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2 22:2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制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思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只列出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读课题,引入新课。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短语的对比语气。   2.学生回忆并简述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并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父母对子女不同表达爱的方式)。   3.自选自读,体会重点段落、重点句子的情感色彩和深刻内涵。   4.出示课件   (1)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2)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3)“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幸运”指的是()     A.出版发表了很多小说、剧本。     B.能同时得到鼓励和警告。     C.慈祥的母亲常对“我”说“精彩极了”。     D.严厉的父亲总对“我”说“糟糕透了”。   (4)“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这句话中“刮倒”的含义是:_____。     通过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必要时指导朗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渗透、真正理解“爱”的真谛。   5.质疑问难,提出不理解的语句或别的问题,师生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提出的问题。(此间老师注意把握重点与主次,起好激发和主导作用。)   6.加深理解与积累,各学习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小品的方式表演出来(老师巡视点拨,朗读或表演练习好了的同学,自己到讲台上展示给同学们)   7.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父母对儿子教育方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体会和看法。   8.师生共同出示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典故、事例)   9.学生总结课文,教师适当引导。   10. 布置开放性作业:同学们,如果说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另一种是严厉的爱,你更想得到哪一种爱呢?请同学们课下结合本课的学习和理解,写一篇讲演稿或者搜集辩论材料,我们开展一个小型的讲演比赛或者辩论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