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日月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短文,文中主要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以及名称来历,作者从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本单元围绕“家乡”共编排了2首古诗、3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展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情感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教学目标】
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句子,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展、现”2个生字。
2.理解内容,继续积累文中四字词语和优美句子。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着小导游一起了解了日月潭的位置、周围环境和名字由来,让大家对日月潭有了无限向往,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小导游走进台湾,欣赏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我们需要先闯关成功,才能拿到观赏日月潭的门票。
第一关:看图说出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四字词语。
第二关:听写词语“日月潭、名胜古迹、中央、美丽”。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第三关: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赏美景、美文美读
经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拿到了观赏门票。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在不同的时候,它都会为大家呈现出不同的美,让我们马上出发一起去游览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细细欣赏它的美景吧。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很美的句子找出来,大声读一读,然后再和大家分享你看到的美景。
谁来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师相机板书)每个人喜欢的各不相同,那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日月潭不同时段不同的美吧!
(一)清晨美景
1.大家看这幅图片,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你们说说,清晨的日月潭美在哪里呢?
2.学生结合具体词句自由回答。引导学生联系“薄薄的雾”理解“隐隐约约”的意思。
3.训练朗读: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星辰和山上灯光又那么远,映到水中自然是隐隐约约的,仿佛在梦境一般,我们读得时候应该怎么读?预设:轻轻地读
4.学生在轻柔的配乐中朗读,品味风光之美,感受语言之妙,生生评价,师小结。
5.在品读的基础上出示关键词,让学生补充练习背诵。
(二)中午美景
1.欣赏完清晨日月潭的美景,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美吗?这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
2.你们看到了图上的哪些美景呢?
3.在太阳的高照下,美景不再是“隐隐约约”而是?你会用哪些词形容呢?学生说出积累的词语,老师随机 板书“清晰”。
近义词换词理解词语“展现”。是的,就是出现,显现出的意思。
4.观察字形,指导书写生字“展、现”。“展”不能多写一撇。
5.训练朗读: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的心情就像太阳一样也放晴了,嗓音也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谁来试着读一读?
6.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日月潭晴天的美丽。
(三)雨中美景
1.晴天的日月潭这么让人喜爱,那如果下雨呢?教师范读相关部分。哪些词让你们感受到了日月潭的另一种美?
2.学生借助相关词句分享交流。板书:轻纱、朦胧、仙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适当拓展词语的意思。
3.训练朗读:先点拨“朦胧”就是隐隐约约的意思,也可以写成“朦朦胧胧”,与文中的“清晰”是一组反义词。我们要想通过朗读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在读第二句时就需要舒缓、声音较轻一些。
4.上节课,我们积累了“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等词语,这节课我们又遇到了“点点灯光、蒙蒙细雨”这样的的词语,那么在平时的阅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呢?
(四)感悟朗读
看得清晰是一种美,看不清楚也是一种美,要欣赏美景,就得有一份美好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文章第3、4自然段。
日月潭有起伏的群山,有茂盛的树木,有优美的名胜古迹,难怪作者最后说道——(引读)“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板书:风光秀丽,理解词语,并练习说话。
三、总结升华
1.欣赏日月潭美景视频,了解中国地理版图,让学生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3.拓展阅读:关于《日月潭的美丽传说》
四、布置作业
我们通过王之涣、李白的眼睛欣赏了鹳雀楼和庐山的美景,也感受到了黄山景色的秀丽神奇。其实,我们的家长也有很多美景,如果让你向台湾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家乡的景色,你想怎样介绍?请你试着用上这节课积累的词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拓展阅读资料】
日月潭的美丽传说
关于日月潭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话说很久以前,这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龙,有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飞跃起来,一口将太阳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也飞跃起来,一口将月亮吞下。这对恶龙在潭里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击的,像玩大珠球。他们只图自己好玩,却没想到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树木枯萎了,鸟儿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瘪了,家家户户的粮食吃光了,牛羊快饿死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这时,当地一对青年男女,聪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决心为人世间找回太阳和月亮。可是怎样才能杀死恶龙呢 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钻进恶龙居住的岩洞里,从恶龙的谈话中偷听到他们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历尽艰险,顶风冒雨,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阿里山下,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然后他们又回到大潭边,恰好两条恶龙正在潭里玩耍太阳和月亮。
大尖哥跳下潭去,挥起金斧头,把恶龙砍得满头是血,遍体鳞伤,水社姐看准时机,用金剪刀剪断了恶龙的肚子。两条恶龙死了,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潭里。大尖哥摘下公龙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龙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们变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两座高山,大尖哥用劲把太阳抛起来,水社姐就拔起潭边的棕榈树向上托着太阳,把太阳顶上天空。接着水社姐用劲把月亮抛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桐树把月亮顶上天空。太阳和月亮又高挂在天上,光耀大地,万物复苏。草木活了,树上的鸟儿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结穗了,人们欢呼雀跃。而大尖哥和水社姐从此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永远矗立在潭边。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现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拿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玩托球舞,学着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样子,把彩球抛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顶着不让它落下来,以此来纪念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青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