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02 16:53:06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笞黑暗的文学家、艺术家
第22课
阅读课本P117第一段内容,回忆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选官办法、教育内容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新式教育在这个时候能迈上新的开端?
古代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原因:
清朝沿用的科举取士选拔人才已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戊戌变法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2.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使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辛亥革命后(12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3.科举制的废除
背景:科举制已落后于时代,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以洋务大臣张之洞为代表的开明官员对新式教育的发展。
1905年,在中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五四运动使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涌现出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你能说出近代中国有哪些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看谁说得又多又快!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徐悲鸿 :《愚公移山》 、《田横五百士》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革命家和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文学巨匠鲁迅
《狂人日记》
《孔已己》
《阿Q正传》
  鲁迅的小说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影响巨大。
2.郭沫若:
历史剧《屈原》
《女神》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文学家、史学界权威人士,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革命、社会活动家。
3.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4.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1948年完成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
5.美术大师徐悲鸿
《愚公移山》
《田横五百士》
《九方皋 》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1919年留学法国,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抗战爆发后,积极捐资支持抗战,并以其作品激励人民的抗战。
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作品欣赏
《田横五百士》,布面油画,1930年
《九方皋 》,纸本设色,1931年
徐悲鸿作品欣赏
《群奔》,国画,1939年
徐悲鸿作品欣赏
《泰戈尔像》,国画,1940年
徐悲鸿作品欣赏
《义勇军进行曲》
6.人民音乐家聂耳
聂耳,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新音乐的开路先锋和反法西斯的勇士。为电影《风云儿女》所作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民族危亡时,万众一心、一往无前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这首作品一经诞生,即在祖国大地上到处传唱,奏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时代最强音。
《黄河大合唱》
7.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周恩来
冼星海,原籍广东番禺,1935年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回国,后辗转来到陕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与光未然合作创作《黄河大合唱》。
教育近代化
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拟定新式教育体制——《奏定学堂章程》
废除科举制度
本课小结
近代著名文学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练兵营
1.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万木草堂    D.京师大学堂
2.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  )
A.1898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D
B
3.关于《奏定学堂章程》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
B.它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C.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
D.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20世纪初,各地逐步建立起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等各级新式学堂,主要原因是( )
A.《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B“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D
A
5.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在辛亥革命以后改名为(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北京师范大学 D.中国人民大学
6.五四运动后,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神圣使命,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
① 康有为 ②梁启超 ③鲁迅 ④徐悲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B八上历史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重点知识
一、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开端
1、创办新式学堂。
(1)原因:①清朝沿用的科举取士选拔人才已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②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戊戌变法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2)成果:①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②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③派遣留学生。
2、拟定新式教育体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国第一个真正实行的学制,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
3、废除科举制度——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1906年实行。
二、近代进步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
类别人物
代表作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已
郭沬若
《屈原
赵树理K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艺美术徐悲鸿《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
音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术乐「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八上历史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教育体制变化的基本过程,了解近代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进步文艺工作者们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追求民主、反抗侵略的精神。
【学习重点】
1.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
2.进步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学习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清朝沿用 ____ 的教育制度,学校以 ______ 为教材,国家通过 _________ 选拔人才。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 ____ __ 。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 ____ _。这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 ___________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后来清政府迫于形势,拟订了《______________》,建立起包括 __ 、 、 ______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 年宣布废除沿用了 年的科学制度。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家、艺术家
类别 姓名 代表作
文学家 《狂人日记》、《 》
历史剧《 》
赵树理 《 》、《李有才板话》
丁玲 《 》
艺术家 美术大师 《愚公移山》
人民音乐家 聂耳 《 》
《黄河大合唱》
【巩固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中国近代的新式学堂最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时务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3.有始就有终。科举制从创立到被废除,一共存在了( )
A.1000 多年 B.800多年 C.1300多年 D.1800多年
4.听到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你会想起她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鲁迅 C.冼星海 D.徐悲鸿
5.“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有傲骨。”是谁说的( )
A.鲁迅 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鸿
6.上书朝廷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的官员是( )
A.康有为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张之洞
7.《屈原》这部历史剧是谁创作的( )
A.鲁迅 B.郭沫若 C.赵树理 D.丁玲
8.下列作品属于赵树理的是( )
①《小二黑结婚》 ②《李有才板话》 ③《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④《屈原》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9.(2006年,广西南宁)1989年是北京大学的百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创办的( )
A.京师大学堂 B.两江师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
10.抗战期间,郭沫若创作了大量历史剧的原因是( )
A.普及老百姓的历史知识 B.打击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C.激励中国人民的抗敌意志 D.减轻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课后提升】(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 是指什么制度?它创立于何时?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该制度在何时得到了怎样的完善?
(3)该制度何时被废除?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谁?
(4)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多少年?你怎样看待它?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请回答:
(1)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歌词的作者是谁?为它谱曲的音乐家是谁?
(2)这首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唱着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郭沫若在阐述他写《屈原》的意图时说:“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的时代。”
请回答:
(1)郭沫若创作《屈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郭沫若所说的“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的事件是什么?
(3)在当时,历史剧《屈原》创作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明朝,四书五经,科举考试。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2、奏定学堂章程,初等、中等、高等,1905,1300多(一千三百多)。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家、艺术家
类别 姓名 代表作
文学家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
郭沫若 历史剧《 屈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艺术家 美术大师 徐悲鸿 《愚公移山》
人民音乐家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巩固检测】
1——5:ABCAD 6——10:DBCAC
【课后提升】
1、(1)科举制度。隋朝。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2)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大校舍,增加学员,录取极严;武则天创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举主要的考试内容。
(3)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学考试,普遍兴办学校。
(4)1300多年。科举制有过很多积极方面,它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明清时的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并逐渐走向极端。
2、(1)《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2)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日本大规模地侵略中国,企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这首歌催人奋进,使人们不忘刻苦努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3、(1)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艰苦的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国统区统治黑暗,人人自危。
(2)蒋介石集团积极反共,破坏抗战,制造了皖南事变。
(3)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对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团结抗战、反对分裂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