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 G2 期中联考 3.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日喀则的震级大于拉萨
2022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试题
C.青岛的震感比拉萨更强烈 D.青岛地震预警时间长于拉萨
下图为 2022 年 10 月 16 日新疆喀什地区地震时离震中距离不同的各地震观测站测得的地震
考生须知:
波传播时间变化图。完成 4、5 题。
1.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6页,答卷1 页,共7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4.地震波 W1 能通过的地球圈层有
3.请用钢笔或水笔将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4.本试题卷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部分。 A.地壳与地幔 B.地幔与地核
试 卷 C.地壳与地核 D.所有内部圈层
5.关于此次地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A.W1 和 W2 在莫霍面附近时传播速度最大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20 年 6 月 23 日,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四川西昌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 B.地震时 W2 的破坏性比 W1 的破坏性更大
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C.地震时震动和摇晃由 W2 和 W1 先后导致
①车辆调度与监控 ②大气污染物监测 ③台风登陆地预判 ④精准农业的实施 D.地震预警利用 W2 比 W1 传播速度慢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民航客机在飞过天空时,其身后经常拖着白色的尾巴,被称为航迹云。当客机飞行在气温为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 年 11 月 5 日 9 时在西藏日喀则市发生 4.2 级地震,震源深 60℃~ 40℃的大气层且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才容易产生航迹云。下面左图为航迹云景
度 10 千米,震中海拔约 5676 米。下图示意青岛—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 观,右图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 6、7 题。
完成 2、3题。
6.当客机飞行时,更容易产生航迹云的是在
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A.距海越近,①圈层厚度越厚 B.莫霍面距地表深度与①圈厚度成反比 7.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C.岩浆主要发源于②圈层上部 D.横波经过②圈层时突然消失 A.①所在大气层水汽、杂质、臭氧含量多
B.②所在大气层大气厚度在赤道附近最厚
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6页
C.③所在大气层的臭氧含量高,大气上部冷下部热 10.代表成都的是
D.④所在大气层上冷下热,大气稀薄 A.①城 B.②城 C.③城 D.④城
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分布厚度不均,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降水量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 11.图中城市日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度分布。完成 8、9题。 A.①城 年均值大--天气状况 B.②城 季节变化大--白昼时长
C.③城 6月偏少--地形地势 D.④城 年均值小--纬度位置
腾格里沙漠
平潭岛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是福建第一大岛,地形以丘陵为主,最高点君山海拔 438.7 米。
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
移动。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有六七级。完成 12、13 题。
8.腾格里沙漠是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地之一,沙子从沙漠到达黄土高原的过程经历的外力作用 乙
丙
依次是
A.风力搬运—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B.风力侵蚀—风力搬运—风力沉积
C 甲.风力侵蚀—风力搬运—流水侵蚀 D.风力搬运—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9.与黄土高原厚度关系不大的是
A.距离沙源地远近 B.地形的阻挡
12.岛屿中的巨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
C.黄土高原沉积物颗粒大小 D.降水多少和集中程度
A.甲河流的冲积扇沉积物 B.海滩
如图示意拉萨、乌鲁木齐、成都、上海四城市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
C.岩石就地风化 D.人为堆积
10、11 题。
13.岛屿海岸带的海滩和该巨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海水沉积、流水沉积 B.流水沉积、流水沉积
C.海水沉积、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风力沉积
下图为某日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14~15 题。
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6页
18. 左下图是“神舟十二号 ”登月飞船从宇宙空间传回的在近月球表面轨道拍摄的“凸地”照
片。右下图中,拍摄位置与左图相符合的是
14.日落后,地球上能够观察到金星、火星、木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嘉陵江在青居镇形成了一个 359°的巨大曲流,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流”。完成 19、20 题。
A B C D
15.该日地球上可观测到
A.日出前后可观察到金星 B.整夜可见火星悬在空中
C.木星先于火星落入地平以下 D.可观测的时间金星长于火星
当冰川的终端位置暂时稳定时,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称为终碛垄。
终碛垄是古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
垄。完成 16-17 题。
19.关于 A、B沿线的河床横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6.与流水堆积地貌相比,终碛垄组成物质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分选性好 B.磨圆性好 C.棱角分明 D.大小均匀 20.关于“青居曲流”所在区域的综合开发,不合理的是
17.图示地区,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变动,反映 A.利用曲流景观发展旅游业 B.曲流颈部裁弯取直后,原曲流发展养殖业
A.气候逐渐变冷 B.气候逐渐变暖 C.气温反复升降 D.气候持续稳定 C.曲流凹岸建设深水码头,发展航运 D.曲流凹岸开垦土地,发展种植业
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6页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一个得 2 分,选对二个得 3 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2 年初,南太平洋某海底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层。完成 21、22 题。
