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1~22页的例6、例7、“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第24页练习四第5~11题。
1.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2.学生经历运用近似数描述现实情境中较大数目的过程,感受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学习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件。
▍流程一:活动引入
1.活动:量书本的长。
师:请大家用尺子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是多少。
学生测量。学生会发现是20厘米多一点。
师:如果我们不需要量得非常精确,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一些事物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用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叫近似数。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流程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例题6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没有,我们在听新闻、看电视时,会听到或看到很多数据,这些数据有些是精确数,有些是近似数。我记录了这样一条信息,请你们帮助我看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画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多媒体出示: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组年均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120多万人从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
追问:你是怎么区分的?
说明:393亿、847亿和120多万,这些数据在统计时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舍弃了尾数。
3.寻找生活中的近似数。
提问: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多媒体演示题目)
(1)华光小学约有1200名学生,全国小学生人数约有一亿三千万。
(2)南京市人口约800万,全国人口约13亿。
提问:在生活中你接触到过近似数吗?如果有,请你说一说。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流程三:反馈完善
1.完成 “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练习四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2)比一比:用近似数排序和用精确数排序的结果是否一样?你更喜欢用哪种方式比较?
3.完成练习四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4.完成练习四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2)追问:第三个数的近似数为什么是700万?
5.完成练习四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2)追问:第四个数的近似数为什么是10亿?
(3)用“万”或“亿”作单位求近似数,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首先要找准尾数的最高位,再根据尾数最高位上的数选择“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并记得写上单位“万”或“亿”。
6.完成练习四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2)重点介绍一下9775这个数,它的近似数可以表示为“10000”或“1万”,如果有学生用“10千”来表示,也是正确的,但10个一千就是1万,习惯上用1万来表示。
7.完成练习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尽量写全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
(2)指名学生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强调右边一题的方框里不可以填“0”,如果填“0”,那就是改写,用等号,而不是约等号。
8.思考题:一个数的近似数是50000,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流程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二 认识多位数
6 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三点:一是近似数只表示某类事物大约有多少,它接近精确数,但不是精确数。二是当某类事物比较多,事物个数比较大时,人们或许不知道事物的精确个数,或许不需要精确数表示事物个数时,往往采用近似数。三是使学生经历运用近似数描述现实情境中较大数目的过程,感受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思想 先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的点,在画点活动中体会384204比较接近38万,386685比较接近39万,为后面教学“四舍五入”法提供形象直观的理论依据,学生先经历像“辣椒”卡通那样的形象思考,再提升成“番茄”卡通那样的抽象思考,才真正理解了“四舍五入”法。
设计思想 练习的层次分明,先是简单的求近似数的专项练习,并在练习中逐步体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接着安排了发散性的变式练习题,既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求近似数的关键步骤的认识,也引发学生注意到右边一题方框中不能为0,理解约等号的实际意义;最后还设计了拓展思考型的应用练习。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合适的思维空间,突出了近似数的基本特征,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