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1页的例1、“练一练”,以及第13页的练习二第1~3题。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2.组织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大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表述、概括的能力。
3.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课件、数位顺序表。
▍流程一:谈话引入
1.谈话: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流程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的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千是( )。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提问: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
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追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小结: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的“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3.教学例题1。
课件出示例题1,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
(1)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六十一万表示61个万,61个万是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162个万,162个万是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1343个万,1343个万是13430000。
(2)写数。
学生尝试写数,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写数的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的填空,并组织汇报交流。
4.认识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将课本第11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出示数位顺序表)
教师适时讲解: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2)学习数位分级。
明确: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流程三:反馈完善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在算盘上拨珠并数数。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算盘图说出各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一读。
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整万数的读法,即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完成练习二第1题。
先分别指名读一读,再组织学生比一比:每一组的两个数有什么联系?
小结:读万级的数先要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读出一个“万”字。
4.完成练习二第2题。
先组织学生了解一下行政区,一般情况下,行政区越大人口越多。
提问:谁能把三个行政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下?
再组织学生填写三个数,并简单说明理由。
5.完成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写数的方法。
6.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较大数的资料。
▍流程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二 认识多位数
1 认识整万数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从四位数到十二位数是很大的跨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鲜有接触大数的机会,因而缺乏对大数的感性认识和认识大数的动机,这是老师教学大数往往感到困难的重要原因。因此,课的一开始就从现实情境里引出较大的数,引发学生认识大数的内在动机。
设计思想 学生在第一学段,经历了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10个百是1个千、10个千是1个万等认识过程,初步体验了10个较小的计数单位应换成1个较大的计数单位,这些经验可以用于建立更大的计数单位。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可让学生一边在计数器上拨算珠,一边数数。数满10个一万,建立“十万”的概念;数满10个十万,建立“一百万”的概念;数满10个一百万,建立“一千万”的概念。教学十万、百万、千万这三个计数单位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建立新的计数单位,突出“10个较小单位换成1个较大单位”,加强对十进制计数法的体验。二是把“万——十万——百万——千万”与“一——十——百——千”相对应,依次记忆万级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想 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与计数器一样,都可以作为帮助认数的工具。在算盘上表示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能很直观表现出它们的意义:六十一个万、一百六十二个万、一千三百四十三个万。这些数的个级各数位上都是0,所以分别在万级上写出“61”“162”“1343”,个级的每一位上都写0,六十一万写成610000、一百六十二万写成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写成13430000。
设计思想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心中形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教材已经写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让学生接着写三个新认识的计数单位,体验它们的排列次序以及在数位顺序表里的位置,并在这里首次了解数位的分级。
设计思想 这个环节主要围绕“亿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这一重点内容展开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加深对亿以内数意义的理解,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获得良好的数感。尤其是练习二第1题,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每组两个数的联系,体会个级上的数和万级上的数在位置上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同学间相互介绍自己搜集的含有大数的资料,体会整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