21.一般认为火山岩浆发源地主要位于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 D.地幔
22.在海底火山喷发期间,人们可以借助
A. RS 导航前往受灾地点 B. GIS 分析评估灾害损失
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GNSS 确定火山口位置 D. RS 监测火山灰扩散情况
A.大羽羊齿化石出现于③地层 B.①和②是重要的成煤期
下图是 NASA 拍摄的“太阳笑脸图”。从这张照片上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
C.原始鱼类化石最早出现在④地层 D.③地层可能出现两栖类化石
鼻子、嘴以及颧骨。读图,完成 23、24 题。
26.对于不同地层所属时期的描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23.关于“鼻子”所处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层晚期有利于物种交流 B.②地层时期降水偏多
A.日全食时可见 B.位于大气最内层
C.③地层时期干湿交替 D.④地层时期裸子植物分布偏北
C.日全食不可见 D.位于大气最外层
“潮汐树”通常出现在沿海的滩涂,其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枝杈朝向陆地一侧,如下图所示。
24.“太阳笑脸图”表明地球
潮水涨落是形成“潮汐树”的动力来源,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2022 年 8 月的极端高温
A.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B.农业生产倾向增产
干旱天气使得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在湖床上留下了类似“潮汐树”的景观。完成 27、28 题。
C.表面温度一定升高 D.可能出现磁暴现象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回答 25、26 题。
图 1 “潮汐树”景观图 图 2 “潮汐树”结构示意图
27.“潮汐树”是波浪作用塑造的微地貌,关于其形成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涨潮时,泥沙沉积形成滩涂 B.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
C.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 D.落潮时,泥沙沉积形成滩涂
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6页
28.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使得鄱阳湖水位下降,出现类似“潮汐树”景观的原因,可能是 材料二:图 1 为贵州省茂兰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A.流水堆积作用增强 B.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C.流水堆积作用减弱 D.流水侵蚀作用减弱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区,陆地面积在河
流泥沙淤积和海洋动力侵蚀的双重作用下逐年发生变化。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示意图。
完成 29、30 题。
图 1 图 2
(1)根据材料一可知,贵州茂兰________岩广布,发育了________地貌。地表水对岩石不断进
行________、________等外力作用形成溶沟。(4分)
(2)银杏被称为“活________”,________代(地质年代)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进入________
纪大冰期,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3 分)
(3)图 2 为茂兰大七孔景观之一,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填序号)。(1 分)
①洞穴向下方和两侧扩大,形成洞穴通道②洞穴顶部大量坍塌部分残留,洞穴空洞部分变大
③地表水沿裂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暗河④流水不断作用岩石,地下岩溶洞穴发育
(4)图 1 中四地,最适宜夏季露营的地点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9.1976 年至 2000 年,Ⅰ区域海岸线变化反映该区的外力作用情况及主要原因是
(5)茂兰地区地质灾害多发,请分析主要原因。(4分)
A.持续淤积 B.河流泥沙淤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作用增强
C.持续侵蚀 D.河流泥沙淤积作用增强,海水侵蚀作用减弱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30.相比 1976 至 2000 年,Ⅱ区域海岸线 2000 年至 2008 年变幅减小的原因不包括
材料一: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有蠕移、跃移和悬移。风夹带沙粒在搬运过程中对经过的物
A.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措施 B.黄河中游水利工程的建设
体进行塑造,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态。下图为风搬运颗粒的三种运动方式数据示意图和蘑菇石地
C.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 D. 黄河入海径流量增多
貌景观图。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一:贵州省茂兰总面积 130 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率很高,达 91.59%。这里有的银杏、
白猴等多种珍稀动植物。区内有溶洞群、大七孔(图 2)等景观。
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6页
貌景观的形成关系更为密切。(4分)
(2)罗布泊形成于晚更新世或全新世,由断裂而形成的一个构造拗陷区,形成古内陆湖,通
过外力作用中的________在湖盆内形成砂质粉砂层,干旱环境下罗布泊古湖盆出露地表,再通
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外力作用形成了图 2雅丹地貌景观。(4 分)
(3)图 3在绘制中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图中公路、铁路运输过程中,经常会遇
到且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3 分)
(4)图 3 盆地边缘多戈壁,试分析形成过程。(4分)
图 1
材料二:下图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景观图。
图 2
材料三: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交通、城市分布图。
图 3
(1)风蚀包括________、________,塑造形成形态各异的岩石,其中蘑菇石景观主要是由
________塑造而成。结合材料一及图 1,风搬运颗粒的三种运动方式中,________对蘑菇石地
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6页浙北G2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答 案
单项选择
1-5DCDAC 6-10 BBBCD 11-15BBCCC 16-20 CBBDD
双项选择
21.CD 22.BD 23.BC 24.BD 25.AD 26.AC 27.AB 28.BC 29.BC 30.CD
31.
石灰(可溶) 喀斯特(岩溶) 侵蚀 溶蚀
化石 中生 第四
③④①②
④ 地形平坦开阔 不易受洪涝、泥石流等灾害
持续降雨和大暴雨;山高坡陡;岩体、土质疏松破碎;坡脚乱挖、沟口乱建等人类工程活动
(答植被破坏不给分)
32.
吹蚀 磨蚀 磨蚀 跃移
流水堆积 风化 风蚀 流水侵蚀 (答案不分先后顺序)
CIS(地理信息系统) 泥石流 风沙(沙尘暴)
流水堆积(1分),形成冲积扇、洪积扇(1分),大风将冲积扇上的细颗粒吹走(1分),留下粗大颗粒(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