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观刈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3 10:4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观刈麦白居易湖城学校 何志高你能回答吗?
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和馒头来自于什么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
收割之后要经历些什么程序才能成为可口的食物?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晋惠帝,外面闹饥荒,有人向他报告灾情,说老百姓饿死很多,他反问道:“食物没有了,那么老百姓为何不吃肉粥呢?”
农家
颜红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田 家 少 闲 月
五 月 人 倍 忙读诗四境界读懂诗歌
读懂诗人
读懂社会
读懂自我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谁读得最大声,最有感情。 他(她)们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作者看到了哪几个画面,每个画面里有哪些人物,作者对此有怎样的情感? 诗中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问:找出诗中人(原词作答) 。明确: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我” 比比谁最快诗中景 1、重点描写了哪两个场面?两幅画面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割麦者 劳动的 场面.lǒnghè dānzhì xié xiǎngzhuó 艰辛忙碌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贫妇抱子 穗诉苦的 场面.bǐngbì 悲伤拾两幅画面画面一:烈日割麦画面二:抱子拾穗读懂诗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进士,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被后世誉为“古今长歌第一”,和元稹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作此诗时,白居易正任县尉,是主管一县的治安、催租等事物的官员。看到此情此景,他“自愧”,于是他自言自语道: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血泪诗人。 评诗人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 ??
??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读懂社会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结合《观刈麦》一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 “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瓦不遮屋的真正原因。家田输税尽探究:关注诗中的丁壮和贫妇,比较一下谁更苦? 读懂自我 诗中情五月的心情
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
它笑意盈盈,
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
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 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 五月的农人 ,
五月的贫妇 ,
五月的诗人 , 不肯放下手中的镰刀
艰难觅寻散落的麦粒
带着“诗心”悲悯眼中的农人   当堂达标1.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农民辛勤割麦的句子是:
, 。
, 。
2.描写贫妇拾麦的诗句是:
, 。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3.反映农民赋税繁重、生活贫苦的句子是:
, 。
4.表现诗人深刻反思的句子是:
, 。
, 。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