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22.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语文22.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9 19:3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抓住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出客观事实出发。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长:3:21秒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我国现代画家中,不少人以画动物而闻名,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李苦蝉画鹰,张大千画虎……他们画的动物栩栩如生,人们特别喜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书戴嵩画牛》。
2.出示戴嵩画的斗牛图。
3.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
(2)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4.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1)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重点词,你找到了吗?是的,就是“谬矣”
(2)他的理由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关键的句子。那就是“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牧童敢于向杜处士提出质疑,说明牧童具有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5.出示两幅不同的斗牛图,仔细观察这两幅斗牛动作的不同之处?
6.小结:这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得出的结论。
7. 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关键的句子。(那就是:处士笑而然之。)
(2)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面对牧童的质疑并没有生气,可见——杜处士是一个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8.现在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中心句,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9.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得出: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10.宣布下课。
板书设计:
21 书戴嵩画牛
牧童 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
杜处士 乐于接受别人意见
道理:仔细观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