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语文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9 19:36: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伯牙鼓琴》
难点名称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感受知音文化,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对很多人都有些抽象难以理解。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理解能力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感情认识还有欠缺。
难点教学方法 感受知音文化,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文言文《伯牙鼓琴》,这节微课的重点是感受知音文化,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感遇知音之喜 师:伯牙和子期,一个是鼓琴人,一个是樵夫,他们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师:伯牙从小学习抚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抚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如高山流水一般,但他却觉得没有人真正懂得他的琴声,觉得知音难觅。 有一年,伯牙出使楚国时在江边休息,此时,云开月初,景色十分优美,伯牙被此时的美景所吸引,琴性大发,弹了一曲又一曲,这时钟子期砍柴归来,路过江边,被伯牙高山流水般的琴声所深深吸引,不由得发出连声赞叹: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这琴声是多么的动听和绝妙啊!而善听的子期听懂的不仅是伯牙的琴声,还有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心中所念,心中所志。 师:也只有这样知其心,知其念,更知其志的人,才叫知音! 师:读着读着,我们发现一句伯牙,一句子期。这让我们仿佛看到伯牙与子期一个鼓,一个听,一个倾诉,一个回应。 师:这是怎样的默契、和谐和幸福啊! 师:人生得遇一子期,万幸,足矣!从此,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和子期成了知音的代表! (二)痛失知音之悲 师: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他们二人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秋天再来相会,谁料第二年秋,伯牙满怀欣喜地赶来与子期相会,迎接他的却不是子期的人,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 师:子期已死,从此,这世上没有人能明白伯牙心中所念,也没有人能懂伯牙的志向胸怀。知己者已不再,留音何用,于是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选自《 》,又称《 》, 代表著作。是由 结合门客编写而成。 2.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并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知音”有什么理解? 3.“高山流水”即指: ;又指 。 4.为下列语句划分节奏并解释。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译: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译: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 5.古往今来,如伯牙和钟子期这种知音相遇的故事比比皆是,你还知道哪些,请说一说?
小结 一曲肝肠断,无处觅知音。正是这“自琴而始,破琴而终”的知音情韵让这个故事广为传颂。历代文献记下了这段动人的佳话。而今天,让我们怀着对知音的无限神往,继续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