化,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根为假根。
(5)诗句E中,描述的是植物的繁殖现象,该植物从分类上应该属于 植物。
(6)诗句F中,万千枝条及绿叶,都是由 发育成的。
【答案】(1)温度
(2)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有机物
(3)藻类
(4)苔癣
(5)种子
(6)芽
【解析】(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2)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因此,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3)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使春水荡漾着绿波。
(4)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常密集地生长着苔藓植物,它们就像毛茸茸的绿毯,常见的苔藓植物有墙藓、葫芦藓等。由上可知诗中使台阶变绿的植物应该是苔藓植物。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体现了该植物靠种子进行繁殖,属于种子植物。
(6)在芽的结构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芽是一个未发育的枝条,将来发育成枝条。
14.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研究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经典材料。
(1)如图1所示,玉米籽粒的最外层是果皮和种皮,由此判断玉米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向玉米籽粒的纵切面滴加碘液,种皮内的① 被染成蓝色,因为其中储存着大量的淀粉。未被染成蓝色的部分称为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2)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 ]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着根的生长,其表皮细胞会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大了 ,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根尖主要由四个区域构成,如图2为各区域纵切结构模式图。其中d 区的细胞可通过 过程使根部细胞数量增多,通过 过程发育为其他区域的细胞,实现根的生长和发育。
【答案】(1)被子;胚乳;胚
(2)④;胚根;表面积
(3)分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解析】(1)玉米籽粒的最外层是果皮和种皮包被,是被子植物;胚乳中储存着大量的淀粉,淀粉遇碘变蓝,种皮内的胚乳被染成蓝色,未被染成蓝色的部分称为胚。(2)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④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着根的生长,其表皮细胞会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大了表面积,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3)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顶端依次是c根冠、d分生区、a伸长区、b成熟区;d分生区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使根部细胞数量增多,通过细胞分化过程发育为其他区域的细胞,实现根的生长和发育。
15.如图是玉米种子形态结构剖面图,图乙是菜豆种子的形态结构图,图丙是菜豆的幼苗,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与图乙中的番号8、9、11、12共同组成的结构在名称上是相同的.
(2)在图甲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能变蓝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菜豆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丙刚出土时,其地上部分一般呈黄色,但几天后就会变成绿色,地上部位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4)仔细观察图丙的根尖,我们会发现有一部位长有许多白色绒毛,这一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
(5)图乙中[________]________发育成图丙中的结构A,它在发育过程中初期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图乙结构[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胚(2)2;胚乳;9;胚根(3)菜豆幼苗的地上部分在光下形成叶绿体(4)成熟区(5)11;胚芽;12;子叶
【解析】(1)图甲中7是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图乙中8胚轴、9胚根,11胚芽,12子叶组成胚;(2)在玉米种子切面上滴一滴碘液变蓝的结构是2胚乳,因为玉米种子胚乳是贮存养料的结构,胚乳中含有淀粉.菜豆种子萌发初期,9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3)刚出土的幼苗,由于未受到阳光的照射,体内的叶绿素还没有进行光合作用,还处于休眠期,生物学上称这种叶绿素为黄绿素,在接受阳光的照射,黄绿素开始吸收阳光的紫外线,在紫处线的刺激下黄绿素转变成叶绿素,这就是为什么种子的幼苗是黄的.变绿了幼苗自身的营养物质基本已耗尽,此后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4)仔细观察菜豆幼苗的根尖,我们会发现有一部位长有许多白色绒毛,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植物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绒毛即根毛,增大吸水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5)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3.2.2植株的生长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植物体的根尖结构中,具有输导组织和根毛的是(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2.养花种草需要施肥,植物体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
A.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硼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铁无机盐
C.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磷无机盐
D.含磷无机盐、含钙无机盐和含铁无机盐
3.在柑橘开花结果的初期,宜追施适量的(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锌肥
4.植物根尖的主要吸水部位是( )
A.根冠 B.伸长区 C.成熟区 D.分生区
5.下列芽的结构与其发育形成的结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芽轴——茎 B.芽原基——幼叶
C.生长点——侧芽 D.叶原基——顶芽
6.如图是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④
B.②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C.③中的细胞体积不断地增大,但不会无限制生长
D.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7.下图是叶芽结构示意图,将来发育成茎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①号为土壤浸出液,②号为蒸馏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的变量是水
B.植物能直接从土壤浸出液中获得有机物
C.该实验必须在黑暗处进行
D.土壤浸出液能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9.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B.②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C.④处细胞能快速分裂使根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D.幼根能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③④部分细胞起作用
10.“碧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 )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二、实验探究题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等量的、洗干净的小石子装入2个剪去上端的同样的可乐瓶中,各栽入1棵大小基本相同、发育相近的健壮番茄幼苗.植株 浇蒸馏水,植株 除了浇等量的蒸馏水外,还施加适量含氮的无机盐.经过一段时间后, 、 两棵幼苗在质量和长势上的变化如下:
植株 实验前质量/ 实验后质量/
93.5 120
92.5 268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将等量的小石子装入同样的可乐瓶中、番茄幼苗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两个植株浇等量的蒸馏水等,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
(3)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将小石子表面的土壤洗干净的目的是:排除其它种类的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选填其中一个方面)
(6)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 两棵幼苗的质量都增加了,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 ,积累了有机物
三、综合题
12.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图”和“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_____]中填序号,_____上填名称):
(1)图1中,结构3和6都有 作用,储存营养的结构主要是5和[ ] ,从结构11的数量,可以判断玉米是 子叶植物。
(2)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将来发育成根。接着,菜豆种子中的[ ] 会逐渐发育成类似于图2中的枝和叶等。
(3)图2中②对应的芽的结构叫做芽轴,会发育成 ,③对应的芽的结构叫做 ,会发育成新的芽。
13.综合应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它给我们呈现出读诗、斗诗和品诗的唯美画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诗词不仅言简意丰,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而且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请欣赏以下诗句: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E.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F.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诗句A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中,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2)诗句B中,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落花中的 被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3)诗句C中,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了绿色,这是因为水中的 植物大量繁殖,该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4)诗句D中,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描述的是 植物,该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类
似茎和叶的分化,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根为假根。
(5)诗句E中,描述的是植物的繁殖现象,该植物从分类上应该属于 植物。
(6)诗句F中,万千枝条及绿叶,都是由 发育成的。
14.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研究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经典材料。
(1)如图1所示,玉米籽粒的最外层是果皮和种皮,由此判断玉米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向玉米籽粒的纵切面滴加碘液,种皮内的① 被染成蓝色,因为其中储存着大量的淀粉。未被染成蓝色的部分称为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2)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 ]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着根的生长,其表皮细胞会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大了 ,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根尖主要由四个区域构成,如图2为各区域纵切结构模式图。其中d 区的细胞可通过 过程使根部细胞数量增多,通过 过程发育为其他区域的细胞,实现根的生长和发育。
15.如图是玉米种子形态结构剖面图,图乙是菜豆种子的形态结构图,图丙是菜豆的幼苗,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与图乙中的番号8、9、11、12共同组成的结构在名称上是相同的.
(2)在图甲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能变蓝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菜豆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丙刚出土时,其地上部分一般呈黄色,但几天后就会变成绿色,地上部位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4)仔细观察图丙的根尖,我们会发现有一部位长有许多白色绒毛,这一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
(5)图乙中[________]________发育成图丙中的结构A,它在发育过程中初期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图乙结构[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