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想象”,语文要素是朗读基本功的训练,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全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
【教学设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以“读”的训练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个别化、协作式为主要形式,在引导学生全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力争形成师生共鸣的态势,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识记11个生字,掌握“比、长”两个字的笔顺,会写“巴、把”两个生字,掌握笔画“竖提”,认识“提手旁”“八字头”两个部首,正确区分八字头与人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好问句。读中形成语言积累。
3.了解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仿句说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读好问句,仿句说句,学习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动物图片、词卡、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识记字词
1.师生共写课题,复习“比”的笔顺,“巴”的笔画。
2.复习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11个会认字,同桌互测,读准字音。
②指名领读生字。
③出示8个词语,小老师带读,读准字音,复习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检测,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入学习情境。
二、读中感知 随文识字
(一)指导朗读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一读,想一想儿歌都写了哪些动物的尾巴。
出示句式:儿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尾巴。
2.指名回答,教师板贴动物图片。
【设计意图】复读儿歌,整体感知儿歌内容,让学生对儿歌内容有整体的认识。图文结合,强化记忆。
3.指名朗读儿歌第一、二小节,学生互评。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5.引导学生关注“?”,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的语气,声调上扬读出疑惑感。一问一答,读好陈述句。
6.同桌合作对读练习。请一对同桌合作展示朗读。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问号,认识疑问句,从而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生生合作,巩固练读。
(二)随文识字
1.板贴:长。和学生一起规范书写“长”强化笔顺。
2.“长”字组词,过渡到“长短”这组反义词,板贴“短”。
3.四人小组合作,说反义词,看谁说得多。
4.指名展示看谁说的反义词多。评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积累词汇。
5.出示:一把伞。问: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对比学习“巴、把”,学习提手旁,指导提手旁的字与手有关。
6.学生静静思考:提手旁的字你知道多少?看谁想的多。再指名回答,比一比谁说得多。
7.屏幕出示提手旁的字,引导学生积累。
8.通过生字卡片,对比“伞、公”,指导学生区分人字头与八字头。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错字,巩固指导字词难点。激发学生识记字词的兴趣,加强字词积累。
(三)诵读积累
过渡:儿歌的1、2小节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做问答游戏一样,一个问,一个答!真有趣!
1.男女生合作读,分小组合作读,看谁读得好。
2.学生试背诵第一二小节。
3.小结:刚才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字,还认识了“?”,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好了疑问句的语气,背会了儿歌的1、2小节,同学们真厉害!
4.学生继续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同桌合作读,一起读好、背好第三四小节。
5.请同桌合作展示读第三四小节。根据汇报,教师同步完成板书。教师评价朗读展示。
6.学生试背全首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儿歌三四小节,学以致用,学练结合。
三、语言拓展,创编儿歌
1.配乐欣赏动物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尾巴特点。
2.同桌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3.同桌合作:用课文中“一问一答”的句式,把你逛动物园看到的动物尾巴的特点说出来。(出示句式,引导学生仿说。)
4.指名同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提供创编素材,给学生“搭支架”,通过自主学、合作学、深度学,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
四、师生共读,课外延展
1.动物们的尾巴可真有趣,它们的尾巴不仅只是有趣,作用可大着呢!教师范读《尾巴的作用》,我读,你听。
2.教师配乐读,学生认真聆听。
3.动物尾巴的作用不止这些,回家和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吧。
4.把你逛动物园后创编的儿歌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听。
【设计意图】拓展资料,补充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动物尾巴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